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10月是藍藻的高發時段,除了日常的水質監測,昆明市環境監測站針對滇池湖體開展了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動物、底棲生物以及葉綠素a等生物指標的監測。目前,昆明市對滇池的水質監測做到了手中有數據,心里有底氣,基本上掌控了滇池水體的變化情況。”昆明市環保局副局長虎龍說。
以滇池為代表的水質監測只是信息化在昆明環境監測的一個“縮影”,虎龍告訴記者,昆明市環保局在污染源監控、空氣質量監控方面也都做到了“胸有成竹”。
那么,昆明市環保局如何做到手中有數據?又如何實現心中有底氣?
如何獲取監測數據?
建成全天候、廣覆蓋的監控平臺
滇池是昆明重要的生態屏障,也一直是昆明環保局監測的重中之重。昆明市專門下發了《滇池藍藻大規模暴發應急處置預案》,明確了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市氣象局、滇投公司的職責,形成了滇池監測的聯動機制。
目前,滇池監測主要通過4個方面,第一,在滇池湖體安裝了5個自動監測點,隨時獲取水質數據;第二,在湖體安裝了一個浮標站,監測生物指標;第三,在滇池高空設置高清視頻監控點,進行全程監控,并對藍藻暴發的面積、范圍進行預測;第四,利用氣象部門的遙感數據,把握藍藻暴發的面積和范圍。
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房盛忠告訴記者,以往的地面監測只能了解湖體水質的變化,無法判斷范圍和嚴重程度,現在天地一體化極大地改善了監測質量。
據了解,昆明市環境監測中心正在建設天地一體化平臺,預計10月投入使用。未來,滇池所有相關檢測數據將實時上傳到平臺,并據此判斷藍藻暴發面積、范圍和嚴重程度。
除對滇池進行監測外,昆明市環保局建設的污染源自動監控平臺已完成84家重點排污企業的166個廢水、廢氣在線監控設備的安裝。昆明市環保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個系統負責對污染源廢水、廢氣排口的在線監測設施進行接入,使前端在線監測數據能實時展現給環保管理部門。”昆明市環境監控中心還建成了集污染源自動監控、環境質量監控于一體的監控平臺。“目前,所有區縣環保局的工作人員都在這一平臺上工作,可看到實時上傳的監測數據。”昆明市環境監控中心主任周潔說。
在監控中心,工作人員點擊安寧污水處理廠排水口,記者看到系統頁面上方立即顯示出污水處理廠排水口的監測數據表格,下方則出現污染因子隨時間而變化的濃度值曲線圖。目前監控平臺已接入全市11個大氣自動監測站,15個水質自動監測站,30個噪聲自動監測站及30塊噪聲顯示屏,可對湖庫及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入滇河道水質狀況、全市空氣質量及環境噪聲情況的在線實時監控。
周潔告訴記者,為了更直觀地監控昆明市區域的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源排放情況,昆明環保局還在昆明市多處制高點安裝了超遠距高空視頻監控探頭。比如,為掌握企業污染源排放情況,還采用企業定點視頻的監控模式,在楊林、嵩明等工業園區設置超遠距離的監控攝像頭,可以監控半徑5公里內的排污企業煙囪排放情況。
如何使用監測數據?
改變傳統工作模式,提供決策支撐
目前,昆明市環境監測數據已經改變了傳統的工作模式,成為日常環保工作的助推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為決策提供了支撐。
傳統的工作模式主要以人為核心,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人來完成,時間久、周期長、不準確, “以往,滇池監測需全部通過手動,一個月采樣一次,自從有了自動監測設備,每時每刻都在對湖體進行監測,數據可以實時獲得。現在處于藍藻暴發期,每周都會形成一次報告,重點區域每小時都有數據。”房盛忠告訴記者。
污染源監控現狀也有了極大的改變。以往,由于沒有前端監測設備,數據獲取非常困難,要靠監察人員定期去企業采樣。而自動監測設備使得排污數據實時上傳,“一旦發現排污源企業排污異常,監控中心內部排查之后,會以監控報告的方式,通知環境監察支隊,迅速執法,及時遏制和處罰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實現了動態掌握污染排放、及時查處違法企業。”周潔說,自2011年9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發布監控日報567期,監控污染源超標異常次數4649次,監察支隊反饋原因及處理結果4113次。
昆明市環境監控中心還創新性地向執法部門提出日報、周報和月報,記者在“2014年3月3日污染源監控日報”里看到,日報主要有企業名稱、排口名稱、異常類別、異常情況說明、監控人、原因及處理結果、處理反饋人和預計設備正常運轉時間。上面登記了昆明某焦化公司在鍋爐60m的煙囪煙氣排口處出現監測因子超標,具體情況為監控時段內氮氧化物超標,超標峰值為398.689mg/m3,監測人是李泠潞,處理結果為設備故障,已通知企業排查。“每天,我們都有專人在后臺進行實時監控,會根據監測結果形成報表。”周潔說。
以往的工作模式無法及時提供決策參考。比如,空氣質量監測站點位少、缺少統一上傳數據的平臺,所以無法形成預警機制。空氣質量監測平臺建成后,昆明市啟動了大氣聯防聯控機制和空氣質量預警機制,當區域測點空氣污染指數超過90,或當區域測點首要污染物濃度連續升高的情況下啟動黃色預警;當區域測點空氣污染指數超過100,或首要污染物濃度超過空氣質量二級標準時啟動紅色預警。由市環境監測中心負責對空氣質量數據進行跟蹤,環境監測中心還建成了短信平臺,如果發現空氣質量超標,平臺可以自動生成短信,并選擇發給具體人員,比如發給相關領導、具體工作人員等。這就極大地縮短了作出決策的時間,提升了決策能力。
如何說清監測數據?
