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4-11-06 16:57 原文鏈接: 植物密語:不同物種間存在遺傳信息交換

      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的研究員發現,在菟絲子等寄生植物向甜菜等寄主植物“借宿”時,它們之間還進行著數量龐大的遺傳信息互換。

      這種在分子水平上的植物交流途徑是由該校農業與生命科學院的吉姆·韋斯特伍德(Jim Westwood)教授發現的,他在植物病理、生理和草業科學方面均有涉獵。該項發現無疑向研究植物交流方式的學者們開啟了一扇嶄新的大門,同時也為那些致力于改善貧窮地區飽受寄生雜草危害情況的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韋斯特伍德的相關報告刊登在8月15日的《Science》上。

      韋斯特伍德,這位隸屬于弗蘭林生命科學研究所(Fralin Life Science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表示,不同種類生物體之間的信息交流的發生遠比我們之前預想的要頻繁。現在我們所發現的只是不同的生命體可以共享信息,下一步研究的關鍵則在于它們所共享的是哪些信息。

      韋斯特伍德已經對寄生植物菟絲子與兩種寄主植物——擬南芥和西紅柿之間的作用關系進行了研究。他發現菟絲子會將吸根刺入寄主植物,以獲取水分和養分。

      在此前的研究中,韋斯特伍德就已意識到寄生關系中兩種生命體會進行RNA的傳輸,而RNA的作用正是對DNA包含的遺傳信息進行翻譯,從而構成生命體的基因圖譜。

      韋斯特伍德新的課題包含了對更多種類遺傳信息的研究,例如細胞行為的發號者信使RNA(mRNA),它可以決定對哪種蛋白進行編碼。但易碎和短命通常是mRNA的代名詞,這讓它在物種間的相互轉移行為格外難以想像。而韋斯特伍德的發現則證實,有成千上萬的mRNA分子在寄生關系中發生轉移,這使得物種間的信息交換暢通無阻。

      寄生植物獲得的好處是通過基因轉移向寄主植物發號施令,比如降低寄主的防御功能使得寄生植物更易浸染。而韋斯特伍德下一階段的研究內容就是解密轉移的mRNA究竟施了什么咒語。

      新發現的作用不僅在于科學家們可以同樣研究是否細菌和真菌也以同樣的方式進行遺傳信息的轉移,還在于它可以為世界糧食短缺提供解決之道。

      來自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朱莉?斯科爾斯教授盡管并未參與到該項課題研究中,但卻深諳此研究領域。她表示,獨腳金和肉蓯蓉等寄生植物可以令豆科植物和其他作物嚴重減產,而這些作物正是非洲等最貧窮地區人們賴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她還補充道,該研究除了可對寄生關系做進一步的闡述外,還能著眼于打亂寄生植物用于重新編碼寄主的mRNA,為田間雜草的管控提供新方案。

      而韋斯特伍德則認為,這項發現不僅十分有趣,同時也極具實用價值。

      “這項發現令人驚喜之處在于,mRNA就好比是寄生植物的致命弱點,讓我們可以找到攻破其魔咒的關鍵。而圍繞它所帶來的眾多啟示確實令人歡欣鼓舞。”韋斯特伍德興奮的表示。

    相關文章

    科學研究證實:睡不好就會生病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但連接心血管病理和睡眠的回路尚不清楚。10月30日,一項發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發現,心臟病發作后,免疫細胞會迅速涌向大腦并促進深度睡眠,這種深度睡眠通過緩解心臟炎癥促進康復。......

    最新揭秘!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

    植物如何調控生長發育、適應環境變化?因其被《科學》雜志列入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之中,而備受學界關注并持續開展研究。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遺傳發育所)青年研究員王冰團隊等通過合作研......

    藥典委開始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2024年第三批)

    國家藥典委員會發布關于征集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通知(2024年第三批)。原通知如下:各相關單位:2024年我委將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藥典》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為增強藥用輔料標準研究用樣品的代表性,確保......

    12省/直轄市超千億!2023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2023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保持穩定增長,投入強度持續提升,基礎研究投入取得新進展,國家財政科技支出穩步增加。一、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情況2023年,全國共......

    90后學者用“誰也不看好的方法”成功破題!

    文|卜金婷2021年的一整年,劉俁都在經歷失敗。這是劉俁在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NIST)做博士后的第一年,他轉換了研究方向。彼時,憑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干勁,劉俁一入門就接手了一個大難題:利用分......

    研究發現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

    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南方特色作物遺傳育種團隊聯合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等單位,發現了酸橙辛弗林生物合成分子關鍵基因。相關研究結果近日發表在《同行期刊》(PeerJourn......

    最新研究稱,南美洲高溫、干旱和火災風險不斷上升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顯示,自1970年以來,南美洲部分地區每年同時發生極端炎熱、干旱和高火災風險的天數增長......

    研究為預測未來氣候及極端氣候應對提供關鍵數據

    中新網西安9月27日電(記者阿琳娜)記者27日從西北大學獲悉,該校城市與環境學院徐國保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Nature(《自然》)發表了長文“JetstreamcontrolsonEuro......

    研究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病分年齡段精準防治新觀點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皮膚病醫院/芙蓉實驗室研究團隊基于近十年的自然人群及皮膚病專病隊列的系列研究成果,并結合國際相關領域最新進展,提出中老年女性皮膚疾病分年齡段實現精準防治的新觀點。9月25日,相關成果以......

    世界近視眼大會60周年近視研究十大科學發現公布

    9月23日至28日,第19屆世界近視眼大會(簡稱IMC)在長沙、三亞兩地舉行,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和分享近視眼領域的新理念與新成果。第19屆世界近視大會舉行。主辦方供圖今年......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