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4月15日至21日是全國第二十屆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的主題是“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旨在向公眾傳播科學理念、普及抗癌知識。

      今年2月,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了《世界癌癥報告2014》,報告明確指出,2012年中國新增肝癌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占全球新增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的一半以上。

      臨床治療結果顯示,對不適合傳統手術切除及不愿意進行傳統手術切除的早期肝癌患者和60%以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都可以接受微創消融清除肝腫瘤,達到無瘤生存的目的,提高生活質量。圖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鄭加生主任醫師為青年醫師講解如何根據CT檢查判斷腫瘤微創消融治療效果。

      我國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狀態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發布的《世界癌癥報告2014》統計顯示,我國是全球肝癌發病率最高、病死率最多的國家,我國肝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狀態,甚至有人說肝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惡性腫瘤。對此,科技日報社記者就如何科學防治肝癌采訪了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鄭加生教授。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中心今年2月發布的《世界癌癥報告2014》指出,2012年我國新增肝癌病例394770例,占我國當年全部癌癥發病的 12.9%,發病人數僅次于肺癌、胃癌,位居第3位。我國新增肝癌病例占到了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50.5%,新增肝癌患者男女之比大約為3:1。2012 年我國肝癌死亡病例為383203例,占我國全部癌癥死亡的17.4%,僅次于肺癌,位居第2位。目前,我國肝癌死亡病例占到全球肝癌死亡病例的 51.4%。

      這份報告顯示,我國每年有近40萬人患肝癌,同時也有近40萬人因肝癌去世。肝癌嚴重危害著我國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肝癌對人們的生命與安全健康危害甚大,但卻是少數幾個基本明確發病原因的癌癥。”曾在不同場合多次講過預防肝癌知識的鄭加生教授表示,我們日常說的肝癌主要是指肝細胞癌,占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誘發肝細胞癌的危險因素在臨床上是比較清晰的。“醫學界經過多年的臨床研究,發現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和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誘發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

      近年來,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醫師協會在全國舉辦了9期腫瘤消融臨床技術應用規范培訓班,培訓了腫瘤消融治療醫師2000余人。目前全國開展微創消融手術治療癌癥的醫院超過300家,每年手術量超過40000臺,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得到了手術根治治療。圖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腫瘤微創介入中心主任鄭加生主任醫師在為青年醫師示范微創消融手術治療肝癌的技術要點。

      多種不良因素誘發肝癌

      臨床統計顯示,80%以上的肝癌患者與患乙肝有關,數據顯示,慢性乙肝患者患肝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00-150倍,阻斷乙肝就能有效的預防肝癌。

      “乙型肝炎主要通過母嬰、血液和性接觸三種途徑傳播,杜絕了這三種途徑的交叉感染,就切斷了乙肝病毒的傳播。”鄭加生教授介紹說,在我國,乙肝病毒通過母嬰傳播是乙肝傳播的重要途徑,母嬰阻斷是防止新生兒發生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鄭加生教授強調,患有慢性乙肝的母親生育子女時,應及時給嬰兒接種高效價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防止把乙肝病毒傳染給自己的嬰兒。“另外,與慢性乙肝患者密切接觸的成年人也有患乙肝的可能,注射乙肝疫苗也是成年人預防乙肝的有效手段。”

      丙肝大多發生在輸血環節,安全輸血就可有效防止丙肝的發生。杜絕了乙肝和丙肝的發生,就減少了90%以上肝癌發生的機率。

      “科學實踐證明,誘發肝癌還有其他多種因素,比如,長期食用被黃曲霉菌污染的各種霉變食品、飲用藍綠藻類毒素污染的水源、長期酗酒等。”鄭加生教授特別強調,長期酗酒可以誘發肝纖維化,進而引起肝硬化,相當一部分人最終發展為肝癌。“前面講了多種誘發肝癌的危險因素,阻斷了這些危險因素就能有效防止肝癌發生。”

      堅持抗病毒治療是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關鍵

      統計資料顯示,我國現有9300多萬乙肝感染者,其中2000多萬是慢性乙肝患者。目前我國肝癌患者大多患過乙肝,那么,乙肝患者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才能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呢?

      對此,鄭加生教授表示,我國從1992年開始實施乙肝疫苗接種策略,乙肝病毒攜帶率從2002年的9.09%下降至2007年的7.18%,乙肝感染率顯著下降。我國眾多的乙肝患者仍然面臨著可能發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險。

      2013年,醫學界進行了一項覆蓋全國20個省市、2043位乙肝患者參加的調查,調查發現,53%的患者不了解通過長期規范抗病毒治療可降低肝硬化、肝癌等更嚴重肝病的發生。鄭加生教授強調指出,社會各界要廣泛宣傳科學的理念,即:肝炎患者要在正規醫院遵醫囑、堅持抗病毒治療是防止肝硬化和肝癌的關鍵。

      目前,醫學界采用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有兩類,一類是干擾素,另一類是核苷(酸)類似物。干擾素分為普通干擾素和長效干擾素,注射干擾素可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毒能力。

      核苷(酸)類似物可以抑制病毒復制。鄭加生教授指出,臨床醫生必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采用不同的治療藥物,才能得到良好的療效。“乙肝患者必須認識到,通過長期規范抗病毒治療,可以降低肝硬化、肝癌等更加嚴重肝病的發生。” 鄭加生教授強調,乙肝患者經過初期治療后,轉氨酶的降低不完全代表病毒載量的降低;轉氨酶即使正常了,抗病毒治療仍然要堅持進行。

