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王老吉被曝不降“火”,非法添加中草藥
“葉征潮起訴‘怕上火喝王老吉’本周或將立案”。昨天,在網上掛出一條猛料,博主葉征潮通過個人博客對外宣布,將叫板飲料巨頭“王老吉”。
據悉,葉征潮是品牌策劃人,也是杭州葉征潮品牌創意公司的創始人。
他曾個人自費開展“商標長征”活動,呼喚企業的品牌及保護意識。但記者也不排除他試圖通過此事件進行自我炒作的可能性。
質疑
王老吉必有“三分毒”?
4月13日,在葉征潮的博客上,他對外公布了剛剛成稿的起訴狀。
葉征潮在起訴狀上稱,他平時經常會熬夜加班,容易上火。去年6月初從廣告上看到王老吉宣稱:“怕上火,請喝王老吉……”因此,他每天買“王老吉”喝。后來,他感覺胃很痛,于是就去杭州市一家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檢查結果為胃潰瘍。醫生分析認為,胃潰瘍與其經常喝“王老吉”這種飲料有一定的關系。熬夜上火屬“虛火”,飲用“王老吉”不但得不到緩解,反而會加重病情。
從醫院回家后,葉征潮細看了“王老吉”的外包裝,僅標明為食品飲料,根本未注明“不適宜人群”;同時,也沒有標明過量飲用將對身體產生副作用。
葉征潮認為“王老吉”涼茶主要成分為: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這九種配料里,有七種配料是中草藥。根據中醫學理論,雖是“藥食同源”,但用藥三分毒,每種藥均有其獨特的性味與歸經,而不同的人,體質也有陰陽、表里、虛實之分,如果食不對癥,容易產生副作用。而王老吉卻一直未在包裝上對此予以說明,反而打著“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以清熱祛火、老少皆宜的招牌,擴大其銷售市場。
葉征潮認為,自己相信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但喝過之后,不但沒有達到清熱祛火的效果,反而對身體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非法添加了中草藥?
葉征潮還認為,王老吉的配料中的夏枯草不是我國《食品衛生法》允許加入食品中的藥物,而衛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中,也沒有將夏枯草列為可作為食品的藥材。可見,王老吉中非法添加了中草藥。
葉征潮認為,王老吉的行為已經侵犯了自己的健康權;此外,包裝上無警示的行為,還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為此,葉征潮將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責令王老吉生產廠家在產品包裝上標注警示說明,注明“不適宜人群”,并介紹過量飲用的危害結果。此外,還向葉征潮支付醫藥費人民幣一元。
進展
葉征潮:正在辦理起訴事宜
昨天,記者采訪了博主葉征潮。他向記者表示,目前相應的起訴材料,代理律師已經組織好了,正在辦理起訴事宜。起訴法院將選擇杭州市江干區人民法院。
他告訴記者,除了中藥原料,他對產品外包裝上注明的“不添加防腐劑……保質期2年”也有異議。“既然不添加防腐劑,怎么可能有如此長的保質期?這明顯違反自然規律。”
縱深
方舟子:也曾質疑王老吉配方
記者調查發現,對王老吉配方的質疑并非只此一項。知名獨立學者方舟子在其博客里也對王老吉進行過點評。
方舟子稱王老吉的配方為:水、白砂糖、仙草、蛋花、布渣葉、菊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
“蛋花”不是指雞蛋,而是夾竹桃科植物緬梔的花,因其花瓣顏色內黃外白,類似雞蛋,故名。緬梔分泌的乳液有毒,其花的毒性不詳。
甘草的化學成分有糖皮質激素樣和雌激素樣作用,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癥、血壓升高、心律失常、過敏反應。
方舟子認為最值得注意的成分是夏枯草。夏枯草據說在夏至后逐漸枯萎。中醫理論因此認為它生來有“純陽之氣”,所以才一遇陰氣即枯,所以就可以用它來“補厥陰血脈”。《神農本草經》將夏枯草歸為有毒、不可久服的“下品”藥,而《本草綱目》則稱其“無毒”。但是有多項研究表明,夏枯草能導致不良反應。
回應
王老吉:長期飲用不會造成危害
昨天,記者就此采訪了王老吉生產商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傳訊部余先生。他以書面形式向記者做出回復。
該回復表示,其生產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是“植物飲料”,已經獲得衛生部門頒發的許可證,屬于普通食品。長期飲用不會對消費者造成危害,也不需要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標注“不適宜人群”。
另外,他還告訴記者,其產品確實“不添加防腐劑”。他提供了一份檢驗報告傳真件給記者。檢測報告指出,其產品不含“苯甲酸”、“山梨酸”等兩種防腐劑;且所有其他檢測指標都合格。
但是,記者發現,在整個回復內容中,該公司并沒有就所用中草藥原材料是否存在毒性做出說明。
葉征潮會否將起訴材料遞交法院?他的真正用意是自我炒作嗎?王老吉中草藥成分里究竟有沒有毒?
中草藥種子類型繁多、形態復雜,單憑傳統的形態學鑒定方法難以準確區分。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經元、中央民族大學副教授劉金欣等著作的新書《中草藥種子DNA條形碼分子鑒定》為中草藥種子鑒別提......
8月24日,2024中草藥囊泡研究與應用全球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會上,廣東省中草藥囊泡中試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將通過建設中草藥囊泡的提取、分離、純化及制劑等中試生產線提升中草藥囊泡的研發水平和生產效率......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中國廣州分析測試中心)研究團隊與合作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探明了微塑料與液晶單體等新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效應。相關成果分別發表于《環境科學-納米》(Env......
7月9日,中醫藥和中草藥豬病防治技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縣開慧鎮召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畜牧學學科帶頭人印遇龍在內的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如何推動中醫藥和中草藥在生豬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及技術推廣,......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項化學研究論文稱,商業化學物質在大氣中反應的產物可能比其源化學物質的毒性更強。該研究顯示,這些化學產物存在于18座特大城市的大氣中,或對人群帶來此前未知的暴露風險。該......
大麗輪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是世界范圍內溫帶地區廣泛分布的植物病原真菌,以微菌核形式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并在適宜條件下萌發引起棉花、馬鈴薯、番茄、辣椒等在內的200多種雙子葉植物......
近日,臺灣地區環保署修正發布了《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管理法實施細則》。除了配合未來新增關注化學物質,將相關規定修正外,并增加了電子購物等相關要求。環保署毒物化學物質中心表示,《實施細則》是針對《毒性及關......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思金課題組與山東大學教授閆兵及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TomasGanz等合作,最近在金屬代謝異常與毒性研究中取得多項進展,相關研......
InterceptPharma是一家專注于開發和商業化新型療法治療進展性、非病毒性肝病的生物制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公布了obeticholicacid(奧貝膽酸,OCA)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
據英國路透社10月27日報道,美國最新一項研究調查顯示,很少有吸煙者知道卷煙中添加了糖。相關研究人員還表示,很少有人意識到添加的糖會增加卷煙煙霧中的毒素。研究人員通過亞馬遜勞務眾包平臺招募了43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