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4第三屆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在京舉辦。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副主任王琳在論壇中透露,北京正在建立罕見病病例登記系統和病人數據庫,嘗試單病種追蹤調研和罕見病診治地圖的設置。
王琳介紹,中國目前所應用的罕見病相關數據都是基于歐盟、美國等地所提供的資料。“而國內到現在也沒有對本國進行過罕見病流行病學調查,更缺乏相關數據的積累,因此,嚴重阻礙了我國對于罕見病的醫療、科研、政策等項工作進展。”
她介紹,基于這些原因,北京醫學會罕見病分會從去年開始,發起了對北京罕見病診治現狀的調研,并得到了北京市衛計委的支持。據了解,罕見病數據對于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醫保政策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對醫學工作者來講,也能夠提高診治和科研水平。
目前,經過初步的調研,已得到了北京地區30余家三甲醫院5年來40萬份罕見病病例,初篩粗略統計了北京地區罕見病就診病種。通過這份調研,可以依次建立適合我國的罕見病ICD-10編碼庫。
鏈接·罕見病
罕見病是指那些發病率極低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罕見病為患病人數占總人口的0.65‰~1‰的疾病。據了解,國際確認的罕見病有6000-7000種,約占人類疾病的10%,其中80%以上屬于遺傳疾病。
榮池繪團隊帶頭人、南華大學校長張灼華。資料圖片團隊成員在做實驗。高振宇攝/光明圖片團隊成員在觀察實驗樣本。梁童攝/光明圖片3月,一位出現顏面皮膚水腫癥狀的8歲患兒,來到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童醫學中心......
文|《中國科學報》記者孟凌霄“在我們這個領域,成為世界級專家是很容易的,因為研究者實在太少了。”這是國際罕見病研究聯盟主席DavidPearce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的一句玩笑之語。自從事罕見病研究......
2024年5月25日,中國長沙——今日,由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遺傳病診治專項基金發起,因美納基金會、國際公益慈善機構贈與亞洲聯合支持的罕與光?公益項目于湖南長沙宣布其輻射力度的進一步深化,計劃通......
根據公開信息,這是我國完成的首例針對罕見病的慢病毒基因療法I期臨床患者給藥,也是上海首次牽頭開展的地中海貧血基因治療臨床試驗,標志著BD211基因療法在攻克地中海貧血這一全球性遺傳性疾病道路上邁出了堅......
TesseraTherapeutics是由著名風險投資機構Flagship投資的生物技術公司,此前已完成超5億美元融資,其開創了一種稱為“GeneWriting”(基因書寫)的新型基因技術平臺,該技術......
代謝組學(Metabonomics/Metabolomics)是繼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之后新近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是系統生物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廣泛應用于食品及醫藥等領域。島津一直致力于為代謝組學研究......
近日,在總臺“兩會你我他”的互動頁面,有網友評論:“希望國家可以更多關注罕見病患者,往往罕見病患者的藥很貴,一般家庭無力負擔,希望可以將更多罕見病用藥納入醫保,讓這些家庭看到希望。”兩會期間,很多人大......
今年2月29日是第十七個國際罕見病日,目前世界范圍內已知的罕見病已經超過7000種,“漸凍癥”是其中一種。中國每年“漸凍癥”新發病人達到25000人。日前,中國新聞網《大醫生來了》欄目專訪北京大學第三......
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關于發布《罕見病酶替代療法藥物非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的通告(2024年第17號)發布日期:20240223為科學指導和規范用于罕見病的酶替代療法藥物的非臨床研究與評價,促進罕見......
財庫〔2023〕35號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