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滿貨架的進口食品是否真是"出身海外",進口食品的標識是否合乎國家規定?連日來,記者走訪廣州各大超市及零食專賣店,發現部分進口食品標識不清,缺少國內的代理商、經銷商等信息。更有幾款進口食品,外包裝上通身全是外國文字,絲毫沒有中文字樣。而《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完整的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
近日,記者隨機走訪了幾家食品店發現,很多進口食品存在標識不全的問題,更有幾款進口食品,外包裝上通身全是外國文字,絲毫沒有中文字樣。
進口食品三亂象
1.全是外語讓你猜
昨日,記者來到位于人民中路的一家小型食品超市。不少進口食品擺放在貨架上,細看能發現不少進口食品包裝有問題。
在店內的一處貨架上,記者發現一種售價10元/罐的泰國進口花生豆。該罐裝花生豆的外包裝上除了充斥著密密麻麻的泰文和英文外,幾乎沒有任何中文字樣。而從外包裝的中文標識上,人們除了得知該花生豆全名叫做"大哥雞米花生豆"、成分配料和生產日期、保質期三種信息外,其他諸如生產商、國內經銷商、代理商等無從知曉,包裝上密密麻麻的泰文讓人不禁懷疑,"難道買東西全靠猜么?"
2.缺了信息難維權
在同一家商店,記者又隨機選取了一盒越南進口榴蓮酥。該外包裝上除了越南語外,倒是在明顯位置標有中文信息:越南生產商基本信息、產品成分、保質期、使用方法、保存方法等一應俱全。乍一看很正規,可是仔細觀察,記者卻發現,該中文標識中并沒有國內經銷商的地址和聯系電話。一旦出了問題,消費者將面臨維權難的處境。
3.國產變身洋血統
在位于天河區體育中心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內,記者發現貨架上一款"川寧"牌檸檬綠茶的進口袋裝茶,其中文標簽上寫明的原產地在中國,但超市貨架上對應的商品信息標簽欄上卻注明著波蘭進口。記者詢問超市導購人員為何貨架標簽和商品包裝標簽不一致,對此,超市工作人員卻回應自己也不清楚。
帶著疑問,記者詢問了該產品的國內經銷商客服。客服人員表示:原產地之所以寫中國,是因為該檸檬綠茶是在中國分裝的。但同時,該客服強調說,雖然是在中國分裝,但是其茶葉原料來自世界各地。
消費者應該如何鑒別進口食品的真偽?"看條形碼的前三位"這一常用做法并不靠譜,認準中文標簽、"衛生證書"和貨物相符才是關鍵。
法律法規:
進口食品須貼有完整的中文標識
記者查詢相關法律法規發現,我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六條明確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應當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標簽應當標明以下九個方面:(一)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二)成分或者配料表;(三)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四)保質期;(五)產品標準代號;(六)貯存條件;(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在國家標準中的通用名稱;(八)生產許可證編號;(九)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規定必須標明的其他事項。
三類進口貨 哪類才是真?
"進口食品"大致歸為三類:第一類是產地在國外,由國內經銷商粘貼中文標識并在國內銷售,外包裝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第二類是原料由國外廠家生產,國內廠商進行包裝和經銷,包裝上對產品的成分、配料等有較詳細的標注,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第三類是包裝上是以外文為主,由國內廠家進行分裝,沒有國內的衛生許可證號。
中消協專家認為只有第一類是真正意義上的進口食品,第二類屬于國產食品,第三類則不確定,可能是進口食品,也有可能是冒牌貨。
數說:
前三季進口食品1659批不合格
11月底,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前三季度的質量狀況。在進出口食品方面,前三季度,全國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659批,口岸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均采取了退運或銷毀等措施,未進入國內市場。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發布15種酚汀(酚丁)、酚酞及其酯類衍生物或類似物執法檢驗方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一年以來,總局在組織查辦宣稱“減肥”功能食品非法添......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發布伐地那非丙氧基羥乙基替代物執法檢驗方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管局(廳、委):前期,總局掛牌督辦了“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經營有毒有害食品案”。......
各有關認證機構: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精神,按照2025年全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會議部署,發揮食品農產品認......
......
日前,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1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省市場監管局對餅干、餐飲食品、茶葉及相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速凍食品、糖果制品等共19大類食品,8......
據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2025年第2期),近期,杭州市拱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調味品、糕點、罐頭、酒類、糧......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通知,明確食品中的TPN171等含嘧啶酮苯基類的磷酸二酯酶5抑制劑屬于“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通知指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河北省市場監管部門查辦了一起宣稱“壯陽”功能......
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為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規范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行為,防范全鏈條食品安全風險,市場監管總局擬對重點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實施許可管理,研究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
2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氨基酸代謝障礙類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優化注冊管理要求,指導企業研發創新,提高注冊申報效率,推動提升罕見病類特醫食品可及性。氨基酸代謝障礙類......
當代很多年輕人已經難以想象,整日饑寒交迫是什么樣的情景了。就在幾十年間,中國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使數億人擺脫了貧困和饑餓,同時也重塑了農業食物系統。然而,我國農業食物系統的快速變化也對公共健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