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的報道,愛德風投(EDventure Holdings)董事會主席、著名天使投資人埃絲特·戴森(Esther Dyson)日前在彭博社舉辦的Next Big Thing峰會上表示,目前的可穿戴設備市場比較擁擠,不久將會有一輪資源整合的浪潮席卷這個新興產業。
戴森指出,盡管可穿戴設備市場已經發展到商業化階段,但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功能都集中在記錄步數、估算消耗的熱量以及跟蹤用戶的睡眠質量等方面,同時,雖然可穿戴設備能夠跟蹤記錄許多用戶的活動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最終卻難以幫助人們針對自己的生活方式進行有意義的改變,所以許多人在使用這些產品數月后便將其束之高閣,今年1月份曾有報告稱有三分之一的用戶在購買可穿戴設備之后6個月內即停止使用,所以這個市場急需出現一家或幾家大型企業對其進行資源整合,保證這個新興產業能夠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而對于可穿戴設備廠商來說,這些產品的利潤實際上是非常低的,這也是耐克在前不久宣布裁減可穿戴硬件團隊的主要原因。
戴森表示,可穿戴設備需要內置更多的傳感器才能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例如可以在不刺破皮膚的情況下對佩戴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控等,這種能夠持續對佩戴者的健康狀況進行持續跟蹤的產品未來可能會成為可穿戴設備領域的重要分支。
另一位天使投資人羅恩·康韋(Ron Conway)在同一天的會議上也指出,近期有不少傳聞稱將有多家科技企業推出類似智能手表的可穿戴設備,這些設備除了擁有查看手機郵件和接打電話的能力之外,還能夠對佩戴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跟蹤,康韋認為這將有望成為可穿戴設備的主要發展方向。
11月13日,漸凍人蔡磊成為全球首個可穿戴人工喉的試用者,他久違的聲音再次重現,讓人激動不已。蔡磊是京東集團原財務副總裁,于2019年被確診為患有漸凍癥,但蔡磊并沒有放棄,他尋求科學家支持、搭建數據庫......
美國得克薩斯州萊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基于織物的可穿戴設備,它可以通過加壓空氣“輕拍”用戶的手腕,無聲地幫助他們導航到目的地。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物質科學期刊《裝備》(Device)。研究表明,用戶......
美國萊斯大學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基于織物的可穿戴設備,可用加壓空氣“敲擊”用戶的手腕,無聲地幫助他們導航到目的地。這項29日發表在《Device》雜志上的研究表明,用戶可在短時間內正確理解設備告訴他們去的......
美國南加州大學工程學院研究人員受折紙啟發創造出一種新的傳感器,這些傳感器有朝一日可用于檢測器官微小變形從而預測疾病,也可用于可穿戴設備和柔性機器人。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上。該論文通訊作者、南......
可穿戴技術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醫學領域,現在加州大學(UC)圣地亞哥分校的工程師們已經延續了這一趨勢,開發了一種無線超聲貼片,可以連續實時監測生命體征,即使人在行動。超聲波使用高頻聲波來形成身體內部結構的......
導電水凝膠制成的柔性表皮傳感器在個性化醫療、多功能電子皮膚和人機界面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在可穿戴人機交互的高性能醫療(尤其是電生理信號)傳感以及后續醫療的加速傷口愈合方面,同時具有可靠自愈能力......
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靈活、可拉伸的計算芯片,該芯片通過模仿人腦來處理信息。發表在《物質》雜志上的該項成果有望改變健康數據的處理方式。研究人員表示,這項工作將可穿戴技術與......
從健康監測、健身追蹤器到虛擬現實耳機,可穿戴電子產品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先進能源材料》雜志上發表論文稱,他們首創了一種柔性可穿戴熱電設備,能將體熱轉化為電能。該設......
科技日報北京6月13日電(記者張夢然)想象一個更可持續的未來:你的手機、智能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都不必為了更新換代而被擱置或丟棄。相反,它們可使用最新的傳感器和處理器進行升級,這些設備可安裝在內部芯片......
近年來,利用蒸發驅動水流經過功能化納米通道,在固-液界面相互作用下,將環境熱能轉化為電能的水伏效應是新興的綠色環境能源捕獲技術。由于蒸發的自發性和地理環境約束小等特性,水伏發電機可以實現長時間、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