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垃圾經過粉碎、分選、烘干等工序處理后變廢為寶,整個過程只需約1個小時,其間金屬、塑料等可回收材料被重新利用,不可燃的沙石、玻璃等成為建筑材料,可燃材料被制成替代燃料,即“綠色煤炭”。這是德國柏林采用的第三代居民生活垃圾處理技術,也被稱為“綠色煤炭”技術。目前,柏林市擁有兩座這樣的生活垃圾處理工廠,處理著當地近一半的生活垃圾。

      不排放任何有害廢氣,被允許建在市內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了位于柏林北部市區、距離市中心不到半小時車程的歐綠保生活垃圾處理廠。這座廠房唯一通向外界的是一個大煙囪,冉冉冒著白色水蒸氣,但車間外的空氣中卻沒有異味。對此,技術工程師米歇爾·布勒歇爾介紹說,整個廠房為封閉式構造,通過抽壓空氣,能形成比外部更低的氣壓,使得空氣只進不出,因此垃圾廠的異味不會溢出,影響周邊居住環境。同時,垃圾處理廠不向周圍排放任何未經處理的有害廢氣。因此,這樣的垃圾處理廠被允許建在市區,而沒有市民抗議。

      進入歐綠保垃圾處理廠車間內,立即能聞到垃圾異味。整個垃圾分揀線從垃圾存儲坑開始,垃圾車將城市生活垃圾運送到這里;接著,垃圾進入另一個分選大廳,進行第一道機械預分選,主要目的是將垃圾中的金屬和有害物質分揀出來;剩余的垃圾被進一步粉碎,通過傳送帶送入烘干機,在大約370攝氏度的高溫中烘干,這有助于進一步分揀垃圾。烘干過程產生的氣體,經過燃燒和尾氣處理排入大氣,成分為水蒸氣。

      “綠色煤炭”減少70%二氧化碳排放

      之后,垃圾將經歷多道分選關口。整個垃圾廠里轟鳴作響的機器,多數用于完成這些分選工序。其基本原理是通過專門的識別裝置,在識別一定的物質成分后實現分離。例如,一種光學分選機可以識別出玻璃,并通過機械裝置將其分離;更高級的紅外線攝像頭可以根據反射光波不同識別塑料的成分,將含氯的塑料區分出來。最終剩余的垃圾將被制作成燃料,即“綠色煤炭”,供發電廠或水泥廠使用。根據客戶對“綠色煤炭”質量要求的不同,“綠色煤炭”可以是比較松散的絮狀物,也可以進一步壓縮成棒狀。據了解,“綠色煤炭”的燃燒值與褐煤相當,在發電廠或者水泥廠使用時硫化物排放量低,不產生二公式英等二次污染。此外,與燃燒煤炭相比,“綠色煤炭”能減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一種名副其實的綠色能源。

      布勒歇爾告訴記者,垃圾處理廠全天候24小時運行,工人實行三班制值班。與高效的垃圾處理量相比,每一班次的技術人員只有5人,整個垃圾處理實現了高度自動化。據歐綠保集團總裁史偉浩博士介紹,現代垃圾處理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其中,垃圾填埋是最初級的方式,填埋產生的滲透液會對土壤、地下水造成破壞,治理成本高昂且不可持續。

      從2005年起,德國議會通過立法決議,禁止將未經處理的垃圾進行填埋。垃圾焚燒是目前使用比較普及的垃圾處理技術,也被稱為第二代垃圾處理技術,可以較充分地回收垃圾中的熱能,但燃燒過程中容易產生二公式英等對環境危害比較大的氣體。不僅如此,由于垃圾中含有大量水分,直接燃燒對熱能的利用不夠高效。

      相比前兩代技術,第三代“綠色煤炭” 技術不僅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熱值,回收有價值的物質,同時可以通過多級分選技術將垃圾中有害物質提前分離出來,在對垃圾進行熱利用時,直接從源頭上遏制二公式英的生成,是一種零抗議的生活垃圾解決方案。至于該綠色技術的成本,在記者的再三追問下,史偉浩先生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表示對該技術的投資肯定要比治理垃圾造成的污染成本小。

    相關文章

    20項,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初審結果公示

    2023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中國太平洋學會評審組)初審工作已結束,共有20項申報成果通過初審。其中,科技進步獎10項,青年科技獎10項。根據《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章程(暫行)》有關規定,現將初審結果......

    印遇龍:加快推進供體豬、模型豬研究實現“豬盡其用”

    生豬生產在我國畜牧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大生豬養殖和豬肉產品消費國,但還不是養豬強國,特別是生豬遺傳育種工作落后于歐美國家,急需在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上加大投入,實現“彎道超車”。今天......

    最嚴院士增選,27名院士候選人被處理

    作為中科院審議通過“改進院士遴選機制、維護院士稱號純潔性”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選,2023年院士增選意義重大。中國紀檢監察報發布的《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一文中透露:在候選人公示階段取消......

    印遇龍院士團隊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推進產業化

    7月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科研團隊與中科捷云(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長沙舉行游離氨基酸檢測技術專利獨占實施許可簽約儀式。雙方將全力推......

    “八月瓜”:已收錄178個國家超1.91億條專利數據

    7月3日,2024年全球數字經濟大會在北京舉辦,科技信息大數據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熱點議題之一。會上,知識產權創新科技服務云平臺“八月瓜”宣布,其旗下“創新大腦”已收錄全球178個國家超過1.91億條專利......

    科技金融首次明確“施工圖”!七部門合力破難點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如何讓“科技之花”綻放得更絢麗?一份由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文件,首次明確了科技金融的“施工圖”。這份《關于扎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強......

    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鐘掘:為祖國強盛不懈奮斗

    “自強不息,科學報國。”這是鐘掘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鐘掘是我國機械專業領域首位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女科學家。作為中南大學教授,她幾乎每天準時出現在中南大學的實驗基地。她雖已88歲,但精神矍鑠、充滿激......

    亞熱帶生態所牽頭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6月24日,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下稱亞熱帶生態所)為第一完成單位的“西南喀斯特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服務功能提升關鍵技術及應用”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

    百度王海峰:大模型規模定律未來幾年仍然有效

    “從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幾年,規模定律依然有效,大語言模型仍有很大提升空間。”6月14日,2024北京智源大會在京舉行。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在主旨演講中對人工智能技術發展作出最新判斷。他認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