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09 13:36 原文鏈接: 可穿戴設備處早期競爭安全問題應受高度重視

    可穿戴設備處早期競爭 安全問題應受高度重視

      “可穿戴設備完全是早期競爭狀態。”中國電子學會物聯網專委會副秘書長王新霞近一兩年密切關注可穿戴設備的發展,并直接接觸了大量制造者,在近日舉辦的“4G時代的穿戴式終端與智慧健康”報告會上,她分析了可穿戴設備目前的發展狀況:“市場碎片化需求,產業鏈不成熟,消費者的認知不夠,目前可穿戴設備的功能也未激發用戶使用購買欲。”

      今年9月初,Baidu Eye、Apple iWatch的接連面世,讓可穿戴設備更加矚目。谷歌、蘋果、微軟、索尼、奧林巴斯、摩托羅拉等諸多科技公司也都開始在這個全新的領域深入探索。有人判斷,智能穿戴將成為下一輪工業革命浪潮的核心技術之一,因為它鏈接著4G、云計算、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技術。

      據王新霞掌握的情況來看,目前市場上有大約500種可穿戴設備,包括手環、眼鏡、掛件、手表、戒指。

      1960年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就提出可穿戴設備的研究方向,1977年,世界上首款可穿戴設備面世,是一種能讓盲人“看見”東西的頭戴操刀攝像頭。2012年4月,Google glass問世,今年9月Baidu Eye誕生,9月9日,Apple iWatch上市。

      之所以可穿戴設備這兩年迅速興起,王新霞分析,主要是智能終端的普及,老齡社會的到來,還有就是青壯年對自身健康的關注提升。

      對于可穿戴設備是靈活的小企業有競爭力,還是大企業容易成功,王新霞認為是大企業更有競爭力,因為大企業有成熟的技術以及可以持續投入的資金。

      百度近日對智能手環程序開源,百度云設備技術經理孫鶴飛認為這將是小企業的一個好機會,因為在價格戰之下,小企業無法安心投入算法,也就不會有好的創新。百度今年已經在智能眼鏡、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多個可穿戴技術領域申請了ZL,這意味著技術的公開。孫鶴飛介紹,百度開源很徹底,包括原理圖、代碼、應用程序,甚至是測試工具。

      由于可穿戴設備的特點,健康領域毫無爭議地成為可穿戴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目前,愛普生、百度、360等均推出了相關的健康可穿戴產品。那么在智慧健康領域還有哪些可能的創新應用?其產品與市場發展將會如何?這也是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科學家論壇(yocsef)舉辦“4G時代的穿戴式終端與智慧健康”報告會的目的,邀請相關領域的科研機構、高校和企業專家從不同視角進行深入探討。

      中科院計算所普適計算研究中心主任陳益強,介紹了目前正在進行的面向可穿戴健康的用戶行為感知計算研究。他認為,以前可穿戴技術的研究方法是以疾病為中心的,現在則轉向長期監測以及疾病預防。

      例如抑郁癥的一個特征是低活動性,表現為行走速度變異,通過用戶行為感知技術對步態分析,就可獲得用戶的身體精神狀況。在對用戶行為感知時,陳益強介紹了其中一個特點,就是非干擾性,即為用戶不干擾甚至是不直接接觸身體的情況下獲得健康信息,比如無線感知、懸空交互等。

      但是,可穿戴設備風起云涌之時,安全問題也同時擺到了開發者和使用者面前,可穿戴設備的安全問題成為報告會的議題之一。奇虎360智能硬件高級總監任鋒認為,可穿戴設備只是信息輸入、輸出的變化,但是技術壁壘越來越低,軟硬件開發平臺越來越開放,受到的安全挑戰自然越來越大。

      他提到近日發生的iCloud被黑客攻破,發生用戶個人信息泄密事件,“在可穿戴設備背后有許多眼睛盯著信息和錢包。”

      他舉出的幾個例子都讓人緊張。比如有的充電寶是信息盜取設備,只要與手機相連,信息就被竊取。還有的智能插座,傳輸協議不安全,易被盜取信息,對有些設備也不安全,比如說家里的燃氣用具。因此,基于安全以及使用習慣,360從移動設備安全、網絡安全、人身安全三方面入手進行硬件開發,并且考慮健康和節能,目前的產品有家庭衛士、兒童衛士和防丟衛士等。

    相關文章

    干細胞研究引領醫藥行業變革

    干細胞研究有望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醫學難題,幫助人類實現修復創傷和病理組織、治愈終末期疾病的夢想。目前,全球進入人體試驗的干細胞研究超8000項。我國至今尚未有干細胞產品或技術上市,需要干細胞應用研究和......

    聯想集中展示260余項算力及AI產品技術

    6月12日,2023聯想創新開放日在聯想集團北京全球總部開幕,本屆開放日以“計算引領AI賦能”為主題,設置七大展區,全面展示260多項前沿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分布在算力基礎設施、應用與服務,以及ESG......

    回國花了3個月,在“可以發射”鑒定書簽下名字

    屠守鍔(1917.12.5—2012.12.15),浙江湖州人,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導彈和火箭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194......

    可穿戴的超聲波儀器可以徹底改變行動中的健康監測方式

    可穿戴技術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醫學領域,現在加州大學(UC)圣地亞哥分校的工程師們已經延續了這一趨勢,開發了一種無線超聲貼片,可以連續實時監測生命體征,即使人在行動。超聲波使用高頻聲波來形成身體內部結構的......

    多國加快推進人工智能應用監管

    隨著聊天機器人ChatGPT等人工智能(AI)應用快速發展,全球監管機構也在加快探索如何妥善進行監管,在鼓勵技術創新的同時保護公眾利益。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25日表示,政府將毫不猶豫地打擊......

    254萬!農科院蘭州獸醫所國產設備采購公開招標公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企業信息2023年度國產設備采購第一批項目公開招標公告2023年04月27日11:41公告信息:采購項目名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企業信息2023年度國產設備采購第一......

    這五大技術,正在深刻改變醫療領域

    20年前,遠程醫療、機器人醫生或3D打印器官還被認為是科幻小說的情節。但過去10年中,現代技術的創新極大地推動了醫療衛生領域的進步。機器人助手、虛擬醫生和手機應用程序正在被整合到醫療領域,以改善服務質......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攻堅戰(創新談)

    《人民日報》(2023年04月17日  第19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鼓勵科研機構、高校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提升國產化替代水平和......

    青島科技大學: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結新果

    日前,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正式發布,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橡膠輪胎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項目榮膺該獎項。據悉,“中國工業大獎”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工業領域最......

    公開征求意見中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相關

    市場監管總局質量發展局關于《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管理辦法》《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機構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的公告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建立首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