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往往會注意到,在精神壓力非常大時,人們會心跳加速甚至雙手發抖。而科學家最新發現,人們嗅覺的異常變化同樣與焦慮有關。當人們感到焦慮沮喪時,這種精神壓力就會向大腦傳遞信號,使嗅覺發生異常。
這就會使我們對氣味的感知發生變化,比如,本來中性的味道會變得難聞。科學家表示,人的精神壓力越大,嗅覺的變化也會隨之增大。
美國威斯康星麥迪遜大學心理學教授威爾·李教授通過大腦成像揭示了情緒與嗅覺之間的聯系,以及焦慮或壓力對大腦的影響。研究人員將這一成果發表在《神經科學》期刊中。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先向被研究對象出示了一些車禍或戰爭等令人不安的圖片及文字。然后讓他們對不同的氣味進行感知。
“通過焦慮引導后,中性的味道在被研究對象那里變得令人不快。”李教授指出,“人們的焦慮程度越大,對味覺的積極感知水平也就越弱。隨著精神壓力的增強,對味道的感知也隨之變得更加消極。”
通過磁共振成像,研究人員觀察了12名被研究對象的大腦,大腦成像分析發現,當這些被研究對象處于精神壓力下時,大腦中的嗅覺處理區域以及情感區域變得更加錯綜復雜。
李教授指出,“在一般的氣味感知過程中,通常只有嗅覺系統處于激活狀態;而當人們變得焦慮時,情感系統也會成為嗅覺處理流程中的一部分。”盡管大腦中的這兩個系統在正常狀態下彼此相鄰,很少有交集,但是當人們處于焦慮狀態下時,這兩個獨立的系統就會出現交錯和串擾。
這一研究成果有助于幫助人們進一步研究焦慮時的生理機能。
李教授表示,“焦慮會使我們更加消極地感知這個世界。在焦慮狀態下,人們會覺得周圍氣味變得難聞,而這會進一步加劇人的消極心情,從而引起惡性循環,最終造成更嚴重的情緒失調。”
嗅覺經常被認為在人類感官中的反應最慢,事實確實如此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人類行為》北京時間10月14日夜間在線發表中國科研團隊完成的一篇神經科學論文指出,人類對一次嗅聞中氣味的時間......
臨床上慢性瘙癢常與焦慮癥狀共存,形成難以治療的瘙癢-焦慮共病的惡性循環。然而,慢性瘙癢中焦慮共病的神經環路機制仍不清楚。2024年8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學劉明剛、徐天樂聯合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朱曦(Mic......
科技日報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劉霞)加拿大科學家開展的一項新研究表明,與同齡兒童相比,那些父母過度沉迷智能手機的孩子更易出現焦慮、注意力問題,甚至多動癥。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美國醫學會雜志·網絡開放......
因為在網上直播唱歌,上海一家三甲醫院的血管外科專家歐敬民火了,粉絲們紛紛涌進他的直播間,點贊的同時,也好奇這位外科醫生為何要直播唱歌,有時還是深夜,在路邊、甚至火車站廣場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
6月21日,北京交通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該校舉行。9561名本碩博畢業生順利完成學業,開啟人生新的征程。北京交通大學校長余祖俊寄語學子。北京交通大學供圖畢業典禮現場。北京交通大學供圖......
更健康的生活和改善福祉是聯合國的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球預期壽命將增加約4.5歲。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預防疾病和改善心血管疾病等疾病生存率的公共衛生努力。然而,......
長期壓力大、心情不佳當然不利于健康。那么,壓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又和癌癥治療的療效有何關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芙蓉實驗室教授吳芳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情緒壓力(ED)與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密......
日前,一場閉門研討會吸引了全國數十所高校的管理者和學者。會議現場,一個個問題的提出,加劇著與會者的焦慮情緒。眼下,人工智能(AI)的發展已開啟加速度,如果人類未來能夠通過AI獲得自己想學的任何知識,獲......
所有已知的動物都會都會睡眠或表現出某種形式的睡眠行為,對于人類而言,我們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睡眠不足不僅僅會讓我們感到疲勞,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睡眠不足還會破壞我們的情緒,減少積極情緒,......
父母教養是預測青少年焦慮的關鍵環境因素。然而,并非所有個體在不良的教養環境均會發展出焦慮癥狀。青春期的神經系統對壓力環境高度敏感。進化神經發育理論(Evolutionary-neurodevelo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