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是一個動態體系,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的生化反應在進行。對于信號傳導來說,這個系統充斥著高水平的噪音。那么細胞是怎樣在這種條件下準確傳遞化學信號的呢?本周Science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揭示了細胞處理這個問題時的一般原則。
只有正確處理外界環境的信號細胞才能夠生存。然而生化反應或細胞狀態的變化,讓細胞難以檢測到信號的濃度,只能感知一個活化配體存在與否。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細胞通過對信號進行持續監控,準確記錄了化學信號的濃度。在體外培養的人類細胞中,這種動態應答能夠有效從噪音環境中識別信號,避免在信號傳遞過程中出現信息損失。
細胞對外界化學信號的應答,取決于自己的生理狀態。但細胞生理狀態存在顯著的波動,比如說細胞中各種蛋白的含量會出現高達25%的變動。“這是相當大的噪音,”加州大學的Roy Wollman教授說。“細胞需要一個特別的解決方案。”
為了了解細胞如何編碼化學信號的水平,Wollman及其同事將顯微成像與信息學理論結合了起來。他們研究了三個不同的化學通訊系統,鈣離子、ERK和NF-κB。這三種類型的信號傳導分別持續幾分鐘、一小時和差不多十小時。
Wollman的研究團隊用一個特殊的顯微鏡系統記錄了細胞對這三種信號的應答。這個系統可以同時對大量細胞進行持續性監控,為人們展現細胞應答不同信號時發生的變化。
研究人員發現,細胞并沒有一次次地捕捉細胞外化學信號的濃度,而是通過持續應答精確反映信號水平。信息學理論表明,這種方式可以消除細胞狀態變化造成的“噪音”。
“這項研究能幫助我們理解,細胞如何在大量噪音的情況下建立起有效的通訊系統,”Wollman說。
科技日報北京4月1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3月30日報道,美國懷俄明州立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科學家實驗研究發現,從微型緩步動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質減緩了人類細胞新陳代謝的速度,表明這些蛋......
原子力顯微鏡作為一種三維形貌觀察工具,不僅具備超高分辨率,而且支持在液體環境下工作,是一種理想的生命科學/醫學觀測設備。除了形貌觀察外,原子力顯微鏡還可以對多種表面屬性進行定量觀測。例如,......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奧浦邁(688293),近岸蛋白(688137),中牧實業(600195),雙鷺實業(002038),通化東寶(600867),冠昊生物(300238),三生國健(688336),潔......
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電荷檢測質譜技術的自頂向下(top-down)的單細胞蛋白質組學方法。該方法在本月發表于BioRxiv預印本上,科學家們用此方法可以每天檢測1000多個單細胞中的完整蛋白......
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聯合青海省西寧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培育的“克隆藏羊”在青海順利出生。這是國內首次采用體細胞克隆技術對現存藏羊群體中的優良個體進行種質復原保存,并用于良種藏羊高效繁育。初生......
膠質母細胞瘤(GBM)是原發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CNS)腫瘤中最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一種。手術切除腫瘤后,膠質母細胞瘤患者通常接受放射治療和化療藥物替莫唑胺(TMZ)治療。盡管患者最初對該藥物反應良好,......
哥倫比亞大學的科學家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罕見的脂質是鐵死亡(一種細胞死亡形式)的關鍵驅動因素。這些發現提供了關于細胞在鐵死亡過程中如何死亡的新細節,并可以提高人們對如何在神經退行性疾病等有害發生鐵死亡......
近日,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仇吉川、劉宏與基礎醫學院教授郝愛軍發展了一種用于改善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適性策略。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納米材料在藥物遞送、組織工程、生物成像......
1月11日,《細胞》(Cell)編輯團隊向《中國科學報》發來創刊50周年祝詞,回顧創刊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以下為相關內容:1984年,《細胞》創刊。自創刊伊始,《細胞》的目標便是發表“令人興奮的......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邦策教授課題組在DNA傳感裝置的設計及生物納米雜合系統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構建了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賦予了天然細胞非傳統信號分子的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