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09-09-30 08:03 原文鏈接: 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國60年科技發展成果

      今天,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將在國慶新聞中心介紹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科技發展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以下為發布會摘要:

      主持人王惠: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很高興在我們國慶新聞中心和大家見面。今天是我們國慶新聞中心最后一場新聞發布會,我是新聞中心副主任王惠。

      大家知道,新中國成立60年來,實際上這個過程也是我們中國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60年。所以,今天我們新聞中心特別安排了一個新聞話題,我們想向各位介紹我們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科技迅速發展的成果,所以我們也特別邀請到了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先生來和大家介紹有關的情況。

      我們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大約是一小時。我們先請萬鋼主席給大家介紹情況,之后回答各位的問題。現在我們請萬鋼主席給大家介紹有關中國科技發展的成果。

     

      萬鋼:

      謝謝主持人。女士們、先生們、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明天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紀念活動。今天,很高興在這里向大家介紹60年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進步和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各位提出的問題。首先我想感謝新聞中心為科技部提供了這么一個很好的條件,能有時間和大家面對面地接觸。

      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60年,也是中國科學技術事業蓬勃發展的60年。

      60年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和部署。我們記得,從建國初期百廢待興的時候,毛主席就提出過“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改革開放伊始,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90年代中期,中央又提出了“科教興國”的戰略和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央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應該說,中國科學技術事業不斷實現了自身的跨越,為推動現代化的建設,為改善人民的生活,為維護國家的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來,中國科技發展條件不斷改善,首先在科技人力資源方面,我們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走入了高等院校、各種職業學校,為我們國家提供了源源不斷地科技人力資源。到2007年底,我們能夠為科技發展提供的人力資源已經達到了4200萬人,科技的投入持續大幅增長。2008年全社會研究開發的經費支出達到了457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超過了1.5%,形成了包括研究實驗基地、大型科學儀器、自然科技資源、科學文獻、科技數據在內的比較完備的科技基礎條件和學科布局。

      60多年以來,中國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的技術創新成果。從新中國建立以后,中國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瞄準著世界科學前沿,相繼在多復變函數論、哥德巴赫猜想、反西格瑪負超子、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改革開放以后,又在高溫超導、納米科技、量子通訊、生命科學等領域取得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基礎領域的創新成果,超級雜交水稻、漢字激光照排、高性能計算機、第三代移動通信等許多重大關鍵產業技術取得了重要突破。

      超級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它的大面積推廣,不光為中國人民,也為全世界人民的糧食安全做出重要貢獻。據統計,僅超級雜交水稻增產的糧食就可以每年多養活6000多萬人。

      60年來,中國科技發展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民生改善和國家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的成功實施,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有能力為維護世界和平、探索太空做出貢獻的國家之一。基礎工業,制造業、新興產業的技術創新水平顯著提高,高技術產業已經成為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增長的新的動力。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已占我們國家的工業增加值的9.8%,占出口的比例接近20%。

      科學技術在推動節能減排,服務北京奧運,支撐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重大的工程和重大活動當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服務于“三農”,抗擊SARS,防控禽流感、戰勝雨雪冰凍災害以及去年驚天動地的汶川抗震救災當中,科技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60年來,中國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推進。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致力于關鍵技術突破的攻關計劃,致力于農村科學技術發展的“星火”計劃,致力于國家高新技術發展的“863”計劃,致力于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火炬”計劃,和致力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的“973”計劃。這些計劃相繼得到實施,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以科學技術進步法為標志的科技的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建立和完善了科技獎勵制度和知識產權制度,出臺了一大批激勵自主創新的政策措施,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逐步增強。目前我們在各類科學技術計劃中,企業承擔的項目已經超過了40%。科學普及的活動在全社會展開,全民科學素質得到了不斷提高。60多年來,國際科技合作不斷深入,中國已經和152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系,簽署的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達到了104個,積極地參與了多個國際科學技術大工程。民間科技交流也十分踴躍。