內外雙重制度保數據質量
利用信息化手段獲取數據不僅僅是單純獲取數據,而是利用數據進行環境管理,為決策提供支撐。為此,昆明市環保局建立了先進規范的管理體系,嚴格按照質量體系建設標準,將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貫穿于監測全過程。
虎龍告訴記者,昆明市環保局主要通過內外雙重制度來保障數據質量。對外,昆明市環境監測站自覺接受技術監督部門監督評審,按時保質對計量認證構建的質量體系建設講行評審認證。
對內,昆明市環境監測站制定落實了《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其中要求監測報告嚴格落實三級審核制度,確保監測方法正確,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為進一步提高各級環境監測站監測數據質量,昆明市環保局每年組織開展實驗室間比對或質量管理檢查等工作,并將比對、質量管理檢查情況的結果、存在問題和整改要求下發到各縣區環保局。每月,市環境監測中心與各縣區同步對河道水質采樣,對監測結果開展比對。
為了規范監控設備運行,昆明市環保局舉行《昆明市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管理辦法》聽證會,辦法明確規定了哪些企業需要安裝自動監控設備、如何安裝、如何上傳監測數據,數據出現恒定、異常、無數據等情況時,應如何處置。為了確保數據的實時準確,辦法規定,昆明市、縣(區)環保部門將其納入對排污企業的日常檢查范圍,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情況進行不定期現場檢查和日常監督,發現設備運行不正常應責成企業及時進行修復。
3月31日,智能網聯數據應用創新聯合體成立大會暨首屆智能網聯數據要素生態創新會議在天津大學舉行。聯合體在現場發布了天津市智能網聯數礦體系,公布了首批智能網聯數據產品供需意向清單。隨后,首批智能網聯數據......
4月1日至2日,2024年全國數據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是國家數據局正式掛牌后的首次全國數據工作會議。會議從著力健全基礎制度、釋放要素潛能、加快轉型賦能、促進科技創新、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安全保障、推進......
為進一步有效推進廣東省地球關鍵帶(土壤)污染歸趨與風險防控實驗室(一期)建設,提升土壤、地下水污染物環境歸趨與風險防控能力,廣東省環境科學研究院擬購置一批實驗建設有關的設備,開展土壤、地下水等環境介質......
近日,全球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歐姆龍發布了《2023年中國地區可持續發展信息》,全面總結并回顧了在長期戰略規劃"ShapingtheFuture2030"的指引下......
剛剛結束的315晚會曝光了個別企業采用未經嚴格處理的槽頭肉制作預制菜梅菜扣肉,現場觸目驚心。槽頭肉因為含有大量淋巴結、脂肪瘤和甲狀腺,屬于豬肉中必須進行嚴格“整修”的部分。這一事件,無疑又將預制菜推向......
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合集分析測試百科網整理了已發布的新污染監測體系標準,需要的可以下載使用序號標準名稱1水質有機氯農藥和氯苯類化合物的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HJ699-2014)2環境空氣指......
聚焦兩會,我們也十分關注建議提案。全國政協委員宋樹立建議醫院檢查結果互認互通。宋樹立表示醫院檢查結果是指對超聲X光、核醫學等等這些檢查所形成的數據或者圖像,以及像對血液等其他的一些樣本,通過血液學、細......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4年03月至2024年04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
記者2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集賢團隊揭示了空氣環境中制備鈣鈦礦的退化機理和全過程穩定劑設計原則,實現了常規空氣環境中(25℃至30℃,相對濕度30%-50%)一步法制備高效p-i-n反......
28日,財政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提高政府采購信息查詢使用便利度的通知。財辦庫〔2024〕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政局:為加強全國政府采購數據共享共用,進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