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半年,全球最大的專業服務機構之一畢馬威發布名為《創新在中國:全球研發的新前沿》的報告。報告認為,過去10年里,中國研發投入的增速十分明顯。中國在多個知識產權密集型研發領域的國際排名正在迅速提升,中國市場的成熟也促使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基地數量持續增多。
“過去30年,中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動力來自外國直接投資和制造業,先進的設計和產品大多掌握在外企母公司手中,人們并不認為中國企業是真正的創新者。然而,這一狀況正在發生急劇改變。”畢馬威的報告驚呼,“中國在多個知識產權密集型研發領域的國際排名正在迅速提升”。
報告說,過去 10年里,從健康護理到生物科技,從高科技制造業到信息技術和替代能源,中國研發投入的增速均十分明顯。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研發領域投資額排名第二的國家。盡管與美國的研發投入仍有相當距離,但如果目前的增長趨勢繼續保持,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將在未來10年左右超越美國。
報告認為,在支持和促進自主創新方面,中國政府除了在科技和產業園區的建設上不吝投資外,更試圖通過制定政策來建立起足以在未來進一步吸引和保持研發投資的環境。
2006年,中國政府推出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規定在2020年使研發投入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5%,使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短短幾年之間,中國研發領域的人員數量便從100萬人上升到280萬人,研發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也從 0.8%提高到1.75%,相比而言,巴西、俄羅斯、印度的這一比例分別是1.2%、1.2%和0.8%。
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方針政策也得到進一步完善,自2008年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來,中國龍頭企業加強了知識產權創新、利用、保護和管理能力。2011年,中國ZL申請量達到52.5萬個,首次超過美國。
報告還表示,除了政府推動外,市場已經成為促進中國企業加強研發的主要力量。目前,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成長到參與全球競爭的階段,而中國本土市場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也在日益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的成熟也促使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的研發基地數量持續增多,而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日益重視,也增強了外企在華投資研發項目的信心。
2004年初,全球領先的德國化學公司巴斯夫在上海建立了亞洲技術中心。截至2013年底,該公司在上海的研發中心總數已達10家,其中新近落成的創新中心投資高達7500萬美元。巴斯夫董事會表示,增加在中國的研發投入,是因為巴斯夫需要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和偏好來調整產品線,研發基地必須與目標市場更為接近。
巴斯夫的選擇只不過是跨國公司決策的一個縮影。由于需要在日益成熟和龐大的中國市場取得成功,跨國公司正不斷將關鍵研發基地轉向中國這個競爭性日益增強的市場,而且趨勢越來越清晰。
目前,中國總共有1600家研發中心,其中跨國公司投資設立的超過1300家。在世界主要跨國公司中,61%已經在中國建立了至少1個研發中心。獵頭公司雷諾士評估,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研發投資地”。
畢馬威注意到,由于此前缺乏足夠的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在華建立研發基地有些遲疑,而進入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這一局面已經徹底改變。如今,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達到700萬人,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上升。其中,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每年約有90萬人,而美國每年的這一數字只有8萬人,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最大理科生生產國”。
不過,跨國公司在華設立研發基地也面臨中國員工薪酬上漲、研發成本增加的問題。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初級雇員的薪資約低25%至30%,中級管理人員的薪資已經大體相當,而由于高級管理者仍然較為缺乏,以及中國本土研發部門爭搶人才,高級管理人員的報酬甚至比歐美國家還要高出20%至25%。
任職于美國硅谷的車庫科技創投公司投資合伙人亨利·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在研發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長足進步,但如何讓眾多中小型企業借助中國的創新東風,實現生產經營的轉型升級,恐怕是中國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美國投資創業數十年的亨利·黃認為,作為美國“研發夢工廠”的硅谷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積累了獨具特色的經驗,值得中國研究借鑒。
首先,硅谷科技創新的鏈條完整。在科技研發過程中,一家公司不可能獨立解決創新中的全部問題,比如許多具體的實驗需轉包給其他公司完成,而硅谷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各類公司、各種人才已經形成了立體規模,在這里開公司顯然比在只有孤零零一兩家科技公司的地方更易于運作。
其次,硅谷創新的基礎設施完善,各種服務業齊全。對科技公司來說,配套服務絕不僅是中午有人送盒飯那么簡單。現在人們都在議論大數據、云計算,現代科技公司對電腦計算能力要求甚高,硅谷有許多專門負責處理運算業務的公司,連臉譜這樣的大公司都是交由幾家運算公司負責管理處理器。
最后,硅谷在開辦以贏利為目的的公司方面也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政府、社會部門在處理有關申請、稅務等業務時已經駕輕就熟,而且也有大量的優秀工程師可以雇傭。
亨利·黃表示,臉譜、谷歌、蘋果等目前響當當的公司,都是由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現在,仍有很多硅谷人專門分析大公司有哪些比較薄弱、而今后又必須加強的業務領域,然后自己開辦一個專門開發此類業務的小公司,待形成一定規模后,靜待被大公司一夕收購,瞬間實現由獨家小作坊到大公司關鍵部門的跨越。
——國產儀器開發與創新系列主題沙龍醫用檢測與診斷儀器專場9月12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協創業服務中心、北京科技創新促進中心指導,金隅智造工場、首都創新大聯盟主辦,中科智匯工場、徐州淮海生命科學產業技術研究......
“科技創新是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力量。”9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向2023年浦江創新論壇致賀信,在會場內外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闡明了當前科技創新之于人類和平和發......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學習習近平《論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實......
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歷史偉業——學習習近平《論科技自立自強》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強盛之基、安全之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實......
9月2日,召開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下稱“服貿會”)。近年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帶動了數字技術強勢崛起,促進了產業深度融合,引領了服務經濟蓬勃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
8月27日,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換屆暨第四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芳致賀信,向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
......
7月26日,2023全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在杭州開幕,眾多專精特新企業的創新成果集中展出。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8萬家、“小巨人”企業1.2萬家。下一步,工......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車銷售量超過300萬輛,同比增長37.3%;限額以上單位低能耗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同比增速超過2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綠色消費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