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6-23 17:25 原文鏈接: 中科院首列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亞太第一

      《自然出版指數》(Nature Publishing Index)雜志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在2013年全球科研機構排名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前100名中占據50個席位。在其公布的亞太地區科研機構排名中,中國科學院首次取代日本東京大學,排名亞太地區第一。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以及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領跑全球前200家科學研究機構。作為《自然》的增刊,《自然出版指數》是以國家和機構為單位,根據其2013年在18本《自然》和《自然》子刊上發表的研究型科研論文數量進行排名。

      在《自然》編輯看來,許多亞太地區國家把提高科研產出量作為提升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和知識型經濟的基礎。報告顯示,盡管日本多年來一直主導亞太地區的科研,但亞太地區高質量的研究正在轉向中國、新加坡等國。《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地區負責人尼克·坎貝爾認為,中國政府在基礎研究領域投入加大,使得中國在亞太地區科研機構中的排名不斷上升。

      澳大利亞憑借地球與環境科學領域的強大優勢在亞太地區排行榜中列第3位。與2012年相比,2013年澳大利亞在每項指標上都有所提高,成為亞太地區第二大國際合作國,其科研機構對《自然》期刊的貢獻率比2012年提高了50%。亞太地區排名前200位的科研機構中,澳大利亞占29個席位,其中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排名第8位。

    相關文章

    《自然》和子刊齊發,他十幾年只做了一件事

    2024年2月9日,大年三十清早,上海大學新型顯示技術及應用集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楊緒勇習慣性地查看了一下郵箱。新郵件的發件人赫然是Nature編輯部。“希望是文章被接收的好消息。”楊緒勇懷著緊張又......

    《自然》封面:以AI生成數據訓練AI,模型變傻?

    大模型有許多“崩”的時候,但有一種崩潰叫做“自毀前程”——近日,《自然》發表在封面的一篇論文指出,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

    155年來首次!《自然》雜志員工罷工

    日前,學術期刊《自然》及其子刊的出版商——施普林格·自然集團英國分公司的工作人員舉行了罷工。據《科學》報道,這是《自然》155年出版歷史上的第一次罷工,是9個月來引起研究界極大關注的一場爭議的最新升級......

    貴州公示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建設第一批擬立項項目

    2024年度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第一批擬立項項目公示經省科技廳2024年第15次廳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對2024年度科研機構創新能力建設專項資金第一批擬立項項目予以公示,公示期從6月17日—6......

    湖南南岳首次發現野生絨毛皂莢種子自然繁殖幼苗

    岳龍鳳村一株自然生絨毛皂莢大樹旁,發現一株野外新生絨毛皂莢,該植株也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株野外自然狀態下由種子萌發的絨毛皂莢幼苗。 2024年5月14日拍攝到的野生絨毛皂莢種子自然繁殖的幼苗。......

    在達爾文“先浪后宅”的成長中,父親做對了啥?

    文|苗德歲(美國堪薩斯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教授)一大約5年前,我應出版社之約為孩子們創作一套“達爾文的生命探索”叢書(以下簡稱叢書)。對我來說,這一邀約正中下懷且恰逢其時,因為前些年我......

    “死磕”6年!95后博士學會“玩”的心態做科研

    自從接手這個課題已經過去4年了,龔燕的研究進度仍然停滯不前。“沒有任何人可以和你保證,文章一定能投到一個高影響因子的期刊上。我的導師不能保證,我自己心里也沒底。我不確定這項研究一定能做出來,并且有個好......

    新一代基因治療為nAMD患者帶來更多益處

    近日,《自然-通訊》刊發了一項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孫遜教授等團隊關于新生血管性(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nAMD)基因治療藥物的臨床前研究數據。研究顯示,在人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19(ARPE19)上,......

    大洋中脊洋殼增生動力學過程研究獲進展

    近日,我國科學家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項目等項目的資助下,在全球大洋中脊洋殼增生過程影響因素的定量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雜志-固體地球》(JournalofGeop......

    研究發現更多的動物存在意識科學家呼吁重新思考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烏鴉、黑猩猩、大象以及許多其他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行為方式表明它們可能有“意識”。然而,這份名單并沒有以脊椎動物結束,研究人員正在將對意識的研究擴展至包括章魚,甚至蜜蜂和蒼蠅在內的更廣泛的動物中。據《自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