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美國將在幾年內成為全球最大原油生產國的新聞接連爆出。這是美國頁巖革命正在創造的又一座里程碑。
古今中外,但凡稱得上“革命”的事件,必有巨大影響。如今,美國的頁巖油產量大增也被貼上了“革命”的標簽。在美國頁巖催生的能源繁榮之下,世界能源地緣政治也在衍生諸多變數。
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得益于頁巖革命,美國石油產量達到25年來的高位。隨之而來的是,2013年美國的原油進口量比5年前下降了15%。
EIA還預測,到2016年,美國的原油日產量可能達到950萬桶,接近960萬桶的歷史峰值,而960萬桶的輝煌出現在久已過去的1970年。
無獨有偶,國際能源署(IEA)也在其年度能源展望報告中預測,美國將在2016年前取代沙特,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
至此,美國將借頁巖繁榮實現能源獨立的論斷頻頻浮現報端。在此之前,這類說法有如癡人說夢,如今卻已成了準事實。
美國石油協會(API)甚至呼吁,得益于頁巖油增產,美國正走在成為能源超級大國的路上,理應放松石油出口管制,將石油鑄成外交中的重要手段。
長期以來,沙特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一大原油生產國的地位。美國是沙特最大的石油出口國,沙特也被視為美國的“油庫”。
自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宣揚民主自由的美國同沙特這個政教合一的王國一直走得很近,而石油顯然是連接兩個體制完全不同的國家的重要粘合劑。
多年來,來自沙特的石油已成為驅動美國經濟的重要動力。對于美國來說,確保中東地區石油穩定及國際石油海運線的安全至關重要。為了維護“油庫”及其周邊地區的穩定,美國以各種方式介入中東事務,甚至不惜發動戰爭。
然而,時過境遷,當前,美國宣稱要超過沙特,成為這個星球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沙特的地位很快將被它最主要客戶之一美國取代。”IEA首席經濟學家比羅爾在預測石油王國沙特未來時如是說。
“華盛頓已不像幾年前那樣依賴中東原油供應,這導致全球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蛻變。”能源分析師賽義德·拉希德?侯賽因在《沙特公報》上刊發的文章闡述了這個變化的影響。
當沙特的石油對美國來說不如過去重要時,美國對沙特外交政策、甚至對整個中東地區的外交政策都有了更多“行動自由”。在許多國際事務上,美國也不再力挺其中東傳統盟國沙特。
除了外交上的疏離和淡化,美國的頁巖油還影響了沙特的石油出口布局和國內經濟發展。擔憂的聲音甚至來自沙特王室內部。
去年5月,沙特王子阿爾瓦利德·本·塔拉爾曾致信該國石油部長稱,沙特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收入,在國際市場上,沙特要面對來自美國頁巖油的競爭,而美國本土對沙特石油的需求也在減少,這會給沙特經濟帶來嚴重威脅。
但對美國頁巖油的前景和影響,更多沙特人持質疑和否定態度。
前沙特石油部長高級顧問穆罕默德·薩巴赫在英國《金融時報》撰稿稱,美國人或許高興得太早了,大量“美國將超過沙特”的預測也有夸大之嫌。
薩巴赫表示,沙特目前的原油日產量為1170萬桶左右,該國還擁有每日200萬桶的備用產能。而美國的原油產能尚未趕上排在第二位的俄羅斯,遑論超過沙特。他還指出,美國頁巖油生產仍處于初級階段,還面臨成本和環境方面的諸多挑戰,前景很不確定。在薩巴赫看來,美國掀起的頁巖油生產熱潮持續不了幾年,所以,美國石油產量增加對全球能源市場的實際影響“微乎其微”。
沙特智庫機構——全球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利奧德·羅拉斯則認為,美國水力壓裂法生產出來的輕質原油可能會擠占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等國的石油出口空間,但對沙特的影響微不足道。
多數美國專家認為,美國頁巖油氣繁榮的最大輸家將是俄羅斯。
能源出口是俄羅斯經濟的主要支柱。頁巖氣繁榮已讓美國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國。俄羅斯天然氣工業有限公司(俄氣)在歐洲市場的至尊地位正被撼動。
如今,俄氣受擠壓的一幕將在俄石油出口上重演。
美國原油產量增長最快的兩個地區——北達科他州巴肯特地區和德克薩斯州鷹灘地區近幾年的產油量持續快速上升,而過去3年,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增幅緩慢。根據IEA公布的數據,2013年上半年,俄羅斯平均原油日產量仍比美國高90萬桶,而幾年前這個數字曾高達 300萬桶,美國正在縮小同俄羅斯差距。
莫斯科預計,到2016年,俄羅斯的石油產量將趨于平穩。莫斯科已經開始擔憂,美國的原油供應將擠占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市場。
美國賴斯大學詹姆斯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報告稱,到2040年,俄羅斯石油在歐洲市場上的份額將由2009年高位時的27%下降到13%。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塔蒂亞娜·米特娃指出,俄羅斯財政收入40%以上來自油氣出口關稅和稅款,一旦美國頁巖氣開始大規模出口,俄羅斯將成為市場上的主要輸家。
但并非所有人都認為美國將成為俄羅斯的威脅,在俄氣、俄石油等俄國有能源公司總裁的言論中,美國的頁巖油氣繁榮只是泡沫,很快將破裂,不足以對俄羅斯構成挑戰。
伊朗探明石油儲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因因多年來遭受歐美制裁,石油產能被迫遠離國際原油市場。伊朗的供應受到鉗制,但國際油價并沒有因此大漲。分析人士認為,是美國頁巖油產量猛增,維持了國際原油市場的動態平衡。
美國國務院特使和國際能源事務協調員卡洛斯·帕斯夸爾認為,頁巖資源已無可爭議地讓美國在外交事務上更具影響力,在對伊政策上體現為,美國的石油增產讓其他國家認識到,即便減少對伊朗原油的訂單,在國際市場上也能買到價格合理的原油,這意味著對伊朗的制裁能夠真正奏效。
