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是可興奮細胞產生動作電位的基礎,其亞型1.8(Nav1.8)選擇性分布于外周神經系統,并對炎性痛和神經病理性痛有重要貢獻。之前的研究顯示,Nav1.8主要定位于背根神經節(DRG)神經元的細胞質內,外周炎癥和神經損傷時聚集到坐骨神經中,但是Nav1.8在神經纖維中發生聚集的分子機制及生理病理意義并不十分清楚。
11月6日,《神經科學雜志》發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鮑嵐研究組的研究工作。該項工作中,博士研究生蘇園園等發現動力蛋白KIF5B可以促進Nav1.8由胞漿到細胞膜的正向運輸和向軸突的軸漿運輸。在完全弗氏佐劑誘導的炎癥模型中,KIF5和Nav1.8均能在坐骨神經中發生聚集。當DRG中KIF5亞型KIF5B表達降低時,Nav1.8的電流密度也隨之下降,而KIF5B過表達可以增加Nav1.8的膜上表達量和電流密度,并且Brefeldin A處理可以阻斷這種增加,說明KIF5B促進了Nav1.8的正向運輸。
免疫共沉淀實驗顯示,KIF5B的511-620區段可以與Nav1.8的N端相互作用。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在培養的DRG神經元中過表達KIF5B可以促進Nav1.8的軸漿運輸,導致Nav1.8在軸突中發生聚集,從而提高了神經元軸突的興奮性。因此,KIF5B對于Nav1.8的正向運輸是必需的,這為病理情況下Nav1.8在神經纖維中發生聚集提供了一種可能的分子機制。此項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理及病理情況下Nav1.8運輸和功能的調控機理。
該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蛋白質重大研究計劃等項目的資助。
9月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通知,向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下達《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定計劃,并要求做好標準的組織起草、征求意見和技術審查工作。通知顯示,《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
圖“神經卷軸”探針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T2188101、21972005)等資助下,北京大學段小潔研究員團隊發揮腦科學、生物醫學工程以及物質科學交叉背景的優勢,在高通道植入式神經電極研制方......
近日,華南師范大學腦科學與康復醫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本馳應邀在《認知科學趨勢》(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發表Spotlight短文,介紹了基于顯著干擾的外源性注意的神經加工機......
脊髓損傷可導致嚴重的殘疾。現在,英國劍橋大學研究團隊用包裹脊髓的微型柔性電子設備,成功記錄了大腦和脊髓間的神經信號。這一設備首次實現360度安全記錄信號,提供脊髓活動的完整圖像。研究結果發表在新一期《......
百年神經外科發展史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即經典神經外科時期、顯微神經外科時期和微創神經外科時期。2012年,中國科學院啟動了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計劃”,目標是對特定腦功能的神經聯結通路和網......
神經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爾茨海默病,與大腦中蛋白質聚集的沉積有關。當細胞廢物清除系統存在缺陷或超負荷時,這些聚集物會積累。一種主要與免疫系統信號傳導過程相關的蛋白質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發生......
德國明斯特大學、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牛津大學聯合團隊現已開發出一種所謂的基于事件的架構,該架構使用光子處理器,通過光來傳輸和處理數據。與大腦類似,這使得神經網絡內的連接不斷適應成為可能。這種可變的連接是......
記者2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蔣彬教授課題組在發展場誘導的原子神經網絡力場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自然·通訊》上。原子模擬是人們在微觀層面理解復雜化學、生物和材料體系的光譜、......
代謝組學研究已經確定了介導細胞信號傳導、競爭和疾病病理學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規模社區努力測量數千種代謝物標準品的串聯質譜。然而,在臨床樣品中觀察到的大多數光譜不能與已知結構明確匹配。令人驚訝的是,用......
核磁共振儀器被譽為“尖端醫療設備皇冠上的明珠”,對于心腦血管、神經和腫瘤等多種重大疾病影像診斷有重大意義,但這項技術長期被國外封鎖。不久前,我國自主研發的核磁共振儀器研制成功,開始量產。將核磁共振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