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是臨床抗菌藥濫用的重災區。據美國兒科學會報道,每年有5000萬張兒科抗菌藥處方,其中約1000萬張對呼吸疾病癥狀并無明顯改善。中國“三素一湯”(抗生素、激素、維生素和輸液)濫用導致的藥源性傷害事件屢屢發生,不斷損害兒童健康。
關注用藥新理念
美國CDC聯合美國兒科學會(AAP)對《兒科上呼吸道感染正確開處抗菌藥原則》進行了更新,相關指南發表在2013年12月出版的《兒科學》雜志上。該指南明確細菌性上呼吸道感染(URI),包括急性中耳炎(AOM)、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及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的診斷標準,強調用藥主要原則為:首先確定患者具有細菌感染的可能性,其次權衡使用抗菌藥治療的利弊,最后正確使用抗菌藥。
該指南的第一個原則是:確定患者為細菌感染的可能性。當醫師做出病毒感染的診斷、排除同時存在細菌感染的可能時,不應使用抗菌藥。診斷明確是保證正確應用抗菌藥的必要條件,所以學會鑒別診斷很重要。
發熱原因不明不宜用抗菌藥
由于兒童細菌性感染難以有一個明確的指標,所以臨床初次抗菌藥治療要真正做到正確、準確、合理極為困難,絕大部分依靠經驗性治療。因此,兒童抗菌藥使用需要遵守以下主要原則:
1.臨床及實驗室檢查高度懷疑細菌感染時,可先用抗菌藥進行經驗治療。
2.診斷為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發熱時,不宜早期應用抗菌藥。特別是結締組織病變,如兒童風濕、類風濕性疾病,早期表現與細菌感染十分相似,最容易誤診誤治,不宜早期應用抗菌藥。
3.應根據不同細菌種類和藥敏試驗及患兒年齡、身體狀況、肝腎功能等選擇抗菌藥。
4.抗菌藥使用應考慮抗菌作用、抗菌譜、藥代動力學、細菌耐藥性、藥物不良反應等。
5.應根據個體生理特點、病理變化調整抗菌藥,必要時進行血藥濃度監測。
使用兒童抗菌藥,既要依靠臨床經驗及細菌學檢查結果等合理選擇,又要熟悉抗菌藥的特性、毒性、藥代動力學等知識,要在兒童抗菌藥合理使用與盡可能避免副作用之間找到平衡點。
嚴把上呼吸道感染用藥指征
50%以上的急性中耳炎無需用抗菌藥 有關抗菌藥使用的高質量隨機對照試驗及薈萃分析重點指出:1.一半以上的AOM患者無需抗菌藥使用即可恢復健康。2.接受抗菌藥治療的兒童更易恢復,與安慰劑組患兒相比恢復較快。3.年齡較小、雙側或單側感染、癥狀嚴重的兒童,在不接受抗菌藥治療的情況下較難恢復健康。大量隨機對照試驗及薈萃分析證明抗菌藥能有效緩解癥狀,但也有研究證明大多數未接受抗菌藥治療的患者可自愈,且無并發癥。AAP推薦對使用嚴格標準確診的AOM患兒進行抗菌藥治療。對單側感染、癥狀不嚴重、大于兩歲的兒童可考慮進行觀察治療。
抗菌藥未必預防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感染 可證明抗菌藥治療急性細菌性鼻竇炎有效的證據較有限。抗菌藥治療可預防化膿性感染(如眼眶蜂窩織炎、顱內膿腫)的發生也未得到證實。AAP推薦對有急性細菌性鼻竇炎,尤其是癥狀進一步惡化或癥狀較嚴重的患者進行抗菌藥治療。對于密切隨訪觀察10 d以上癥狀無緩解的患者,可考慮使用抗菌藥治療。
GAS咽炎用藥3天內起效 抗菌藥治療急性咽炎,重點是評估其癥狀是否緩解、是否繼續傳播給其他人,以及并發癥的預防情況,如風濕熱。研究證明,對確定由GAS感染引起的咽炎,抗菌藥治療在3d內即可起效,可縮短咽喉痛及頭痛等癥狀的持續時間,大約縮短1d。但抗菌藥是否能縮短發熱時間尚不明確。抗菌藥治療可減少水平傳播,預防繼發病例的發生,對成員較多的家庭、兒童保健場所及學校等意義重大。對GAS感染的患者開具抗菌藥的最主要原因為預防風濕熱的發生。一項大規模薈萃分析證明,抗菌藥治療非特異性咳嗽、感冒并無益處。
今日,FDA官網信息顯示,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與含鉑化療聯用作為手術前新輔助治療,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可切除(腫瘤≥4厘米或淋巴結陽性)的非小細胞......
美國俄克拉荷馬大學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真菌分子,其似乎對多種真菌感染有效,且對人體細胞無毒,有望成為一種新的突破性方法治療真菌感染。相關研究刊發于最新一期《天然產品雜志》。真菌感染每年導致數千名美國......
導語:新冠感染后果,因人而異,與易感基因密不可分。目前,已知長新冠與200多種癥狀有關,包括嚴重疲勞、肺功能障礙、神經疼痛以及注意力和記憶力困難。但是,導致長新冠發展的生物學機制仍不清楚。近日,科學家......
近日我市醫療機構報告兩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另一例為境外輸入病例的關聯病例,兩名病例均是通過親密接觸感染。病例發現后市、區衛健疾控部門迅速開展了流調溯源、醫療救治等工作。目前兩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伯明翰大學的研究人員于5月9日發表的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研究,一種被稱為E-MOTIVE的新解決方案可以在減少與分娩有關的出血死亡方面提供重大突破。產后出血(PPH)--定......
當前,XBB系列變異株已成為我國主要新冠病毒流行株。日前有香港當地媒體報道稱,當地公立醫院求診人數飆升,有醫院等候時間超過8個小時且大部分是因為新冠,也有診所急診量較五一前翻了一倍。為了應對社區產生的......
1型糖尿病是一種免疫細胞攻擊導致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直至衰竭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島β細胞可以分泌胰島素降低血糖,因此1型糖尿病的治療目前主要依賴胰島素,當前急需探索新的能阻止或減緩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的治......
3月24日是第28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主題是“你我共同努力終結結核流行”。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結核病患者數量整體平穩下降,但是在世界上仍然屬于發病率較高國家,防治工作依舊嚴峻。結核病是由結核桿......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日前發布公報說,美國耳念珠菌感染病例數每年持續上升,其中2020至2021年在醫療保健機構以“驚人速度”傳播。這種病菌對多種抗真菌藥物具有耐藥性,已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美疾控......
近年來,感染與阿爾茨海默病(AD)的關系逐漸引起大家的關注,尤其是消化道中的病原體[1,2]。幽門螺桿菌(HP)作為胃腸道“知名度最高”的細菌,其感染也與患AD風險增加有關[3]。然而,HP感染與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