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07-21 16:58 原文鏈接: 中國兩大日全食觀測項目獨領風騷

      新華網南京7月21日電 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為22日即將發生的日全食,中國天文學家已架設了多架望遠鏡瞄準太陽。其中,白光日冕17點觀測項目和水內小行星多點搜索項目可謂“獨領風騷”。

      據了解,中國國內天文臺均有項目參與了此次日全食科學觀測活動,主要項目有閃光譜、日冕光譜、白光日冕17點觀測、水內小行星多點搜索、射電流量觀測、閃光譜偏振、日冕精細結構等。

      日全食是觀測太陽日冕的最佳時機。不過,對于某一個特定的區域來說,日全食的全食時間持續都非常短,最長也只能是7分多鐘。因而,以往中國天文學家在日全食時觀測到的內冕像和相關數據,都只是短暫的幾分鐘。世界其他國家也大致如此。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海生告訴記者,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系與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和空間科學學院合作,組織了日全食白光日冕17點觀測項目。沿著日食中心線每隔2分鐘左右的食程設置一個觀測點。如果成功,這將是中國首次獲得日食期間長達40分鐘的高時空分辨率的內冕像。

      水內小行星搜索也非常值得期待。季海生介紹說,他們將在全食時間里尋覓水星軌道以內的小行星。如果真有收獲,這將有助于內層太陽系動力學演化的研究。科學家假設水星軌道內也有一個小行星帶,即水內小行星帶。

      水內小行星是被設為軌道在水星以內的小行星,與太陽距離介乎0.08至0.21個天文單位(1個天文單位為1.496億公里)之間。到目前為止,人類尚未發現任何水內小行星。

      據了解,紫金山天文臺已在武漢、嘉興、蘇州專門布置了觀測點。按照計劃,他們此次搜索水內小行星的范圍是,極限星等為13星等(星等越高亮度越低),直徑小于60公里。這樣的搜索范圍連很多天文強國都未曾做過。

      季海生表示,如果天空作美,這兩個觀測項目或許真能有所收獲。

    相關文章

    “星火”相傳,守望星空不輟

    “穹臺窺象”曾被列為青島十景之一,其中的“穹臺”指的就是座落在老城區觀象山邊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青島觀象臺。近百年來,這座不大的觀象臺背后,有數位中國天文氣象開拓者的名字熠熠閃光。在這里,孫立南父女“......

    第五屆海底觀測科學大會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

    1月14日上午,以“攜手共圓海洋夢”為主題的第五屆海底觀測科學大會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舉行。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300余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珠海,圍繞國內外海底科學觀測的前沿科學問題和關......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海洋觀測預報監管通知

    沿海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上海市海洋局、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山東省海洋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局、大連市海洋發展局、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廈門市海洋發展局,自然資源部各海區局:為貫......

    2022年校園宇宙線觀測暑期學校在高能所舉辦

    為充分發揮校園宇宙線觀測裝置開展科學研究、促進科學教育能力提升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宇宙線觀測和研究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校園宇宙線觀測聯盟(以下簡稱“聯盟”)于7月23-24日在高能所舉辦了......

    天津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站建成

    記者日前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天津市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總站建設已于近日完成。據了解,該站是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站,在地球科學基礎研究領域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填補了國際地球關鍵帶觀測網絡中......

    如何觀測?“天宮”空間站將進入適宜觀測時期

    我國的“天宮”空間站過境一直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不少攝影愛好者也用記錄下了“天宮”過境的美麗瞬間。天文專家介紹,從本月7日到本月下旬,“天宮”空間站將較為頻繁地過境我國上空,是一段適宜我們觀測的時間。來......

    天文學家觀測到新雙星系統

    新型雙星系統 圖片來源:M.Weiss/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哈佛大學和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的研究人員觀測到一種新型雙星系統,該系統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存在的,但卻始終未能觀測到。這一發......

    加快突破海洋氣象關鍵核心技術

    “除中國近海外,幾乎所有大型全球海洋觀測都是西方主導,我國對全球海洋的觀測能力嚴重不足,這是我們向海洋強國和氣象現代化邁進的一個卡脖子問題。”6月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副校長張人禾在海洋氣象科......

    建立完備立體氣象觀測網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

    在中國氣象局12月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張祖強透露,我國已經為2022北京冬奧會建立了較完備的冬奧立體氣象觀測網。按照國際雪聯和北京冬奧組委要求,京冀氣......

    中國擔任地球觀測組織2020年輪值主席

    地球觀測組織(GEO)第十六屆全會6日在澳大利亞堪培拉開幕,中國在大會上正式接任2020年地球觀測組織輪值主席。開幕式上,GEO中國首席代表、中國聯合主席執行代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朋德......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