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大學的科學家向人們展示了,早期胚胎細胞和胚胎干細胞定向分化為成熟細胞(例如胰腺細胞和肝細胞)的新機制。這項研究發表在eLife雜志上,該雜志是一個新的生物學開放性期刊,由PNAS前主編RandySchekman籌辦。
哥本哈根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Danstem)的這項新研究,解析了干細胞支持自身分化的信號通路,向人們展示了細胞外基質的重要作用。這一成果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利用干細胞治療疾病,例如糖尿病和肝臟疾病等。
“我們明確了細胞外環境對細胞發育的具體影響,這樣的信息非常寶貴,”DanStem的Joshua Brickman教授說,“在此基礎上,人們可以在實驗室中,為干細胞和前體細胞創造最佳發育條件,幫助它們分化成為特定的成熟細胞。”
細胞在發育的同時,組織形成了特定的細胞外環境,就像一個小都市。在這樣的小都市中,存在許多重要的道路,即信號通路。這些信號通路可以引導胚胎細胞,向早期的胰腺細胞和肝臟細胞發展。
理解上述信號通路的調控機制,一直是發育生物學中的一個核心問題。Brickman教授及其團隊對小鼠胚胎干細胞的分化進行了深入研究。PI3K/Akt1信號通路的活性是內胚層特化必不可少的。研究顯示,這一信號通路會改變細胞外基質ECM的成分,從而決定細胞的分化。
研究人員發現,接受到PI3K/Akt1信號的細胞外基質,含有低水平的纖連蛋白Fn1。他們通過體外和體內實驗發現,這種蛋白是細胞分化成為特定細胞類型的關鍵。研究顯示,即使在缺乏PI3K信號的情況下,只要細胞外基質成分正確,就足以決定內胚層前體細胞的命運,促進細胞發育成為成熟細胞。
研究人員總結道,局部的PI3K活性影響了細胞外基質的組成,細胞外基質在此基礎上決定細胞的分化路徑。
“我們的工作為人們提供了細胞發育的重要信息。目前,人們已經在嘗試誘導胚胎干細胞分化成為胰腺和肝臟細胞。但我們的研究指出,現有的方案可能并不那么有效。因為這些方案大多忽視了細胞外基質的重要性,”Joshua Brickman說。
2023年9月16日,格陵蘭島Dickson峽灣一處高約1200米的山體坍塌,世界各地的地震學家記錄到了奇怪的地震信號。近日,一項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對信號的產生進行分析后指出,這次坍塌引發了巨大的海......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研究員張居甲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成功捕捉到超新星SN2024ggi的爆炸激波沖破其外圍致密星周物質的壯觀瞬間。這一成果深化了科學家對超新星激波爆發物理機制的認識,并為揭示恒星晚期演......
當強大的電磁波從山頂的雷達天線穿破云層射向天空,巨大的能量使周圍冰雪融化、鳥獸驚散……2月14日,改編自劉慈欣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的同名電視劇迎來大結局,劇中“紅岸基地”發射電磁波信號的場景給觀眾留下......
近日,《柳葉刀》旗下eBioMedicine在線發表了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劉勇團隊與合作者的最新成果。該研究基于多中心功能磁共振影像,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AD,俗稱癡呆癥)患者全腦信號的改變模式,并系統評......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馬里蘭大學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節肢動物寄生蟲和宿主之間的第一種物種間信號通路,在這種信號通路中,宿主動物血液中的分子觸發了寄生蟲的免疫和發育。這項新研究表明,當蜱蟲攝入......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高貝樂團隊以具有足夠進化深度和生態多樣性的彎曲菌門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六大信號轉導系統在該門不同分支的進化過程及復雜度構建的方式,解析了細菌的信號網絡從簡單演變為復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86.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等國際合作研究團隊利用雙中子星并合過程中的引力波輻射特......
cJUN啟動胚胎干細胞分化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示意圖。課題組供圖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健康院)研究員劉晶課題組與西湖大學研究員裴端卿課題組合作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復合物BAF和組蛋......
過去十年來,高溫已經成為影響全球糧食供給的主要因素之一。盡管科學家對植物高溫脅迫信號轉導和耐熱性形成分子機制已進行了廣泛而系統的研究,但目前人們對高等植物如何感知熱的原初信號事件及分子機制仍然知之不多......
2021年6月7日,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科學系OnSunLau教授課題組完成的題為“Lightregulatesstomataldevelopmen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