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早已不僅僅是中國消費者焦慮的問題了。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在食品上打上“有機”的標簽。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年中,該國消費者每年在有機食品和飲料上的支出已經從10億美元躍至280億美元。
不過,有機食品到底是如何定義的?真的是最健康的選擇嗎?
針對上述問題,美國俄勒岡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regon)新聞學教授勞弗(Peter Laufer)近日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以下是譯文的主要內容:
1. 如果一種食品的標簽上寫著“有機食品”,那么它是否意味著不包含農藥或除草劑呢?
只有“100%有機”的標簽才表示該食品滿足美國農業部對“有機”的定義。這意味著,肉、蛋和奶制品不含抗生素和生長激素,種植農作物使用的化肥沒有合成成分,食品中也不含轉基因生物成分。不過,這類標簽并不意味著農藥或除草劑的使用量為零。
對于標有美國農業部“有機”標簽的食品來說,僅代表95%的成分是有機的。另外5%的無機成分可能含有農藥和除草劑。此外,95%的有機成分也可能包括有毒的化合物。只不過,這些化合物雖然用于除掉雜草,消滅害蟲,但對人體是安全的。
標有“有機成分制成”的食品中,有機成分可能只占7成。想象一下,一包用有機玉米和非有機油制成的玉米片:由于玉米片中25%的成分是油,因此這種加工過的產品滿足美國政府的標準。
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食品是否滿足美國農業部的標準,比如,灌溉農作物的水是否干凈?有機農田是否受到附近工廠排放物的污染?是否受到隔壁農田里農藥或轉基因作物的影響?去年,美國俄勒岡州一個種植傳統小麥的農田被轉基因作物污染了,以致于當地居民投票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
2. 有機食品更有利于身體健康嗎?
當然,如果有機食品中農藥或除草劑等成分較少的話,對身體會有好處。常規食品中這些有毒物質的殘留對人體健康并不構成威脅,但是因為它們能夠除掉野草,殺死害蟲,毒性強,并能在人體內累積,如果能夠避免接觸這些化學物質,當然最好。
不過,有機食品是否更營養是另一個問題。美國兒科學會表示,有機作物內較少的農藥含量能夠降低攝入抗藥細菌的風險,“不過從長期來說,目前并無證據可以證明有機食物可以促進身體健康,或者降低患病的風險。”
2012年,斯坦福大學的一份調查報告也顯示,寄希望于花更多的錢去購買有機食品,進而能吃上最有營養的食品,根本就是癡心妄想。該項調查的首席研究員布拉瓦塔 (Dena Bravata)說,如果你是成年人,并且僅僅考慮健康因素的話,那么有機食物和常規食物的區別并不大。然而,這份調查報告的結論充滿爭議性。批評人士指出,該研究將“更營養”狹隘地定義為包含更多的維他命。
3. 有機食品對保護環境有利嗎?
毋庸置疑,農場如果不使用農藥的話,自然是對環境有利。同樣,有機耕種的其他方面,如:在同一塊田地上輪番換種不同作物,并讓土地階段性地休養生息等,也有利于保護環境。不過,僅僅因為食品是有機的,并不意味著它的生產和流通環節也對環境有利。
想象一下:從玻利維亞進口一罐有機黑豆,從中國進口一袋有機大米或從亞美尼亞進口一盒有機杏子。與運輸當地種植加工的農產品到你所在街區的零售商店相比,上述產品運輸途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遠遠高得多。
此外,將自然生態環境轉化為大片農田可能會危害當地的動植物群。例如,東南亞海岸帶的紅樹林種植面積正在逐漸減少,棕櫚油、稻田和椰子正在占用更多的空間。
4. 有機食品是否接受過檢測,確保純凈度?
沒有一個蘋果或蘆筍接受過有機精確度的檢查。同樣,每個裝滿加工食品和標有“有機”字樣食品的容器在進入超市之前,也未接受過這項檢查。這種細致的調查根本不切實際,也是無效的。
有機食品的檢查通常只是流于形式,并暗藏潛在的利益之爭。每年,第三方認證機構都會對有機農場和有機食品制造商進行調查。調查流程一般包括:查閱書面資料,去田間實地調查,或者與農場主、工人、加工制造商和運輸企業進行細致的訪談。
然而,農場主和食品加工制造商們通常會賄賂認證機構。此外,認證機構之間也存在激烈的競爭。因此,如果一家認證機構檢測流程過于嚴格的話,農場主很可能會轉而與其競爭對手合作。
美國農業部確保食品是有機的官方證書也容易被偽造。并且,由于這些規則主要針對的是大型商業機構,小型農場攤點如果年銷量不超過5000美元的話,可能無須接受是否是有機產品的檢測。
5. 全球有機食品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嗎?
如果食品生產地不在美國,又被打上了美國農業部有機食品的標簽,那么通常會被認為滿足美國有機食品的標準。
不過,食品進口時上述潛在問題也同樣會浮出水面。為降低成本,第三方認證機構很少會派雇員去農場品生產國進行檢測。相反,這些認證機構與當地的同行聯系,這導致一個惡性后果:執行不力,造假盛行,尤其當所謂的“有機食品”是從腐敗成風的國家進口時。
不滿足美國有機標準的食品也可能會經由監管執法松散的第三方國家,改頭換面,運輸到美國。意大利政府就曾經指出,馬耳他是一個中轉站,大量的書面文件在此被偽造,常規食品被打上有機食品的標簽。
“每天走1萬步有益健康”這一備受吹捧的目標,似乎與日本一場推廣計步器的營銷活動有關,由于該建議沒有確切來源,因而被指責缺乏科學證據。但一項新研究表明,達到這一目標確實對健康大有益處。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
為便于供應商及時了解政府采購信息,根據《財政部關于開展政府采購意向公開工作的通知》(財庫〔2020〕10號)等有關規定,現將本單位2024年03月至2024年04月采購意向公開如下:號采購項目名稱采購......
記者2月28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集賢團隊揭示了空氣環境中制備鈣鈦礦的退化機理和全過程穩定劑設計原則,實現了常規空氣環境中(25℃至30℃,相對濕度30%-50%)一步法制備高效p-i-n反......
2月22日,生態環境部向媒體公布了2024年1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總體情況1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8.5%,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為......
近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昆林主......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近日,福建省衛生健康委、教育廳、市場監管局、體育局聯合印發《2024年福建省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在全省幼兒園、中小學校、普通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中,從組織管理、健康教育、食品安全、膳食......
據“浦東發布”,日前,由中國自主研發設計的1400TEU無艙蓋集裝箱船獲得來自比利時船東CMB.TECH的訂單。該型船是全球首艘氨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其成功簽約標志著全球航運業在清潔能源領域又取得了重要......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關鍵。科技部始終注重把代表委員的關注關切、真知灼見充分吸納、深度融入到具體工作中,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實招硬招。全球運力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引力一號在我國山......
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打破了原有的睡眠、飲食規律,存在熬夜、暴飲暴食等情況,可能會造成假后睡眠紊亂、腸胃紊亂、疲勞焦慮等癥狀。為此北京市疾控中心健康提醒:假期出行返程歸來后要加強健康監測。節后要調整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