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5-13 14:15 原文鏈接: 研究發現植物印跡基因有較強物種特異性

      記者日前從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獲悉,該所劉愛忠研究組博士生徐偉利用典型雙子葉胚乳型種子蓖麻,發展了嶄新的研究體系,并鑒別出大量新穎的印跡基因。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核酸研究》雜志。

      據介紹,基因組印記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觀遺傳學現象。在配子或合子發育過程中, 來自親本的等位基因或染色體發生差異性的表觀修飾,促使親本等位基因差異表達,即印跡基因。

      在植物中基因組印跡主要發生在被子植物的三倍體胚乳組織中,并在胚乳和種子的發育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由于擬南芥胚乳隨種子發育很快消失,長期以來科學家一直很難解析雙子葉植物基因印跡對胚乳表型影響的生物學意義。

      研究人員利用典型雙子葉胚乳型種子蓖麻,通過系統分析植物印跡基因在進化過程的保守性,發現植物印跡基因具有很強的物種特異性。特別是通過基因組的甲基化分析,研究發現基因印跡的發生和DNA甲基化密切相關。研究成果強烈暗示,DNA甲基化很可能是印跡基因發生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專家表示,該研究不但極大地豐富了對于植物印跡基因及其功能的認知,還為研究植物基因組印跡發生的生物學意義及其在單雙子葉植物中的演化規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體系。

    相關文章

    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市場規模、趨勢、2032年報告

    2022年,全球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市場規模為17.2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達到76億美元左右,2023年至2032年復合年增長率為16.10%。市場概況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市場是一個快速......

    Nature最新文章:基因測序游戲規則正在被改寫,速度翻倍,僅需數小時

    超高速測序推動基因組診斷快速發展簡化的DNA和RNA測序工作流正在幫助臨床醫生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提供迅速的有針對性的護理    約十年前,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默多克......

    螢火牽牛花來了,發光植物首次進入美國市場

    現在,美國的消費者可以預訂一種持續發光的基因工程植物了。美國48個州的居民只需花29美元就可以得到一株能持續發出淡淡綠色光芒的矮牽牛。美國生物技術公司LightBio將于4月份開始運送一批5萬株“螢火......

    全球首次|新研究揭示外來植物的多維入侵機制

    2月13日,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研究員郭文永團隊,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闡明了多因子間復雜的交互關系及其對外來植物入侵的復合驅動機制,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

    真還是假?2023年度十大科學流言揭曉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學’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曉。具體包括,基因檢測能“劇透”孩子天賦;中國科學家測定月球年齡為20.3億年;航天員不能是近視眼,因為太空中不能戴眼鏡;電水......

    最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數據庫有助于藥物發現

    迄今對包括細菌、病毒和真菌在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進行的最全面分析,可為研究人員發現抗生素、追蹤氣候變化影響和保護瀕危物種奠定基礎。1月16日,相關成果發表于《科學前沿》。據《自然》報道,2021年,研究......

    再譜篇章!腦科學領域首座DCSLab落成

    日前,華大智造宣布腦科學領域首座DCSLab在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上海腦中心”)正式落成。華大智造先進的生命科技工具將全面助力上海腦中心引領神經科學基礎研究,為構建以上海為核心、協同長......

    植物性系統演變過程中的自交綜合征發育研究獲進展

    被子植物交配系統頻繁地由異交向自交轉變,約有10%~15%的物種呈現高度自交的特征。自交的譜系/物種在特定條件下可能受到自然選擇的青睞,尤其是當自交過程中繁殖保障優勢(reproductiveassu......

    全球最大古人類基因庫創建,基因和疾病歷史傳播情況繪成

    1月11日,大型國際專家團隊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歐和亞洲的近5000名人類的骨骼和牙齒化石,創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類基因庫。通過對古人類DNA進行測序并將其與現代樣本進行比較,團隊繪制了基因和......

    為何同性戀沒有在進化中消失?張建之/宋斯亮團隊揭示雙性戀基因的好處

    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用以描述一個人的性渴望和性幻想的對象。對于多數人來說,喜歡的對象通常是異性,即異性戀。但還有一些人獨立于異性戀之外,例如同性戀和雙性戀。事實上,在自然界中......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