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20日在長沙舉行的湖南省“三大糧食增產科技工程”總結與計劃大會上獲悉,2014年湖南雜交水稻工作者將在由袁隆平院士擔任首席專家的專家組指導下,向超級雜交稻第四期攻關目標——畝產千公斤發起“沖刺”。會上,包括今年“冠軍組合”Y兩優900在內的6個超級雜交稻品種被攻關項目主持方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推薦為候選“種子選手”,與相關種植地和協作方完成初步對接。
6個擔負“沖刺”任務的超級雜交稻品種組合分別是:Y兩優900、湘兩優2號、深08S/1813、Y兩優9918、N兩優2號和廣兩優143。它們將由選育方免費提供,種在湖南省隆回、溆浦、龍山、汝城和祁東等5縣市的7個百畝片試驗點上,開展種植試驗和配套栽培技術攻關,以迎接即將到來的千公斤“大考”。其中,由袁隆平創新團隊成員鄧啟云主持選育的Y兩優900,因今年創下988.1公斤的世界雜交水稻較大面積畝產最高紀錄,更是備受各協作方青睞。
在袁隆平提出的良種、良法、良田、良態(指氣候和生態條件)“四良”配套體系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良種是核心。據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國輝研究員介紹,根據袁老提出的超高產株型理論,要達到畝產千公斤,需在保持收獲指數為0.5的前提下,使水稻株高達到135至150厘米,即“半高桿”型,兼具葉下禾、中高冠層、中等分蘗、大穗、高度抗倒、根系發達等特點。上述指標與試驗測產結果的結合,構成了篩選品種的主要依據。
據悉,“三大糧食增產科技工程”指的是:以“畝產千公斤”為目標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科技攻關計劃,以“三分田養活一個人”為目標、面向高產田的“三一”糧食高產工程,和以“種三畝地產四畝的糧”為目標、面向中低產田的“種三產四”糧食豐產工程,均系袁隆平提出。“三大工程中,我最關心的還是超級稻第四期攻關,壓力很大嘞!”今年曾赴北京向習近平總書記匯報的袁隆平說,“如果明年能實現千公斤目標,我們就請總書記來湖南視察!”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31991202、31830004、32122014、32070854)等資助下,北京大學瞿禮嘉教授、鐘聲副研究員團隊在植物通過有性生殖實現遠緣雜交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
在安徽廬江白湖農場,13000畝“寧香粳9號”稻桿挺立、穗大粒飽、豐收在望。在近日召開的優質食味粳稻寧香粳9號現場觀摩培訓會上,參會專家實地參觀了廬江縣郭河鎮王仕照家庭農場種植的800畝連片寧香粳9號......
雜交在生物進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雜交可重組現有的遺傳變異,并通過自然選擇塑造出新物種。已有研究表明,近緣種間的雜交通常發生在分布重疊區,但科學家尚不清楚生態環境條件如何影響雜交的發生。近日......
日前,“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儀式在中國農業大學舉辦。中國作物學會與湖南省袁隆平農業科技獎勵基金會共同簽署《“袁隆平追夢獎學金”戰略合作協議》。為繼承和弘揚追求真理、敢為人先、鍥而不舍、埋......
近日,由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單位選育的雜交水稻新品種“品香優秱珍”入選2023年國家超級稻。據悉,品香優秱珍是通過不育系“品香A”和恢復系“秱珍”配組育成的中秈遲熟三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其中......
一般來說,水稻品種間親緣關系越遠,雜交優勢越明顯。據預測,如果秈稻和粳稻亞種間能育成超級雜交稻,可以比現有雜交水稻增產15%以上,因此,如何利用亞種間的超強優勢一直受到育種家的關注。7月26日,中國工......
近日西南大學展出一批珍貴檔案其中就有“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學時期的學生證這張學生證紙張雖已發黃但依然能清晰看到袁隆平當年的學號、入校日期以及每一學年的注冊登記等信息在學生證后面還有一段留言隆平同志:......
來源:河南日報微信公眾號2023-05-2211:555月17日,河南省檔案館辦公室主任楊寶章(右一)向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定陽(左一)、袁隆平夫人鄧則(左二)贈送檔案仿真件和影集。“雜交水稻......
2023年5月19日,由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簡稱“檢測中心”)和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簡稱“島津”)聯合舉辦的雜交水稻全國重點實驗室檢驗檢測中心-島津合作實驗室掛牌儀式暨代謝組......
兩年前的今天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從此,春種秋收都和懷念有關年輕時袁隆平決意報考大學的農學專業父母都不同意袁隆平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沒有農民種田,就不能生存最終說服了父母圖片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