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廣州空氣監測點的數量迅速增加,從2012 年的10個增加到目前的31個,而今年底前還將增加5個,到明年底前實時發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的點位將達到50個……有市民提出,如此多的點位是否有必要?為何一些監測點要設在公園、風景區呢?新增加的點位是否為了拉低廣州的污染指數呢?有關專家一一進行回應。
市環保局近日透露,今年廣州將新增白云山、海珠湖、大夫山、番禺亞運城和增城派潭等5 個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點。記者了解到,這些監測點都已基本建成并運行了一段時間,年底前數據就能夠上網并實時發布,這樣廣州市空氣質量實時發布系統中的點位將從現在的31個增加到36個。
實際上,這兩年來廣州空氣監測點的數量急劇增加,2012年底之前還只有10個國控點的數據對公眾發布,此后監測點位數量不斷增加。除了市環保局透露今年要新增的點位外,近日天河區環保局也進行招標,天河區將新增兩個空氣質量監測點,分別位于五山和鳳凰山西北處;此外,廣州塔的地面監測點也在今年5月進行了招標,這些都顯示,未來將有多個空氣監測點出現。
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黃祖照告訴記者:“天河的兩個點位和廣州塔的地面站有望今年完成建設,但數據發布肯定今年來不及。按計劃,到2015年底之前,廣州將有50個的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這樣,還有11個的點位并未明確具體位置。
今年最新修訂的《廣州市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工作方案(2014~2016年)》中明確,從2014年起逐步在人流密集區域增加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到2015年底前,全市PM2.5自動監測站點達到50個;2014年底前,完成廣州塔地面站空氣質量自動監測點的建設,與廣州塔三個不同高度層監測點共同監控污染物的高空輸送,研究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的分布特征及來源。
有市民提出,風景區、公園空氣質量好,大家都知道,為何還要在此設監測點呢?記者也注意到,今年底前新增的5個點位中,有3個是在風景區——海珠湖、白云山和大夫山。
近日,記者來到海珠湖尋找監測站,在海珠湖西區驛站正對面是一個有著木制棧橋連接的小島,島上三棟小木屋藏身于郁郁蔥蔥的樹木中,如果不是屋頂上豎著的幾個用來監測顆粒物的探頭,很難看出這是空氣質量監測點。根據海珠區環保局方面發布的消息,這個監測站于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水、氣、聲監測結果將與環保部門聯網,并實時傳輸到海珠湖東、西側的大顯示屏上,向公眾公布。
中山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范紹佳認為,為了優化監測點布局,在風景名勝區設置并沒有多大問題,“不同監測點代表不同功能區的空氣情況,廣州已經有了居民區的監測點、路邊站,白云山、海珠湖也是很多人去的地方,也需要知道其環境質量。但這些監測數據不能代表整個廣州的城市空氣質量。”
黃祖照也表示,在風景區設置這些監測點是為了滿足公眾對空氣質量的知情權,亞運城和增城派譚的點位都是位于人群密集區。
省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廣東省首席大氣專家鐘流舉則告訴記者,空氣監測子站一般分為背景站、超級站、農村站、區域站、城市站和路邊站六類。要全面反映一個地區的空氣質量狀況,就要設立不同層次的站點。
一個城市需要多少空氣監測點位才夠呢?廣州建50個點位是否太多?對此,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雪梅認為,從理論上講,PM2.5監測站點建得越密,對于整體空氣濃度數值的掌握就越精確。但目前,我國PM2.5監測的相關儀器是從美國整體購買的,“建設單個站點的監測儀器加檢查設備,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記者也從招標公告中了解到,天河區新建的兩個點位,設備采購和維護費用的招標價格為452.5萬元;而廣州塔地面站更貴,一個站點的招標價格就是387.5 萬元。除了站房的建設和后期維護外,新建一個監測點所需要的儀器也不便宜。
范紹佳也認為:“按照國家規定,多少人口和面積就布設一個空氣監測點,但只有下限并沒有上限。”據悉,歐盟規定大于600萬人口的大城市,監測點不能少于15個。北京目前實時發布監測數據的點位有35個,天津有27個,上海有10個。
對于新增的監測點位,還有市民擔心,是不是為了拉低污染數據?剛在亞運城買了房子的陳小姐表示:“亞運城的空氣明顯好于市區,所以每周去亞運城‘度假’,順便洗洗肺。不過,現在亞運城還未城鎮化,建監測點是不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數據啊?”
對此,范紹佳也強調,在風景名勝區設監測點沒問題,“但監測數據不能代表整個廣州的城市空氣質量。”他同時表示,郊區或者風景區的監測數據不一定就好看,對PM2.5和臭氧等二次污染物來說,因為需要二次反應且能夠長距離傳輸,風景區并不見得濃度就低。
王雪梅曾參與過廣州監測站點的選點論證,她表示:“廣州現有的選址方案和布點,是環保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規范來選址的。”她還透露,環保部門監測的重點在于空氣混合濃度,即污染物排放到空中,經過稀釋擴散后形成的空氣污染物的平均混合濃度,而非簡單的馬路邊空氣情況。
黃祖照則告訴記者,不存在拉低污染數據的情況,“新增的點位監測數據不納入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水平的統計,全市空氣質量總體水平仍然以目前10個經過批準的國控監測站點為代表。”也就是說國家對廣州空氣質量的考核,以及廣州啟動空氣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都看10個國控點的數據,新增點位的監測數據僅供市民參考。
中新網6月18日電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8日向媒體通報了2022年5月和1—5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5月,全國33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2%,同比下降2.......
中新網上海6月14日電(記者陳靜)華東師范大學塑料循環與創新研究院院長、河口海岸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道季領銜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西太分委會(IOC/WESTPAC)“減少亞洲地區河流塑......
中新網沈陽6月5日電(李晛)“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講,藍天正在從‘奢侈品’變為‘常見品’”。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賀克斌6月5日在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上如是表示。“藍天保衛戰取得成效的含金......
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樣性的分布、確定優先保護區、維持重要的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需要進行大尺度生物多樣性觀測。近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聯合相關團隊,基于常用的遙感影像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全局生物多樣性方法......
近日,廣東省珠海生態環境監測站水環境監測設備采購項目中標結果公告,本次中標金額1,580,000.00元,中標產品包括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和測氡儀,中標的儀器品牌分別是安捷倫、Perki......
英國牛津大學中國中心主任拉納·米特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視頻專訪時說,在全球面臨的所有問題中,氣候變化也許是其中最緊迫的一個,必須通過最嚴肅的方式和采取最現實的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他說,除了認真應對,“真......
近期引發全球關注的猴痘病例繼續在增加。截至5月25日,根據歐洲疾控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已至少有21個國家報告了226例猴痘病例,其中超過三分之二在歐洲——英國目前報告了78例,西班牙51例,葡萄......
關于發布《尾礦庫污染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指南(試行)》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176分類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5-23文號公告2022年第10號主......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河北省及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進入5.0以下階段,同時,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進入70%以上階段。由于產業結構偏重等原因,河北曾面......
5月11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了《2021年北京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全面展示了北京市2021年生態環境狀況的向好趨勢。2021年北京市空氣質量首次全面達標,地表水水質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