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近日向媒體發布了2014年10月份全國秸稈禁燒工作情況。
這位負責人介紹,10月份,據衛星遙感監測數據統計結果和各地報告的現場巡查檢查結果,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7省(市)未發現秸稈焚燒火點,在其他23省(區、市)共監測到秸稈焚燒火點2168個(剔出衛星誤判火點,不含云覆蓋下火點),較2013年同比減少356個,降幅為14.1%。
這位負責人指出,從前期秸稈焚燒火點衛星監測和現場檢查情況看,部分地區違法焚燒秸稈現象仍然屢禁不止,秸稈禁燒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從10月份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分布情況看,火點數排名依次為黑龍江565個、吉林470個、河南319個、遼寧266個、內蒙古114個、山西111個、安徽76個、山東69個、湖北54個、寧夏28個、河北27個、新疆19個、甘肅16個、江西14個、廣西7個、湖南4個、陜西3個,青海、福建、廣東、海南、浙江、江蘇等6省各1個。其中吉林等6省(區)火點數較2013年同比均有所增加,吉林增加388個、黑龍江增加366個、遼寧增加257個、內蒙古增加4個、江西增加1個、海南增加1個;安徽等17省(區、市)火點數較2013年同比均有所減少,安徽減少453個、河北減少208個、山西減少207個、湖北減少182個、山東減少107個、河南減少57個、新疆減少52個、陜西減少30個、江蘇減少21個、寧夏減少20個、湖南減少18個、廣東減少6個、青海減少5個、甘肅減少3個、廣西減少2個、天津減少1個、福建減少1個。
北京、上海、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6省(市)連續兩年未在10月份發現秸稈焚燒火點。從全國秸稈焚燒火點強度看,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火點強度排前5位的省份依次為吉林0.085個、遼寧0.065個、黑龍江0.048個、河南0.040個、山西0.027個。
這位負責人指出,秸稈禁燒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重要舉措,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4月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已經將秸稈禁燒工作納入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的年度考核和終期考核范圍,已引起各地政府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秸稈禁燒工作,禁燒工作成效顯著。
山東省將秸稈禁燒列為2014年環保專項行動重點檢查內容。自6月份起,組成3個檢查組對轄區內各地進行現場檢查。各地也相應成立由環保、農業、公安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劃定責任區,晝夜巡查,及時制止和查處焚燒秸稈違法行為。棗莊市采取骨干道路和鄉鎮道路循環檢查、清晨和夜間重點巡查的方式,實現工作重心從“發現和消除火情”向“發現和消除隱患”的轉變。青島市通過發送手機短信、懸掛橫幅、印發資料等方式,做到“村村見到宣傳語,戶戶有張聯系卡”。
湖北省荊州市制定并下發《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試點方案》,試點區域內每建成一座年加工規模在1萬噸以上的秸稈收儲站,評定驗收后獎勵資金20萬元,投入運營后每年補助資金10萬元。為提高秸稈禁燒監管效率,租賃飛機不定期巡視禁燒區,用飛機定位系統精準定位,支持地面人員確定火點位置并予以撲滅。今年以來,荊州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暫行)》(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秸稈還田率達到68%以上。其中,北大荒農墾集......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種植廢棄物清潔轉化與高值利用創新團隊,揭示了不同秸稈熱解炭促進厭氧發酵性能及微生物組學特性,實現了秸稈熱解炭的高效高值利用,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生物資源技......
7月5日從湖北省農業科學院獲悉,該院生態循環農業團隊在長期秸稈還田土壤碳效應的研究中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稻麥輪作是長江流域主要種植方式,在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中發揮......
近日,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博士后李銳與唐明金研究員等人對比分析了煤飛灰、垃圾焚燒飛灰與沙塵顆粒物中鐵(Fe)元素的含量、可溶性、存在形態及同位素組成。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整體環境科學》(Sci......
我國是秸稈大國。秸稈的資源化利用技術不斷發展,仍有大量的秸稈廢棄物被就地焚燒、填埋。粗放處理方式造成環境污染,導致生物質資源浪費。秸稈中蘊含著大量可被轉化的生物質(半纖維素、纖維素等),經厭氧消化后可......
黑土地“喊累”中國科技力量來“加油”高肥力、高產量的東北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近年來卻面臨土壤退化等挑戰。如何變“減法”為“加法”?中國科學院正在牽頭籌備一場“科技會戰”,要用科學的方法,......
我國每年生產5億多噸糧食,秸稈理論資源量為8億多噸(可收集資源量為6.87億噸)。秸稈產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它以秸稈為紐帶,將秸稈收集與生態種養、秸稈能源化和秸稈材料化有機銜接,加固了農業循環經濟的鏈條......
外源有機碳輸入是影響農田土壤有機碳動態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提升土壤有機質水平的同時,能夠為土壤生物提供大量碳源。秸稈還田作為當今世界普遍重視的一項培肥地力的增產措施,其施用的數量和質量也會直接和間接......
當前處理危險廢物有兩種方式:焚燒和填埋。焚燒是將廢物燃燒處理掉同時獲得熱能的一項技術手法,焚燒危險廢物可以實現兩個目的:減少危險廢物量,一定程度降低危險廢物的危害程度;焚燒可以獲得一定熱量能源。目前這......
隨著科技水平的有效提高,危險廢物處理工作能在先進裝置的輔助下完成基本目標。當前,危險廢物處理的過程中存在較多安全問題,而應用回轉窯焚燒爐能夠提高焚燒安全性,降低處理難度,并且這種處理方法具有適用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