      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快速發展,中國的科技實力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應對資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挑戰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中國的科學技術發展仍然是任重而道遠。

      為了實現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奮斗目標,推動中國經濟社會走上創新驅動的發展道路,從長遠考慮,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首先,把自主創新作為科技發展的戰略基點;加強基礎研究和面向未來的前沿技術研究,提高我們科學技術持續發展的能力,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結合,加快培育新興戰略型產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這是我們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當中的一個重點任務。

      加快實施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科技專項行動,加強對于氣候變化的科學問題、節能減排的技術問題,適應氣候變化的科技工作,以及政策推廣和公眾的科學普及,是我們應對長遠挑戰的具體行動。

      進一步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涉及到培養和造就一批能夠支撐我們國家創新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需要繼續加強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既要學習先進技術,也要同時幫助發展中國家共同進步。

      女士們、先生們: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建設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我們的國家正處在一個從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政府明確地提出了要把科技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強調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我們將通過各項政策,來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將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道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走上創新驅動的科學發展軌道。我們相信中國的科技事業一定會取得更大進步和發展。它不僅為中國人民,也將為全世界人民的福祉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這里我也要特別感謝我們新聞媒體的朋友們,你們時時刻刻在關心著中國科技事業的進步,你們向全國人民傳播了我們科學家、科技工作者為建設繁榮昌盛的祖國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你們也把社會上關注的問題經常反映給我們。讓我們能夠及時地照鏡子,能夠及時地了解各地的情況,能夠不斷地改進我們的工作。下面,希望各位提出問題。

    相關文章

    四個顯著增強!十年來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十年。十年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科技實力伴隨著經濟實力發展同步壯大,科技賦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科技創新推動引領現代化發......

    空天院公眾科學開放日:探索空天科技奧秘

    近日,中科院空天院面向社會公眾舉辦公眾科學開放日,精彩的科普報告、震撼的實物展示、各種有趣的動手實驗,這里成為了“科學游樂場”,體驗別有趣味的“科學假日”。“導航是什么?”“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顆?”在......

    中國科技創新治理仍存挑戰

    5月5日,北京市科協舉辦“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北京市科協專業智庫‘論策論道’沙龍”活動,活動期間發布了《2022中國前沿科技創新治理動態與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是中國科技......

    北京“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啟動

    5月6日,記者從北京市科協舉辦的2023年北京“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活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按照中國科協統一部署,市科協于5月1日-6月15日期間,在全市范圍組織開展系列活動。據悉,2023年“全國科技工......

    青島科技大學: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結新果

    日前,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正式發布,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橡膠輪胎全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項目榮膺該獎項。據悉,“中國工業大獎”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中國工業領域最......

    瑪麗·居里學者華人學會首屆年會召開

    4月1日~2日,瑪麗·居里學者華人學會首屆年會暨中歐科技人才論壇在德國慕尼黑以“全球直播+線下”的形式成功舉辦。該年會由瑪麗·居里學者華人學會和瑪麗·居里學者全球校友會聯合主辦,本屆主題定為“卓越、研......

    科技部:公開征求《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意見

    為貫徹落實《關于加強科技倫理治理的意見》,加強科技倫理審查和監管,促進負責任創新,科技部牽頭,會同相關部門研究起草了《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

    《中國藥大人南京共識》發布

    4月1日~2日,中國藥科大學“共話中國生物醫藥未來”校友論壇在該校舉行。近千名中國藥科大學各行業杰出校友、百余位專家教授以及藥大友人齊聚一堂,直面生物醫藥領域核心基礎科學難題和卡脖子技術瓶頸,共同探討......

    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培育20家科技領軍企業

    3月14日,內蒙古自治區首批培育的20家科技領軍企業完成認定工作并向社會公布具體名單。金宇保靈生物藥品有限公司、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呼倫貝爾東北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行業龍頭......

    世界水日,專家聚首中國農大研討“水”

    3月22日,恰逢第31屆“世界水日”。由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主辦的水資源高效利用與智慧水利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10位院士齊聚中國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