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0-30 14:03 原文鏈接: Nature頭條:投資十億國家級轉化醫學中心落戶上海

      過去10年,中國在科學研究尤其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投入快速增長。但是國家在醫療方面的投入也同步增加,讓人們懷疑這些生物醫學研究的投入是否有效,這種情況同樣出現在歐洲美國等發達國家,這些國家尤其是美國率先拋出轉化醫學的概念,這一概念迅速被中國為代表的國際社會接受并作為引領生物醫學研究的標桿,目前在轉化醫學研究領域,依靠起長期的領先地位,雖然也不斷受到外界質疑,美國仍然在有聲有色地開展。

      中國對待轉化醫學的概念比較特殊,似乎是國家運動一般地遍地開花,一時間突然出現許多轉化醫學研究的各種會議,各種各類研究都朝向轉化醫學上靠,似乎不是轉化就不是好的研究一般。只有轉化才是高大上,其實轉化醫學只是強調應用層面,更多屬于技術性和產品角度的研究,而轉化的前提和條件必須是具有強大的研究基礎和規模,沒有前期研究的轉化醫學概念只能是一種不切實際的運動,談不上給醫學健康服務的真正貢獻。不過在本質上,對待轉化醫學,中國政府是非常冷靜的,因為并沒有像美國NIH和國內學術領域那么熱切,也一直沒有建立真正意義的國家層面轉化醫學機構和專門研究經費。

      一些科學家和政府官員現在似乎開始加快這一進程,最新在上海啟動了投入10億人民幣國家轉化醫學中心。這一中心預計2017年建成,是由5家研究機構聯合從基礎研究到臨床研究的大型研究中心。

      中國生物學家在基因序列測定和蛋白結構分析等方面取得了世人注目的進步,但在新藥物開發等醫療產品方面的產出少得可憐。杜克大學癌癥學家Xiao-Fan Wang是這一中心21人國際咨詢委員會成員,他說,一些博客一直抱怨政府在生物醫學領域大量燒錢。甚至有人問為什么中國在工業領域能復制他國經驗取得成功,為什么在生物醫學領域不能成功走出同樣道路。

      Wang說中國的醫生工作非常辛苦,常整天被大量臨床工作纏身。許多醫學院校附屬醫院的醫生為晉升職務必須發表學術論文。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中國醫生經常不愿意分享他們的數據,只選擇自己掌握和研究他們辛苦獲得的零散數據。不可能希望這些每天8小時手術的外科醫生能在業余時間投身到實驗室從事研究。上海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將試圖改變這種局面,給臨床醫生更多時間投身到科學研究中來。

      上海交通大學陳賽娟院士將擔任上海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主任,她說本月將招募50名PI和12個科學家。該中心將聚焦于開發心臟病、中風、代謝性疾病和癌癥等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該中心的國際咨詢委員會將幫助招募國際頂級學者,委員會成員多倫多大學免疫學家Tak Mak說,中心招募將主要依據專家評議而不是依靠關系。

      良好的平衡

      這一中心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吸引國外生物醫學研究的學者到中國工作,這也是許多中國研究機構面臨的普遍問題。王教授說中國一種通過豐厚的待遇吸引國外基礎研究領域的學者,但是中國的臨床醫生的工資收入與美國等國家的臨床醫生工資無法比擬。

      美國國家癌癥基金會總干事Sujuan Ba認為,轉化醫學中心的管理工作也比較困難。中心的行政機構成員分別來自十個政府和研究機構,這一方面說明這一中心受到廣泛的支持,但如何平衡這些機構的利益就成為一個困難。她說,關鍵是要將中心從官僚作風中解脫出來,將工作聚焦于中心關于完成高水平轉化醫學研究的使命和長期目標上來。

      5.4萬平方的土地將有300張床位的病房供患者和志愿者使用,該中心的生物樣本庫將收集大量采集自患者樣本,組學中心將進行高通量基因序列,蛋白成分和代謝產物等的各種組學分析。

      上海交通大學血液病學家,前國家衛生部部長陳竺是該中心科學咨詢董事會主席,他希望中心將秉承孟菲斯圣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精神,將臨床和基礎研究緊密結合起來,他強調臨床試驗將讓患者免費,在中國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經常需要支付一定費用。陳竺和陳賽娟夫婦過去曾經成功帶領進行了多項轉化醫學研究項目,如使用砒霜和維甲酸治療白血病的研究。

      上海國家轉化醫學中心將有4個姐妹機構,分別是解放軍總醫院老年病學研究中心、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疑難病研究中心、第四軍醫大學分子醫學研究中心和華西醫院再生醫學中心。

    相關文章

    超3100萬元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批儀器中標結果

    近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一批高端儀器設備的中標公告,中標總金額超過3100萬元。這次中標的設備項目,包括離子色譜三重四級桿質譜聯用儀、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液質聯用儀、激光共聚焦顯微拉曼光譜儀......

    上海市“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申報指南發布

    關于發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啟明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

    《上海市教育領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計劃》印發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印發《上海市教育領域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計劃》的通知,其中提出,推動高校重點學科、特色領域教學設備配置,加快置換先進教學設備。重點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航空......

    李政道為故鄉上海留下一片“星空”

    李政道逝世,全社會都在緬懷和追思。或許,有人搞不明白,李政道和楊振寧一起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宇稱不守恒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是我們有必要了解,這位華人科學巨擘為中國的科學發展、人才培養盡心竭力的......

    上海“概念驗證”首批服務商已到位

    近日,一場“科學家創始人訓練營”活動在莘澤智星港孵化器舉行。29位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陜西等省市的科學家集聚一堂,參加2024全球生命健康科技概念驗證大賽,聆聽醫藥CDMO(合同研發制造組織)......

    關于兌付2024年第二批科技創新券(技術服務類)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創新創業成本,激發創新活力,根據《上海市科技創新券管理辦法》(滬科規〔2022〕11號)要求,經兌付受理、審核和社會公示,確定對“上海邁坦技術轉移咨詢有限公......

    962萬!上海公布第二批114項儀器類科技創新券兌付清單

    近日,上海發布“關于兌付2024年第二批科技創新券(儀器類)的通知”。本次兌付共114項,總兌付額9629856元。關于兌付2024年第二批科技創新券(儀器類)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進一步降低中小微企業......

    上海探索將康復機器人等養老科技產品納入租賃目錄

    ·上海市將加快智慧養老院建設,推進養老服務機構使用護理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養老科技產品。深化康復輔具租賃服務試點,探索將康復機器人等高端養老科技產品納入租賃目錄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康復機器人等科技產品......

    上海公布一個科普專項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專項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科普專項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寅、陳暢、陳春......

    上海印發細則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為何意義重大

    經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等十八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這標志著上海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