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礦業大國,但還不是礦業強國。”在最近于京舉辦的能源與礦業工程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于潤滄表示,要想在全球礦產市場上掌握競爭優勢,就必須實施全球礦產資源戰略,走向礦業強國。
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相對豐富、品種比較齊全的國家。截至目前,全球已發現200余種礦產資源,我國就有172種,探明儲量的達160種,其中金屬礦產54種。同時,我國金屬產量、消費量連續10余年位居世界第一,堪稱礦業大國。
不過,一些大宗消費的礦產資源保障程度仍然偏低。許多大宗消費礦種如鐵、銅、鋁、鎳等都已成為緊缺資源,對外依存度均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達70%~80%,而這樣的巨大缺口主要依賴貿易進口彌補。與跨國公司相比,國內主要大型礦業企業的資源自給率存在極大差距。
“企業基礎競爭力上的懸殊,對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十分不利。”于潤滄說。
在他看來,掌握資源是礦業企業最基礎的競爭力。
以力拓集團為例,作為全球最大的資源開采和礦產品供應商,其不僅向全球提供鐵礦石,還提供鋁、銅、鉆石、能源產品、黃金、工業礦物等產品,其資源保障程度非常高,而且不限于單一礦種。在此基礎上,公司可以“呼風喚雨”,操縱市場價格。
“這就是礦業企業的基礎競爭力。”于潤滄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要想成為礦業強國,必須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制定實施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的頂層設計。
為此,他建議,在國內加大勘探投入,既重視中西部地區的新區找礦,也要重視生產礦山的深部找礦。
據介紹,我國大部分礦山還是在500米以上生產,而近幾年的找礦實踐表明,深部找礦的前景是非常樂觀的。對于中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開發,于潤滄認為,應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以便能有效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和環境。
其次,戰略的實施還要依靠國內企業“走出去”。
“國際并購是企業迅速壯大、增強競爭力,同時獲得優勢資源、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捷徑。”于潤滄說,“走出去”要嚴格遵循互利雙贏、共同發展方針,優化投資方式和經營方略,認真做好風險評估,實實在在擴大有效權益資源量。
同時,他表示,還可以采用少參股多包銷的方式,與大股東利益分享、風險共擔。投入少、風險小、收益大、受市場波動影響小,這正是礦產資源極度匱乏的日本實現工業化的經典戰略。
與此同時,礦業發展的信息化建設也是于潤滄非常關注的內容。
在他看來,礦山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包括3個層次:構建綜合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固定安裝設備無人值守和遠程自動監控及定期巡檢;實現生產過程的遠程遙控和自動運行;形成虛擬礦山,實現所謂“采礦辦公室化”。
“信息化建設,特別是實現遠程遙控和自動化采礦,具有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可極大地改善礦山生產的安全狀況;降低能耗,提高設備工時利用率;又可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使企業在金屬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仍處于競爭優勢地位。”于潤滄表示。
不過,他提醒說,盡管一些礦業企業已建有綜合管理平臺,也開展了固定安裝設備遠程自動監控的探索,但信息化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6月17日,湖南省科技重大專項“深海礦產資源開采關鍵裝備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在湖南大學整車先進設計制造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綜合驗收,驗收結果為優秀。專家組認為,項目攻克了多項行業技術難題,形成了系列......
各有關單位:經研究,中國科協戰略發展部立項開展“重點國家、關鍵領域國際性專業組織標準國際化戰略研究”,現面向社會公開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研究內容及要求研究內容:基于現階段我國團體標準的整體發展......
當前,關鍵礦產的需求崛起將重新定義礦業的未來,全球礦業投資與發展也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5月21日,2024第三屆亞洲礦業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副會長兼礦業專業委員會會長陳必......
作為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點省區,新疆近日成立了國內首只市場化礦產資源風險勘探基金——新疆礦產資源風險勘探投資基金(以下簡稱投資基金)。該投資基金總規模為18.01億元,將圍繞鋰、錳、金等重要......
《礦產資源定期調查規范第1部分:總則》等17項行業標準已通過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和全國地理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經2023年第8次部長辦公會審議通過,現予批準、發布,自202......
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庫管理辦法〉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23〕31號),自然資源部決定啟動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專家遴選工作,現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一、遴選范圍本次遴選專業......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周峰:重塑戰略潤滑力量,助力制造強國建設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中,高端制造業、航空航天、交通運輸等......
近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該報告是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基礎上新增鐵、錳、鉻、銅、......
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8日發布《全球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3》,報告評估了截至2021年底全球13種礦產資源儲量信息。據了解,這一報告在2021年首次發布的《全球鋰、......
全球礦產資源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格局加速調整,如何實現高效找礦?4月3日,山西太原,正在此間進行的第十六屆全國礦床會議,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高等院校、地勘單位等300余家單位的“探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