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繼今年8月發布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之后,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今日正式發布了2014年“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百強排名”,這是該排名自2011年問世以來第四次發布。

      排名前十中,清華大學(北京)第四年蟬聯榜首,清華大學(新竹)和臺灣大學分列二三。香港科技大學取代香港大學,繼2012年后重新回到第四名,北京大學維持去年第五名位置不變。位列第六至第十名的分別是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交通大學(新竹)、浙江大學。

      大陸地區、臺灣、香港三地的高水平大學齊頭并進,依然保持領先的發展態勢。澳門排名最高的是澳門大學,位列第54名;澳門科技大學排名第57,緊隨其后。今年排名整體格局較之去年無太大變化,四地的百強高校數分別為:大陸64所,臺灣27所,香港7所,澳門2所。

      去年名次 2014年兩岸四地百強大學名次 公布校名 所在省市 地區 總分 1 1 清華大學(北京) 北京 大陸 100.0 3 2 清華大學(新竹) 新竹市 臺灣 94.8 2 3 臺灣大學 臺北市 臺灣 94.1 7 4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 香港 79.8 5 5 北京大學 北京 大陸 78.0 4 6 香港大學 香港 香港 76.1 6 7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 香港 73.4 10 8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安徽 大陸 68.9 8 9 交通大學(新竹) 新竹市 臺灣 66.0 9 10 浙江大學 浙江 大陸 64.2 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高校中,以世界一流和國際知名為目標,并且面向兩岸四地招生的研究型大學。

      排名全部使用具有國際可比性的評價指標,指標體系覆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質量和學校資源等方面。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結果高度透明,排名除了提供各個學校的總得分以外,還提供了每個單項指標的得分,允許他人了解、核實每所大學在單個具體指標上的表現和排名情況。

      從排名指標的角度看,大陸和臺灣的大學在研究生教育指標上表現突出。今年兩岸四地大學排名中研究生比例最高的前十名全部是大陸和臺灣的大學,其中有8所大學研究生比例超過50%。“博士學位授予總數”在1000個以上的高校增至8所,且均來自大陸地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越北京大學,成為今年排名中“師均博士學位授予數”最高的大學。

      香港和澳門的高校國際化程度相對較高,吸引了包括大陸和臺灣學生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學生,“留學生比例”最高的8所大學均為港澳大學,其中7所的“留學生比例”超過20%,大陸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進入前十。

      “博士學位教師比例”是反映大學師資隊伍整體質量的重要指標,與去年排名相比,該指標前九名仍然都是臺灣的大學,比例均在90%以上,排名中其他港臺大學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也大多在80%以上,大陸地區只有清華大學(北京)和北京師范大學兩所學校的博士學位教師比例超過80%。

      科研成果方面,大陸高校整體實力雄厚,而港臺高校師均表現更好。清華大學(北京)的“頂尖論文”發表總量位列兩岸四地大學首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由去年的第7名躍升至第3,大陸高校在前十名中占有8席;而“頂尖論文”師均數前十名中大陸高校僅占其3,清華大學(新竹)排名榜首。發表“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是浙江大學,前十名中有9所大學來自大陸。

      但是師均發表“國際論文”的前十名大學中,大陸地區僅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第8。港臺高校在“國際ZL”方面的表現優勢明顯,臺灣大學、清華大學(新竹)、交通大學(新竹)、香港科技大學穩居該指標總量和師均數前五名,大陸地區僅有清華大學(北京)和北京大學進入總量排行前十,其中清華大學(北京)的國際ZL數量位居兩岸四地大學之首,但師均“國際ZL”僅列第8,也是唯一一所進入師均數前十名的大陸高校。

      “科研經費”方面,總量前十名中大陸高校共有8所,其中清華大學(北京)以近40億元的數額繼續領跑兩岸四地高校;但師均“科研經費”前十名中大陸僅3所。

      “辦學經費”總量前十名中有8所高校來自大陸,較去年排名增加2所,清華大學(北京)以82億人民幣的數額雄踞榜首,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吉林大學、中山大學(廣州)、武漢大學等進入指標前十的高校的“辦學經費”也均有較大幅度增長;臺灣地區辦學經費總量最高的是臺灣大學,但今年名次下降至第12名;香港高校在生均“辦學經費”方面延續往屆優勢,囊括該指標前五名,大陸地區有3所大學進入前十名,澳門和臺灣地區生均經費最高的澳門大學和陽明大學分別位于第13名和第15名。

    相關文章

    這所大學領跑亞洲2024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

    9月27日晚,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陸高校在全球排名呈整體上升趨勢。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八年蟬聯榜首,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分別是全球第二、三名。全球前十......

    這所大學領跑亞洲2024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公布

    9月27日晚,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布2024年世界大學排名,中國大陸高校在全球排名呈整體上升趨勢。英國牛津大學連續第八年蟬聯榜首,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緊隨其后,分別是全球第二、三名。全球前十......

    合肥工業大學牽手榮事達打造“新一代科技住宅”

    “蜂巢”般艙體外形、270度無遮擋視角、一體化設計的智慧家居……9月20日,合肥工業大學聯合榮事達集團打造的“新一代科技住宅智慧文旅艙”亮相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現場。當天下午,校企雙方“新一代科技住......

    國內首所空天信息大學獲批籌建,落戶濟南

    記者從9月20日下午在山東省濟南市舉辦的“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地落實”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國內首所空天信息大學獲得批準,并正在濟南落地籌建。據介紹,空天信息大學的籌建將帶動11家國家重點實驗......

    成都一高校拒絕快遞進校?校方:個別快遞點以價高為由拒絕入校

    8月29日,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官方微博發布一則《情況說明》,對網傳有關該校拒絕快遞進校的相關視頻和言論作出回應。《情況說明》的具體內容如下:......

    中央財經大學發起成立中外財經教育聯盟

    8月29日,在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開幕式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與東盟各國教育部官員共同為中外財經教育聯盟暨中國-東盟高校財經教育網絡揭牌。中外財經教育聯盟成立。中央財經大學供圖中外財經教育聯盟第一次全體......

    船舶零碳排放,未來可通過三條途徑實現

    “人類的未來在海上!”8月26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的海洋強國戰略科技創新論壇2023上,大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德森說。如何認知海洋、開發海洋,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戰略步伐?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

    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

    8月26日,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新校區正式投入使用,標志著中國科學院成都分院科教融合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國科學院大學成都學院(以下簡稱“成都學院”)系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直屬二......

    項昌樂院士:發揮研究型大學優勢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重大命題下,根據“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體戰略安排,對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統籌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教育強國......

    《大學大城》:探討大學與城市的互相賦能

    高等教育、城市建設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話題。盧曉梅新著《大學大城》將二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探討城市與大學如何協同發展、互相賦能。作者發揮長期聚焦高等教育研究的學術積累,同時憑借自身理工科功底,捧出扎實......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