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13日表示,經過三年的實驗,他們成功研制出一種超快的充電電池,能夠在兩分鐘內充電百分之七十,并且使用壽命可達20年。
目前,充電鋰電池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電腦以及電動車等領域。南洋理工大學當天向媒體聲明說:“該技術的突破將為所有產業帶來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受制于電池使用壽命的電動車領域。”
據介紹,傳統鋰電池的電極使用石墨,而這種電池使用二氧化鈦制作的新型凝膠材料來代替。二氧化鈦俗稱鈦白粉,是一種在土壤中含量豐富、廉價并且安全的材料。此次研究中使用了二氧化鈦制成的微小納米管,能讓電池中的化學反應加速,令電池可以很快進行充電。
研究項目負責人、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陳曉東說,這項成果可以大大提升電動汽車的使用方便程度,因為它可以不再受制于電池的充電時間,像傳統汽車駛進加油站后很快就能開出一樣,它只需要數分鐘充電即可。
相關論文已刊登在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陳曉東希望,這一產品能夠在兩年后進入市場。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6日消息,為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鋰離子蓄電池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行業安全健康發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組織起草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43854—2024,以......
在今日盛大開幕的CIBF2024中國國際電池展上,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輯獲悉,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展位N1T011)推出一場專注于鋰電顆粒測試解決方案的直播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百特智能粒度儀,助力續航......
一個看似普通的背包,能夠實現為手機充滿電,不僅如此,歷經彎折、水洗、強紫外照射后它仍能穩定供電。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的研究,讓曾經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成為現實。近日,復旦大學彭慧勝團隊在高性能纖......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劉霞)據韓國科學技術院官網19日報道,該機構科學家將電池中常用的陽極材料與適用于超級電容器的陰極材料集成在一起,開發出一種高能量、高功率鈉離子混合電池。該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和副研究員魯文靜團隊在溴基液流電池電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在電極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態溴絡合效應,同步提高了電極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和副研究員魯文靜團隊在溴基液流電池電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在電極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態溴絡合效應,同步提高了電極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電......
近日,華南農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副教授蔡欣和教授方岳平等人在多功能集成電極及其柔性可穿戴鋅-空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他們通過設計構建0D/2D/3D異質結構的雙相納米合金薄膜用于催化析氫/析氧/氧還原......
2月,南京某小區電動兩輪車引發火災一事,引起廣泛關注。彼時,比亞迪旗下弗迪電池發文宣稱,基于南京“2.23”火災事故,電池管理團隊、開發團隊“連夜召開緊急會議”,探討對兩輪車品質安全解決方案,決定將乘......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李瑛研究員、唐奡研究員團隊在新型低成本鐵基液流電池儲能技術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證明,電極界面優化設計可有效提升鐵......
鈉電池產業在“從0到1”的過程中大踏步前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顯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于4月2日公布一項名為“鈉電池復合正極材料及其應用”的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為CN117810379A,專利申請日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