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重污染天氣下的應急,都是對相關政府部門治污能力的檢驗。這次環保部的督察,暴露的不僅是應急中的問題,更是整體治污中存在的不足。
近日,一場來勢洶洶的霧霾讓華北大部分地區再度遭遇“心肺之患”。環保部迅速派出6個督察組,奔赴京津冀8個城市,對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工作進行專項督察。
對這樣的專項督察,首先應予充分肯定。在重污染天氣之下,除了被動的“等風來”,當然還應有更多作為,尤其是對相關政府部門來說。而環保部的這次督察,以具體的數據和案例說明,一些地方政府在污染面前,并未充分盡到職責,存在應急機制形式大于內容、應急預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等諸多問題。
如果在嚴重霧霾之下,地方政府的應急都不能全心盡力,怎么讓人相信日常的治污工作得到足夠重視?中紀委書記王岐山說,反腐當前要以治標為主,為治本贏得時間。治污其實也是如此,徹底消除霧霾的治本會是一場持久戰,但要令人相信未來藍天可期,就必須從具體的治標工作抓起。嚴重霧霾天氣下的應急,就是很重要的治標工作。
事實上,很多應急中存在的問題,也集中反映了整體治污中的缺陷所在。比如,邯鄲市的應急響應區域僅局限于主城區,而周邊尤其是工業企業相對集中、排放量占比最多的武安市、峰峰礦區、永年縣等地均未采取應急措施。作為重要污染源的工業企業,一般都不在主城區,而在郊區縣,但因為監管力量薄弱,對他們的監管往往不到位。對污染可能“貢獻”最大的區域,應急卻覆蓋不到,背后的治污力量“倒掛”需要盡快扭轉。
再如,督察組在邢臺沙河市東外環路看到,兩側市政工程工地上,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大面積的土石方、工地裸露,市政管道擺放在工地上,車輛過后,揚起遮天蔽日的黃塵。這種對污染源的放任,反映的已經不是應急工作不到位,而是暴露日常治污的懈怠。工地防塵降塵,并不是只在重污染天氣才要重視,平時就不該出現這種黃塵彌漫的景觀。
環保部指出一些地方應急預案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不強,這顯然也不僅是體現在應急,而是反映了一些地方治污抓不住重點。衡水市區機動車保有量有十萬余輛,重污染天氣實施單雙號限行,這樣的應急機制固然需要,但遠遠不夠。與其糾結于單雙號執法難,還不如把精力用于對其他更大的污染源的治理。
每一次重污染天氣下的應急,都是對相關政府部門治污能力的檢驗。這次環保部的督察,暴露的不僅是應急中的問題,更是整體治污中存在的不足。諸如基層環保部門預警能力弱,環保部門單打獨斗和其他部門聯動不暢等,都說明一些地方仍未把治污當做“大事”,未真正拿出鐵腕治污的魄力。
環保部的督察是一次把脈問診,哪些是機制問題,哪些是人員問題,各地應對照拿出整改方案,或完善機制,或問責官員,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治標落實到位,民眾對治本才能有信心。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多地迎來了連續強降雨,除了降雨之后高溫濕熱天氣對水質的影響,伴隨強降雨而來的還有洪水造成的災區水源中的泥沙量增多,在這種情況下,災區人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威脅。如何保障洪澇災害后的......
2023年7月31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8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人民日報7月27日電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持續逼近我國東南沿海,中國氣象局啟動臺風一級應急響應,中央氣象臺27日18時繼續發布臺風紅色預警。國家防總于27日21時將針對福建、廣東兩省的防汛防臺風三級......
“結合‘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的實施,以化工、有色金屬行業企業為重點,實施100個土壤污染源頭管控項目。”在2022年4月的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土壤司司長蘇克敬給出了這樣的訊息。土壤污染源頭管控......
百年老道外,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較早開發的老城區,滄桑與機遇并存,問題與挑戰并存,曾有著諸多難以破解的環境問題,也曾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諸多有效的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在新時期、新形勢下,哈市道外生態環境局有效......
《自然·水》最新發表的一項建模研究顯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會影響到55億人。研究結果指出,到本世紀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預計將成為全球地表水污染熱點地區。氣候變化與社會經濟發展被認為會影響今后幾......
2023年6月30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聯合中央氣象臺、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東北、華南、西南、西北、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中心和北京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開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國空氣......
常用的生物大氣治理技術主要有生物過濾、生物滴濾和生物洗滌3種。與其他有機廢氣處理技術相比,生物大氣治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無二次污染等優點,對處理低濃度或生物可降解性強的有機廢氣效果較好。隨著我國工業的......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
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28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2013年至2022年,中國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數下降了92%。十年間,中國實現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空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