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單位:
人的正常生活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這也是最基本的生命活動。每人每天需要呼吸10~12m3的空氣,在60~90m2的肺泡面積進行氣體交換,以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空氣的正常化學組成是人體生理機能和健康的必要條件,人們希望呼吸清新優質的空氣以維持健康的體魄。
2013年我國持續大面積霧霾污染涉及17個省市,四分之一國土,影響人口約6億。霧霾的特征污染物(PM2.5)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有哪些危害?PM2.5的細顆粒物究竟吸附了什么污染物?這些顆粒物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究竟有多大的影響?不同地區PM2.5污染特征及成份有何差異?它們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哪些差異?這些都要多種儀器的監測和專業人員的分析。如何減少和減緩PM2.5對人類和環境的影響,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也是多學科、全社會需要共同攻克和面對的實質性問題。
為了總結大氣顆粒物(包括PM2.5)監測新技術、新方法,交流減少減緩PM2.5對人類健康影響的防治新技術,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聯合主辦的“2014大氣顆粒物污染監測與防治技術研討會”將在北京召開。會議將安排資深專家作專題報告,監測儀器生產廠家介紹儀器的性能及應用情況,還安排參會者相互討論交流互動。在此熱忱歡迎儀器研制生產、應用單位及有關科技專家、學者參加交流和撰稿,無論文投稿者亦歡迎參加交流互動。意在通過研討會的平臺促進我國大氣顆粒物監測與防治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保障廣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 會議信息
時 間 :2014年5月 28-29日 地 點 北京
主辦單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 《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
協辦單位: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雪迪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中儀在線
學術委員會:
主 席: 魏復盛 江桂斌 劉文清
副主席: 齊文啟 汪正范 劉建國
委 員 :范世福 呂武軒 劉學博 尹 洧 劉寶獻
組織委員會:
主 席: 吳幼華 張渝英 閆增序
副主席: 秦雄文 燕澤程 胡柏順
委 員 :陳舜琮 李云濟 謝品華 趙起越
會 議 秘 書 組 :王麗麗 王慧芹 張 益
支 持 單 位 :中國分析測試協會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
支 持 媒 體: 現代科學儀器網 分析測試百科網
儀器信息網 化工儀器網
儀眾國際 中國色譜網
生物無憂網 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
中國教育裝備采購網
二 部分會議報告
大會報告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魏復盛(院士)
環境污染與健康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大氣污染立體監測技術及應用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 劉文清(院士)
霧霾治理與PM2.5源解析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齊文啟(研究員)
大氣細粒子在線監測技術及設備 中科院安徽光機所 劉建國(研究員)
國內外大氣顆粒物污染對健康影響研究進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 徐東群(研究員)
基于源和受體測量的PM2.5來源解析技術 中國環境科學院 白志鵬(研究員)
大氣顆粒物的組成分析及評價 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 劉寶獻(研究員)
大氣中VOC來源研究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邵敏(教授)
大氣氣溶膠碳成份測量誤差與北京有機氣溶膠特征研究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吉東升(研究員)
儀器分析在大氣顆粒物源解析中的應用 北京化工研究院 尹洧(研究員)
受體模型應用于大氣顆粒物中PAHs的來源解析研究
遼寧省分析科學研究院 田福林(博士)
廣州中心城區冬季大氣氣溶膠消光特性觀測研究 廣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 劉文彬
大氣顆粒物中左旋葡聚糖及其異構體的定量分析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趙起越(研究員)
安捷倫ICPMS助力于PM2.5顆粒物中元素分布和形態分析研究
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宋娟娥(工程師)
大氣顆粒物污染溯源的研究與進展—基于微小尺度快速噴射(Micro-Swift-Spray)模型和特征元素分析 江蘇天瑞儀器股份有限公司 吳升海(博士)
基于單顆粒氣溶膠質譜的PM2.5在線源解析技術介紹
暨南大學/廣州禾信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周振(博士)
北京市冬季灰霾期間大氣顆粒物中PFOS含量初步研究
譜尼測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薇(研究員)
中國PM2.5現狀及日本的監測網絡和對策
日本崛場(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分公司 呂巖
另有多名專家學者的報告正在收集中。
三 會議征文內容
1 大氣顆粒物監測新技術及進展
2 大氣顆粒物采樣、檢測、組成分析的儀器設備研發及進展
3 PM2.5形成及源解析
4 PM2.5對城市大氣能見度及健康的影響分析
5 國內外大氣顆粒物污染現狀、治理及綜合控制技術
6 居室空氣污染的防控技術
四 征稿要求
1.凡符合會議內容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均在應征之列,凡是在國內外公開刊物上發表過的,或在全國性學術會上交流過的論文不屬應征之列。
2.綜述評論不超過8000字,研究報告3000-5000字,工作經驗及報告4000字以內。附中英文標題,加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應超過150個字)、關鍵詞。
3.征稿截止日期:2014年5 月19日
4.論文處理:會前將參會的論文或PPT編輯成大會論文集,其中優秀論文將推薦在《現代科學儀器》正刊上發表。
五 儀器展示
會議期間將設置儀器展示臺,需要展示儀器的廠家及機構,請與會議秘書組聯系。
六 收費標準
會務費 : 1000 元/人 ,學生 500 元/人 (2014年5月15日前) 食宿自理
1500 元/人 ,學生1000元/人 (2014年5月15日后) 食宿自理
銀行匯款:
開戶銀行:交通銀行北京萬柳支行
戶名:北京華夏大成科學儀器技術有限公司
帳號:110060871012015013955
郵局匯款:
地址:北京市西三環北路27號理化實驗樓512室
郵編:100089
收款人: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
七 聯系方式
會議秘書組聯系人:王麗麗、王慧芹、張益
電話:010-68410135/68410137
郵箱:info@instrumentation.com.cn ;gj@instrumentation.com.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北路27號理化實驗樓512室《現代科學儀器》編輯部
八 回 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