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最高法院制定的《審理食品藥品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將正式實行,其中,知假買假不影響消費者維權的相關規定非常引人關注。
對此,許多基層法官預計,此類訴訟會大幅攀升。
新規去除兩大訴訟門檻
王曉宇是海淀法院民四庭法官,她以2012年的一起典型案件來解釋新規。原告李某在華潤超市購買了16包珍珠花菇和9包北海魷魚,總價近千元。隨后,他以商品不符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的有關規定為由,起訴華潤超市,要求商家承擔十倍賠償。
法院在一審時查明,李某在1個月內先后在華潤超市數十次購買同類食品,并以相同案由起訴,且李某的證據里沒有任何醫藥單據可以說明他在食用涉案食品后有不良反應、身體受到損害。因此,法院駁回了李某的訴訟請求。
李某上訴后,二審法院除支持一審判決觀點外,還提出,李某的購買行為明顯與正常的消費、食用行為相悖,存在極大的牟利意圖,因此不符合消法有關消費者的定義,即“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二審法院最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這個案子放到3月15日之后,可以預計原告能夠勝訴。”王曉宇指出,新司法解釋去掉了兩大訴訟門檻。
首先,《規定》寫明:因食品、藥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購買者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權利,生產者、銷售者以購買者明知食品、藥品存在質量問題而仍然購買為由進行抗辯的,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知假買假”行為不影響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
另外,按照我國民訴法規定,當事人“不受害”則沒有權利提起訴訟,因此“吃壞肚子”成為狀告不合格食品的前提條件,對此,《規定》也放寬要求,明確了“生產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向生產者、銷售者主張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要求賠償的,法院應予支持。”該規定說明,消費者主張食品價款十倍賠償金不再以人身權益遭受損害為前提。
八成職業打假瞄準保健品
在最高法院公布新司法解釋之后,很多人認為,職業打假人被“松綁”后將全方位地向不合格食品和黑心商家“進攻”,食品安全問題有望得到改善。
“知假買假不影響索賠,對于統一司法尺度、打擊無良商家、維護消費者權益、凈化食品藥品市場環境具有重要意義。”王曉宇介紹,由于此前限制嚴格,“十倍賠償”的訴訟案件并不算多,預計今后將大幅增長,而更多民間力量投入打假行動是對公權執法力量的有力補充。
但是,對于依靠職業打假人全方位改善食品安全環境,王曉宇并不樂觀。她說,目前看,職業打假人最中意的目標是保健品,約占此類案件的八成以上。
“保健品單價比較高,相對于藥品,它的相關規范又比較寬松,所以漏洞就多,容易被打假人抓住把柄。”王曉宇介紹,外包裝、保質期、廣告詞、配料成分、添加劑等都是保健品的“罩門”,“職業打假人”幾乎對保健品的相關批文爛熟于心,很容易找到其不合格之處。對于百姓日常食用的副食蛋奶等,職業打假人并不太關注。
“畢竟職業打假人是以掙錢為第一要務,想要更好地維護食品安全,真正的消費者必須投入進來,每個人都應成為食品安全的監督者。我認為這才是最高法院的立法初衷。”王曉宇說。
四種典型“知假買假”都受保護
王曉宇根據實際案例,總結出四種“知假買假”的典型情況。這些手段今后在維權時都將受到保護。
超量購買:這是以往最常見的手段。比如某種保健品保質期為2年,消費者一下買了10年份。這種情況不符合正常生活需求,過去不受保護。今后,類似購買方式將被法院認可。
多次購買:發現某種問題商品后,消費者多次購買,提起訴訟。同樣,法院以往會認為是異常消費,實際上是以訴訟來營利,不符合法律有關消費者的定義。今后,法院將依據新司法解釋支持這種做法。
不食而訴:一些職業打假人明知某些食品存在問題,購買后不食用,直接提起訴訟。由于沒有損害結果,法院以往不支持此類訴訟,今后,這一現狀將改變。
誘假買假:這種手段主要針對代理商。例如消費者明知某種保健品不合格,仍要求保健品代理商代購,付款后便提起十倍賠償訴訟。由于商家有審核食品藥品安全的義務,所以不能因消費者指定而盲目代購,一旦銷售不合格食品藥品,商家仍要承擔責任。
本屆消博會展覽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較上屆增加20%。消博會里都有哪些好貨?到底該怎么逛?一起來看。本屆消博會共設置八大展館。1號館為“旅居生活展區服務消費展區”,和旅游相關的高端品牌汽車房車、游艇......
這是4月10日拍攝的開幕式現場。當日,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開幕。本屆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將助力消費恢復和升級,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新華社記者李鑫攝......
乍一看,唾液似乎是很無聊的東西,不過是讓入口的食物更加順滑,但現實并不是如此,唾液與進入口腔的所有東西相互作用,即使它99%是水,但它也對我們所品嘗到的味道有影響。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教授陳......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CBIFS2023)在重慶開幕,來自國內外的100多家知名廠商,在本次論壇上集中展出食品安全分析、微生物和快速檢測最新產品與解決方案。第十五屆中......
——美正生物亮相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2023年3月17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隆重開幕。美正生物帶來了食品快檢試劑和耗材,以及生物相關小型實驗儀器。分析測試百科網邀請到美......
2023年3月18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重慶舉辦(相關鏈接:促高質量發展第十五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開幕)會議同期舉辦了“食品檢測樣品前處理專題論壇”,......
《食品工業科技》開始征稿啦!1979年創刊,國家綜合性科技期刊,輕工行業優秀期刊、中國精品科技期刊、北京食品學會“突出貢獻單位”。本次征稿范圍如下圖所示,欄目設置為:未來食品、研究與探討、生物工程、工......
隨著現代分析技術的不斷進步,食品化學危害物的定向檢測方法得到快速發展,為食品質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然而,該類方法都是事先選定目標物,所涵蓋的被測物數量僅僅是食品中潛在化學危害物的“冰山一角”,無法有......
2023年2月,由上海市質量監督檢驗技術研究院牽頭申報的《肉與魚制品——揮發性鹽基氮的測定——半微量定氮法》和《肉與肉制品——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含量檢測——連續流動注射法》兩項食品國際標準制定項目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