伊朗因為扼守中東石油出口主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而顯得尤其重要。但當美國逐步遠離中東,更多依賴本土石油和近鄰加拿大時,霍爾木茲海峽這張牌的效力大打折扣。
禍福相依,有的國家受到美國頁巖繁榮的挑戰,有些國家卻從中受益。這次幸運羅盤指向了拉丁美洲國家。如今,美國這個“油老虎”正成為中美洲和南美國家的“加油站”。
以巴拿馬為例,當前,該國每天從美國進口12.6萬桶原油,較2007年進口量增加了147%。巴拿馬石油消費基本上完全依賴進口。
南美國家智利每天從美國進口原油14.8萬桶,這個數字幾乎是智利日均消費量的一半。
美國的鄰居們也是美國原油的重要客戶。目前墨西哥27%的原油消費需要從美國進口,日進口量達到56.5萬桶,較2007年增加了102%。加拿大雖然是產油大國,并向美國出口原油,但該國仍需從美國進口一部分原油以供該國東部城市消費。目前,加拿大日均從美國進口原油46.4萬桶,相當于國內消費量的18%。
除原油外,美國墨西哥灣的煉廠也已將拉丁美洲開拓為最大海外市場。同2005年相比,美國2012年成品油出口量增長了260%。根據EIA公布的數據,2013年6月份,美國生產的成品油中有一半以上輸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其中有1/4流向了墨西哥 、巴西和智利。
出現這樣的數字不足為奇。近幾年來,墨西哥、巴西和智利等國經濟增長強勁,導致這些國家的汽車消費需求激增,而它們自身的煉油廠短期內又無法滿足民眾對汽柴油的需求,于是紛紛轉向美國。
美國對原油出口有立法限制,但對成品油卻沒有這樣的限制,煉油廠也利用了這些有利條件紛紛擴大產能和出口量。這些跡象表明,西半球原油和油品市場正朝著一體化的趨勢發展。而美國仍是這個市場的“老大”。
2020年美國侵犯人權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21年3月目錄序言一、疫情嚴重失控釀成人間悲劇二、美式民主失序引發政治亂象三、種族歧視惡化少數族裔處境四、社會持續動蕩威脅公眾安全五、貧富日......
3月2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7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上海3例,福建2例,遼寧1例,廣東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當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在元宵節到來之際,包括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在內的美國十所知名大學校長通過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線上元宵節晚會感謝中國留學生、學者為美國大學科研質量及校園文化多樣性所作出的貢獻。校長們一致呼吁中美兩國應加強......
2021年2月15日,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TheAmericanInstituteforMedicalandBiologicalEngineering)2021年選舉產生了174名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
人民網北京1月21日電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21日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總臺央視記者:據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正式致函安理會輪值主席和聯大主席,表示希望競選連任。請問中方是......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剛剛消息,美國當地時間19日正式重新加入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當天發表聲明稱,《巴黎協定》是“史無前例的全球行動框架”。“現在,與我們曾于2016......
據美國廣播公司及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等多家媒體18日報道,美國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美國總統拜登計劃在周五(19日)宣布,向聯合國支持的一項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計劃)捐款共計40億美元,該計劃旨在......
當地時間2月18日下午,美國“毅力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成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據悉,本次“毅力號”將在火星采集樣本并試圖尋找生命存在的證據。NASA今天在社交網絡......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JoeBiden)提名北卡羅萊納州最高環境監管官員MichaelRegan擔任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局長,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對此表示非常樂觀。Regan的任職需要得到美國參議......
當地時間2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衛生官員稱該州出現了首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這也是全美首例。美國疾控中心隨后發布聲明稱,或將發現更多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聯社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疾控中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