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所長寧光教授研究團隊近日發現,一個被稱為Lgr4的因子在能量代謝和體重控制中發揮重要作用,敲除Lgr4可推動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轉換,促進能量消耗。相關論文于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細胞生物學》雜志上。專家認為,該研究發現了調控代謝的一個“開關”,為研發作用于Lgr4及相關信號通路的藥物,誘導白色脂肪轉化為棕色脂肪從而防治肥胖開辟了新路徑。
專家介紹,脂肪組織主要分為白色和棕色兩種類型。白色脂肪廣泛分布于皮下組織和內臟周圍,主要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能量,并分泌一些影響能量平衡的激素和細胞因子。棕色脂肪則主要存在于人類新生兒和幼小的哺乳動物體內,作為機體的“加熱器”,通過線粒體的脂質氧化解耦聯產熱從而消耗能量,同時也可分泌少量的脂肪因子。促使棕色脂肪生成增加,或誘導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轉化,被視作消除多余體重的一種潛在有效方法。
科研人員發現,Lgr4純合子突變小鼠可抵抗飲食和瘦素突變誘導的肥胖,且葡萄糖代謝增高。這些小鼠的能量消耗顯著增加,一些棕色脂肪樣脂肪細胞出現在白色脂肪組織儲存處,表達較高水平的棕色脂肪組織標記物。
科研人員還在一項中國人群的肥胖與對照研究中發現,一個功能性的人類低頻Lgr4變異與體重指數相關,從另一角度證實了Lgr4通過調控白色脂肪向棕色脂肪轉換,從而在代謝平衡和體重控制中起重要作用。
英國《柳葉刀·糖尿病和內分泌學雜志》近日發表一項報告指出,當前臨床上主要依據身體質量指數(BMI)診斷肥胖的方法并不可靠,呼吁使用新的、更細分的診斷方法來“重新定義”肥胖。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超重和......
一項由本·古里安大學(Ben-GurionUniversityoftheNegev)科學家領導的開創性國際研究,首次繪制了人體不同脂肪組織中脂肪細胞的多樣化圖譜。研究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揭示了脂肪細胞的......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學習和記憶是大腦的“獨門絕技”。然而,美國紐約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身體中的神經組織和腎臟組織細胞也具有類似記憶能力。相關論文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無獨有偶,瑞士和美......
中國國家癌癥中心研究團隊通過對全球肝癌流行病學進行系統分析,發現肝癌的致病因素正在發生重要轉變,其中代謝性風險因素的威脅日益突出。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于《癌癥生物學與醫學》。研究者利用全球疾病負擔研......
一個由50多名醫生和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得出結論,肥胖并不總是一種疾病。1月14日,他們在《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上發表報告,敦促對肥胖進行更細致的定義并出臺新的診斷標準,還主張為那些因超重而患有健康......
在中國,自1980年以來,成年人的平均體重指數(BMI)和肥胖癥一直在穩步上升。然而,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對國家、區域或某些人口亞群的近期趨勢進行可靠評估。為了彌補這一證據差距,該對2004年至2018年......
脂肪組織巨噬細胞(ATMs)在維持脂肪組織穩態和協調代謝炎癥中發揮重要作用。鑒于ATM廣泛的功能異質性和表型可塑性,因此有必要在肥胖環境下鑒定真正致病的ATM亞群。2024年9月17日,華中科技大學王......
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內分泌學家楊金奎與合作者研究發現,2007年至2021年間,中國與肥胖相關的癌癥發病率以驚人的速度每年增長3.6%,而與肥胖無關的癌癥發病率則保持穩定。而且,這一增長在年輕人中尤為明顯......
多發性硬化癥(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種靶向中樞神經系統(CNS)白質的自身免疫疾病。該疾病多發于女性,尤其是年輕女性,因此也被稱為“美女病”。肥胖與女性自身免疫增加(包括多發性......
牛磺酸是一種有條件必需的微量營養素,也是人體中含量最豐富的氨基酸之一。在內源性牛磺酸代謝中,專門的酶參與了半胱氨酸對牛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次級牛磺酸代謝物的下游代謝。牛磺酸代謝物之一是N-乙酰牛磺酸。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