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以來的世界依舊面臨增長的不確定性。在這一背景下,世界各大經濟體并未放松科研投入。通過科研創新來開發新市場、創造新需求、尋找新增長點、帶動穩定復蘇已成為共識。進入2014年,全球科研大國的錢會投向哪里?各科研“國家隊”又有哪些引人注目的新項目?
美國一直是全球科技“領頭羊”。近年來,美國的年度科研開支雖有下降,但仍是全球第一。奧巴馬2013年4月宣布實施“腦計劃”,被外界看做是可以和人類基因組測序相媲美的大科學項目。2014年,“腦計劃”將加速進行,美國政府將為項目撥款1.1億美元。
參與“腦計劃”的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項目局已宣布,將在未來5年投資7000萬美元,支持治療神經系統疾病與記憶喪失的醫療設備開發研究;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2014年將為6個“高優先”基礎研究領域提供4000萬美元的經費支持,這些領域包括給腦細胞分類的新方法以及腦細胞在神經回路中的作用等。
美國“腦計劃”瞄準“第一”的目標:繪制出第一幅囊括大腦所有活動的詳圖,其最終的臨床應用包括通過直接改變神經回路來診斷和治療疾病。“腦計劃”的進展不僅會帶動美國的醫療衛生、信息技術等產業,還會帶來人類認知的大進步。
并不只有美國盯上了大腦。2013年年初,歐盟委員會就宣布“人腦工程”為歐盟未來10年的“新興旗艦技術項目”。歐盟項目與美國“腦計劃”有很大不同,前者提出在巨型計算機上對人腦建模,而建模所需的數據可以來自“腦計劃”,兩者可以互為補充。
美、歐為何在同一時間掀起“腦科學熱”?首先是保障人類健康的需要。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腦相關疾病將成為人類避不開的問題。其次是科學探索的需要。腦科學研究不但可以揭開大腦高智能、高效率、低能耗之謎,對諸多科研領域都有重要拉動作用。正因為此,歐盟和美國才先后把腦科學列為國際競爭制高點予以重視。
正如美國《大眾科學》網站所言,“盡管2014年科學家們并不能完全繪制和模擬出整個人腦,但2014年是所有這些事情開始走上正軌的一年”。
機器人是日本的傳統優勢領域。日本政府期待通過官民協作建設“機器人大國”。
2014年,防災減災領域機器人的需求迅速增加。日本還擬優先開發一系列可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工地的機器人,以幫助解決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問題。例如,可以檢查老化基礎設施的“檢查診斷機器人”、迅速掌握災害狀況的“調查機器人”以及災區重建時所需的“施工機器人”。
為了增加國家科研實力,日本還伸出“團隊招攬”橄欖枝。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從2014年度開始,從海外的世界頂級大學中邀請研究團隊集體到日本的大學開展研究,不僅邀請研究人員本身,還邀請其研究室的所有工作人員。這也是日本加強國立大學功能、推動大學全球化的新舉措。
2013年底德國成立了新一屆政府,各執政黨的聯合組閣協議中就包含科研政策內容。協議提出,繼續推進德國高技術戰略,并強調科研在醫藥衛生、能源供應、信息安全、原材料、未來汽車等領域的重要性。
協議強調“數字化”概念,力圖推動汽車、機械制造、物流、醫療等優勢產業的數字化進程,以增強國際競爭力。德國自2000年起每年舉辦“科學年”活動,促進科學界與民眾交流,今年的主題也是“數字化社會”,以期向民眾展示數字化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和推動經濟發展。
德國2012年科研投入已創歷史新高,達到795億歐元,占國內生產總值近3%,今年有望持續增長。德國教研部長約翰娜?萬卡在展望2014年時表示,為使德國在科研領域保持優勢,政府將重點資助醫藥衛生、氣候能源以及信息安全領域研發。
新年伊始,英國廣播公司(BBC)在展望2014年可能發生的科技大事時,首先就提到中國科技崛起“勢不可當”,“玉兔”號月球車和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二號”就是例證,中國科研投入的規模讓大多數西方國家的科學家“十分嫉妒”。
BBC還援引英國一位科學家的話說,當前中國與19世紀末的美國十分相似,人口眾多、資源豐富、能量無限。看看那時美國的科研產出,就有理由在新的一年對中國的科技進展充滿期待,這些進展可能出現在克隆、機器人、航天等多個領域。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還可極地探險,中國科研正大踏步在各維度推進。美國《科學》雜志高度關注中國新一年的科學進展,這份全球頂級科學刊物在新年展望中說,中國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今年將交付使用,這是中國大力推進的海洋考古計劃的一部分;新建的南極泰山站也被看做全球極地科研的一大亮點。
農業育種,20萬元的經費支持能發揮什么作用?“用處可大了!”全國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山東棉花研究中心主任董合忠告訴記者,“20萬元的項目經費雖然不算多,但是使用靈活,經費使用實行......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JoeBiden)提名北卡羅萊納州最高環境監管官員MichaelRegan擔任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局長,科學家和環保人士對此表示非常樂觀。Regan的任職需要得到美國參議......
工作穩定,時間自由,薪水體面,還有寒暑假,大學教師可以說是絕大多數人心中最“完美”的工作。和大家以為的年底清閑不同,大學教師同樣面臨著“KPI”的績效要求。年底,是考核的季節,充斥著表格發票、課題申請......
中國科學院面向市場創建的第三方科研服務平臺喀斯瑪(CASMART)最新統計顯示,中國部分科研機構的中高端生物試劑嚴重依賴進口,其進口品牌交易額累計占比達79%。生物試劑是科研的關鍵性基礎材料,中國加強......
在現代科學發展條件下,科研人員的思維方式和科研活動的組織形式都發生著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科學工作者都以合作的方式去攻克研究中的難題.群體合作已成為一種新的趨勢和手段,對現代科學的向前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
當地時間29日,美國科羅拉多州衛生官員稱該州出現了首例感染變異新冠病毒的病例,這也是全美首例。美國疾控中心隨后發布聲明稱,或將發現更多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聯社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疾控中心表示:......
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美國內政部長戴維·伯恩哈特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為陽性。發言人尼古拉斯·古德溫在一份給美國媒體的聲明中說,伯恩哈特目前沒有出現感染癥狀,隔離期間他將繼續工作。《華盛頓郵報》報道說,......
美國14日啟動新冠疫苗接種,首批接種人群為醫護人員和生活在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群體。在美國紐約長島猶太醫療中心,護士斯蒂芬妮·凱爾(左)接種新冠疫苗當天上午,紐約長島猶太醫療中心重癥監護室護士桑德拉......
考研、讀博、進高校,投入人生近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博取科研的入場券,卻在扣響科研的大門后就快速退出了科研圈子,越來越多的“學術臨時工”出現,令人扼腕。2017年康奈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讀博時有80%的......
為什么年輕人不選擇科研,為什么年輕人覺得科研很累,很煩。社會的因素,歷史的因素,似乎都可以解釋一些,仍然不能真正解釋為何曾經讓人很羨慕的科研職業變得如此沒有吸引力。我認為,我們過去十多年的科研模式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