      定期篩查是肝癌早期發現的保證

      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肝癌已不再是不治之癥,但要早診斷早治療。

      “肝癌是可以早發現的,肝癌是可以治療的。但我們在臨床上發現的肝癌患者大多處于中晚期。”鄭加生教授不無遺憾地說,由于肝臟內無神經分布,腫瘤產生初期由于體積較小,患者不會產生不適應感覺。當患者感到疼痛時,癌腫瘤已經較大,牽拉到肝臟包膜甚至已侵蝕到周圍組織。

      在我國,大部分肝癌發生于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雖然我們已經有了早期發現肝癌的有效手段,定期篩查是肝癌早期發現的保證。在次,鄭加生教授呼吁醫務人員和每個肝炎患者都要珍視生命、關愛生命。

      醫務人員要提醒和要求每位肝炎患者必須每半年最少進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每位肝硬化患者必須每3個月進行一次血清甲胎蛋白檢測和肝臟超聲檢查,從而及早發現患肝癌的可能性,準確檢查已發生的微小腫瘤。每位肝炎患者和肝硬化患者必須認識到,這種檢查是關系其健康乃至生命的必要檢查。

      “如果發現得了肝癌,也不必恐慌,目前治療肝癌的手段是多樣的。”有著豐富治療經驗的鄭加生教授介紹說,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肝癌治療手段,肝移植、肝癌切除術、微創消融治療(射頻、微波、氬氦刀)是三大根治性手術療法。“早期發現肝癌并及時治療和晚期癌癥的治療,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我國微創消融治療肝癌居國際領先水平

      鄭加生教授透露,醫學界常用患者接受治療后,1年、3年、5年生存率來評價某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在早期肝癌患者中,直徑小于2厘米的肝癌患者,腫瘤手術切除術后,5年生存率達到了90%;直徑小于3厘米、患有3個腫瘤以內的患者,腫瘤手術切除術后,5年生存率也達到了40-70%。

      近十年來,我國微創消融治療肝癌的各種技術得到了顯著進步,取得了和傳統外科手術相同的治療效果,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我認為,如果肝癌患者有手術根治的機會,應以追求治療效果為重,首選根治性治療。與傳統外科手術相比,微創消融治療定位精確、創傷小、并發癥少、適應范圍廣泛,對患者機體打擊輕微,可最大限度保護人體器官功能,患者術后恢復快。臨床治療結果顯示,對不適合傳統手術切除及不愿意進行傳統手術切除的早期肝癌患者和60%以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都可以接受微創消融清除肝腫瘤,達到無瘤生存的目的,提高生活質量。

      近年來,中國腫瘤微創治療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中國醫師協會在全國舉辦了9期腫瘤消融臨床技術應用規范培訓班,新培訓了腫瘤消融治療醫師2000余人。目前全國開展微創消融手術治療癌癥的醫院已超過300家,每年手術量已超過40000臺,越來越多的癌癥患者得到了手術根治治療,延長了生命,有效地提高了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全球首例T細胞療法治療乙肝相關肝癌獲臨床試驗突破

    近日,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杜順達教授團隊為一名乙肝相關肝癌的晚期患者進行了特異性T細胞免疫治療并長期隨訪觀察。據悉,這是全球首例乙肝特異性T細胞療法在晚期肝癌患者中的......

    八旬二尖瓣重度返流患者被介入經導管成功修復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9月20日透露,該醫院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張志輝帶領多學科醫療團隊,使用雅培MitraClipTM經導管二尖瓣夾系統,為一位85歲的重度二尖瓣反流患者,順利實施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復手術......

    登上Cell子刊:熱景生物開發基于細胞外囊泡miRNA的早期肝癌液體活檢技術

    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25年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所有原發性肝癌的85%。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之低,只有約18%的患者在確診后能......

    湘雅三醫院利用脊髓電刺激技術治療糖尿病足

    8月26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內分泌科教授莫朝暉團隊通過多學科合作,診治了一例飽受糖尿病足潰瘍疼痛不愈的患者。在多學科合作診療下,醫院最終采用脊髓電刺激技術,為該患者植入Vanta?全球最先進、免充電......

    女子腹痛6年手術取出比手臂還粗的壞腸

    21歲女大學生小戴因“反復上中腹疼痛6年,加重5天”,近日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老年外科就診,檢查發現竟是先天性巨結腸“惹的禍”。老年外科主任彭健教授團隊為小戴進行了微創手術,切除了其病變的巨腸,最粗處直......

    湘雅三醫院成功救治尿毒癥合并腹繭癥子宮內膜癌患者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婦科MDT團隊順利完成一例尿毒癥合并腹繭癥子宮內膜癌患者的手術。術后患者經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醫療團隊與患者合影。湘雅三醫院供圖41歲的患者梁女士因“發現盆......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樊海明:如何“從1到無窮大”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人工角膜移植讓失明12年男子圓“光明夢”

    49歲的陳先生來自內蒙古通遼市,12年前的一場爆炸事故導致他的左眼完全失明,右眼僅有一點光感。因病情極為復雜,如果接受傳統角膜移植手術,術后排斥率將超過95%,他多次求醫都失落而歸。唯一的希望就是接受......

    病由心生!心情影響癌癥免疫治療

    長期壓力大、心情不佳當然不利于健康。那么,壓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又和癌癥治療的療效有何關聯?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腫瘤中心、芙蓉實驗室教授吳芳科研團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情緒壓力(ED)與肺癌免疫治療效果密......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