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1-06 10:21 原文鏈接: 蔡志明團隊研究利用改造細菌攻擊癌細胞

      深圳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泌尿科專家蔡志明教授2日表示,未來醫務人員將能“遙控指揮”經過改造的細菌或T淋巴細胞去直接攻擊癌細胞,從而達到治愈癌癥的目的。

      據介紹,蔡志明教授團隊的“合成生物器件干預膀胱癌的研究”項目,剛剛獲中國科技部2014年度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國家973計劃)立項。

      蔡志明由此成為深圳首位“本土”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也是中國首位腫瘤合成生物學的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該項目是中國首個腫瘤合成生物學的國家973計劃項目,也是深圳大學和深圳市醫療衛生系統首次以首席科學家單位立項的國家973計劃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由深圳大學聯合清華大學、香港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共同完成,包括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三級甲等醫院。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長江學者”、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物等15位科學家和學術骨干,組成近百人的研究團隊,這是全球最大的腫瘤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之一。

      蔡志明介紹,合成生物學(“人造生命”)是目前國際最前沿,且發展最為迅速的學科。癌癥治療一直存在癌細胞和正常細胞“通殺”,病人對放療和化療容易耐藥等一系列的技術瓶頸,嚴重影響病人的治療效果。

      蔡志明團隊將利用最新的合成生物學方法,找到區分“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方法,對細菌和免疫細胞進行改造,用于對付癌細胞的細菌將裝載了識別腫瘤細胞的 “芯片”,從而精準識別并“殺死”癌癥細胞,不會造成普通細胞的損傷。該團隊創造性地選擇膀胱癌作為合成生物學研究的研究模型,通過篩選膀胱癌有效治療靶點,針對不同時期、嚴重程度不同的癌細胞設置有效靶點,改造細菌和T淋巴細胞特異攻擊癌細胞等策略,探索高效、特異、可控的癌癥治療新理念和新途徑。

      據悉,“合成生物器件干預膀胱癌的研究”團隊已經建立了泌尿生殖系統腫瘤標本庫和生物信息庫,為有效靶點篩選和驗證提供了基礎材料。此外,該團隊還建立了多株膀胱癌細胞系,多種膀胱癌小鼠動物模型,為合成生物器件測試提供了平臺。團隊已經在小白鼠身上進行試驗,明確技術能夠阻止癌細胞的發展。

      目前合成生物器件干預膀胱癌的原理,是希望能依靠細菌和免疫細胞的力量,更加精準的識別癌細胞,不用放療、化療,就能殺滅癌細胞。下一個階段,蔡志明團隊計劃在通過倫理委員會備案后,將征集患有膀胱癌的志愿者進行臨床試驗。

    相關文章

    2024年度合成細胞亞洲研討會在深召開

    4月2日至3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和亞洲合成生物學協會(ASBA)共同主辦的2024年度合成細胞亞洲研討會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學園成功舉辦。作為該領域內的一次重要學術盛會,研討會旨在促進合成細......

    緩步動物蛋白或助人類抗衰老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30日報道,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科學家實驗研究發現,從微型緩步動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質減緩了人類細胞新陳代謝的速度,表明這些蛋......

    島津原子力顯微鏡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的研究進展

     原子力顯微鏡作為一種三維形貌觀察工具,不僅具備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體環境下工作,是一種理想的生命科學/醫學觀測設備。除了形貌觀察外,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對多種表面屬性進行定量觀測。例如,......

    2024年中國細胞培養基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奧浦邁(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實業(600195),雙鷺實業(002038),通化東寶(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國健(688336),潔......

    西北大學團隊“topdown”質譜法|單日分析上千個單細胞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世界首例克隆藏羊在青海誕生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聯合青海省西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順利出生。這是國內首次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藏羊群體中的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并用于良種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阻礙膠質母細胞瘤化療反應的新障礙被發現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原發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中最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一種。手術切除腫瘤后,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MZ)治療。盡管患者最初對該藥物反應良好,......

    稀有脂肪分子幫助細胞死亡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脂質是鐵死亡(一種細胞死亡形式)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發現提供了關于細胞在鐵死亡過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細節,并可以提高人們對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有害發生鐵死亡......

    納米材料與細胞相互作用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仇吉川、劉宏與基礎醫學院教授郝愛軍發展了一種用于改善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適性策略。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納米材料在藥物遞送、組織工程、生物成像......

    《細胞》編輯團隊發布創刊50周年祝詞

    1月11日,《細胞》(Cell)編輯團隊向《中國科學報》發來創刊50周年祝詞,回顧創刊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以下為相關內容:1984年,《細胞》創刊。自創刊伊始,《細胞》的目標便是發表“令人興奮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