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08-15 13:27 原文鏈接: 核電發展需主動揭開“面紗”

      當前,我國已經將核能發電放在重要能源部署地位上,政府不斷加大對核電發展方面政策和資金的支持力度。核能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利益和切實的好處。

      由于核能不產生溫室氣體,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清潔能源,所以核電站一直處于環境的制高點之上。從科學技術層面來看,充分利用核能,可以很好地解決當今社會的能源危機、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問題。

      然而,與此同時,我國核電發展也存在困境和挑戰,其中包括核安全問題、核廢棄物處理問題、政治問題以及公眾可接受性問題等。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迫切的,就是公眾可接受性問題的解決。

      公眾可接受性是我國核電繁榮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對于公眾對能源和相關環境問題的選擇程度與接受程度方面一定要引起重視,相關宣傳和教育交流要加大力度,提高核電產業發展的透明度,揭開中國核電“面紗”,并且要繼續保持核電站運行的高度責任心,持續強化安全文化。

      所謂的“揭開面紗”,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運營透明,一個是監管透明。

      8月7日,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了第二屆“8·7公眾開放體驗日”活動。活動以“透明的責任”為主題,中廣核特別邀請到國家核安全局全程參與,這充分展現了核電企業運營透明、坦誠對待公眾的態度,同時也體現出我國核安全監管的“透明”。

      在這次活動期間,中廣核發布了《中國廣核集團社區發展白皮書》,這是我國核電行業首份就社區發展所做的白皮書。在白皮書中,中廣核表示愿意支持社區發展,做讓社區安心、稱心、暖心的好鄰居,共建和諧社區。白皮書中有一句話給筆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企業與社區的關系就像樹與土一樣,土能育樹,樹能固土,兩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社區為我們提供生存、發展的土壤,我們有責任帶動社區發展與進步。”這體現出一個核電企業的責任心與感恩的心,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公眾的心。

      那么,如何提高核電企業運營透明度?

      核電專業性較強,對于公眾而言,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和恐懼感。基于此,在核電安全運營的前提下,廣大核電企業應該堅持公開透明的運營原則,及時地公開安全信息和監測指標等內容,定期地開展各類核安全溝通活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公眾答疑解惑,充分做到“去核電神秘化”,提高核電透明度,建立順暢的溝通平臺,聽取各方意見,讓更多的人認識核電,讓核電發展更好地接受社會各界的審視和監督,構建核電企業與公眾之間的持久信任關系。

      另外,各大核電公司之間應當加強交流,互相學習,找到能夠有效與公眾建立良好溝通的方式方法,形成常態化機制,核電企業應該把責任理念與生產經營理念進一步的融合,不斷推動企業快速健康發展。

      同時,還應提高監管透明度。與公眾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僅依靠企業自身,也要發揮政府監管部門的力量。

      核安全局在監管過程中應當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管,增大監管人力,保證各種例行核安全監督行為正常進行。同時,中國核安全監管也應該多學習國際上的優秀做法和經驗,建立較為完善和系統的核安全法規標準,做好對核電廠每個運行階段資質許可的監管工作,嚴格核安全技術審查工作。作為監督管理部門應該及時且真實地向公眾公布檢查結果,對于符合標準的企業予以表揚或者獎勵,對于不符合標準的企業也要敢于披露揭發,加以嚴懲,讓核電企業形成自我約束,自覺遵守國家標準要求。

      每一個大型核電項目的發展對周邊的民眾都有著長遠的影響,作為企業應該把每個項目都看成與地方共享發展的一次機遇,在建設與運營的過程中,以核電產業帶來的經濟增長和就業機會推動區域發展進步;作為監管部門一方面要做好相關的監督工作,同時也要做好核與輻射安全知識的普及工作,為公眾揭開核電那層看似神秘的“面紗”,讓公眾能夠更加切實地享受高科技核電產業發展帶來的利益,更多地了解真正的核能產業。

      而作為公眾,則要以科學和發展的心態去接受新的科學,新的事物,樂于學習,主動學習,爭做科學的傳播者。

    相關文章

    兩核重組,催生“聚變”發展加速度

    “在核電領域,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逐步轉向領跑。核電研發設計、建造能力、裝機規模、運營業績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在8月22日舉行的兩核重組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說。據......

    探秘“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有何安全“盾牌”?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楊長利:我國核電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的基礎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華龍一號”核電1號機組穹頂吊裝成功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機組完成外穹頂吊裝。“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它的建設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核島安裝工程開工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本次實施的項目為反應堆廠房管道支吊架安裝子項,是連接核島、常規島的基礎設施。“玲龍......

    日本宣稱“不放棄核能”,計劃改建廢堆的核電站

    對于日本來說,本身就非常的缺能源,所以核能是他們非常依賴的,疊加今年全球能源危機。日經新聞11月28日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制定了關于今后核能政策的行動計劃方案,其中包括“推進開發和建設采用新安全機制的......

    中國核電機組53臺運行,容量達5500多萬千瓦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未來五年,我......

    “核能大會”在北京和成都

    11月1日,主題為“核能創新·零碳未來”(NuclearInnovationforZero-carbonFuture)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The23rdPacificBasinNuclear......

    東北首個核電供暖項目即將啟動!計劃供暖24.24萬平方米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

    中國核電“雙龍齊飛”

    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日前,記者來到福建福清和海南昌江......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