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人們對新的建筑或新的想法無以名之的時候,總是借助生造出來的新詞來避免"能指"的匱乏。Arology 就是其中的一個生造詞,它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是美籍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PaolaSoleri)把建筑學(Architecture)和生態學(Ecology)兩詞掐尾去頭后組合的結果,其"所指"是"生態建筑"或"綠色建筑"。
40年之后,在經歷了2000年的加州能源危機和2001年"9?11"事件后,因為能源價格居高不下,"最不注重環保"的美國人也開始注意到運用新科技節能的重要性。
2000年,美國綠色建筑協會啟動了一個新的項目,承認建筑師在環境設計方面的工作,這個項目叫做"能源與環境設計領導層",簡稱LEED。
自此,Arology終于完成了從邊緣到中心的歷程,由新詞升格為常用詞。甚至連曼哈頓這個地球上最勢利的摩天大樓聚集地,也開始以"綠蘋果"自我標榜。"大蘋果"是對紐約城的愛稱,以Arology為訴求的赫斯特大廈、新世貿中心、高盛總部和美國銀行大樓等十多幢高級商務建筑,對寸土寸金知之甚深的曼哈頓,開始搖旗吶喊"綠色可持續的紐約城"。
諾曼?福斯特就是一個特別善于為業主花錢以達到省錢目的的Arology設計師。
在將五十七大道上的赫斯特大廈推倒重建過程中,諾曼?福斯特一點都沒浪費原來的材料,全部實現了回收利用,無論是石材還是鋼材、地板、天花,都充分考慮到了將來二次甚至多次利用的可能。
傳感器會感應到員工的離開,自動關閉燈和電腦;內部的人造燈會隨著外部光線的暗弱自動調整。
大廈中庭的溫度調節主要依靠可制熱和制冷的發光地板。地板中預先埋入管道,冬天管道里的熱水可以為中庭創造一個高度6英尺左右的"溫暖區",夏天管道里的冷水可以為中庭降溫。
大廈頂部被設計成可以收納雨水的平臺,這使得排向城市下水道的雨水減少至少25%,雨水流入大廈底部的回收水箱,會補給大廈空調系統蒸發的水分。管道里多余的水還將被用來灌溉周圍的植物,并補給大廈內庭景觀瀑布的水源。
節能的目的不僅在于節約能源利用,更在于提供優越的工作生活條件,赫斯特大廈的業主得意地宣稱:"我們大廈擁有紐約最干凈的空氣,甚至比街上的還要干凈。"哮喘病人對此似乎特別有發言權,新世貿中心的開發商拉里?斯弗斯坦說自己的腦子里從來沒有脫離過"綠色"的概念,"因為我有哮喘病,任何一個哮喘病人都知道呼吸清新的空氣有多么重要。"
而對"寬頻"建筑和發展公司的負責人卡爾頓?布朗來說:"哈萊姆區是美國哮喘病的高發地區之一,并且中低收入家庭在能源上的開銷超出正常比例。通過改善空氣質量和能源系統,這部分居民將會對經濟發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早在1996年,寬頻建筑和發展公司就開始談論綠色建筑和智能建筑,告訴人們這些公寓長遠來看更加經濟且節約能源,但人們似乎并不理解我們到底在說什么,而且也不感興趣。
但不過五年,"綠色建筑"就為寬頻建筑和發展公司帶來了更有說服力的表現,他們在哈萊姆區修建了一棟有129個單位的"綠色智能公寓",這棟公寓超60%的材料都是可循環利用或者可再生的,它消耗的能源比紐約州能源規范中規定的要少35%,特殊的過濾系統能完全排除空氣中的過敏源。
僅僅以技術實現的節能或綠色并不完整,所謂的節能或者綠色建筑,在英國"BedZED"社區的居民看來,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的轉變。這其中包括: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鼓勵居家辦公,并代之以汽車俱樂部(以刷卡的方式共用小汽車)、多乘坐公共汽車(而且是使用氫氣作為能源的零碳排放量汽車)以及以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多食用本地食物,減少消費進口食品(買進口食品意味著鼓勵了以高能耗為代價的國際運輸費用,使用本地食品則是對環境保護的貢獻),等等。
"BedZED"社區的理論基礎是:我們只擁有一個地球,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需要三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支撐下去。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從高能耗、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轉向低能耗、低消費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在不降低生活質量的同時降低對環境的壓力,在"BedZED"社區,空間采暖減少88%,熱水減少57%,用電減少25%。
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代價,采用了多項新技術和新設計的赫斯特大廈造價實際上比普通寫字樓要高30%左右,但我們不該陷入這樣的誤區--綠色環保建筑的實現需要高昂的投資作為代價。
作為中國最高的建筑物,金茂大廈是最先與eeBuildings項目合作、第一個采用美國環保局評測工具的中國建筑物。從2001 年起,通過采用低成本和無成本的運營方法以及采取推陳出新的改進措施,成功節約了 20% 的能源消耗。其改進措施包括如下"低科技含量"的手段:
更換大門:將滑動門更換為旋轉門。這樣既可以在冬天防止冷空氣流入建筑物,又能夠在夏天有效防止建筑物內冷氣的流失。
配置可變泵:在所有的承租人冷卻系統中安裝頻率可變式驅動裝置。
優化冷卻水和冷凝水:根據建筑物外部空氣狀況和內部利用的分布情況,對冷卻水的出水溫度和冷凝水的進水溫度進行優化調節。
可變式廚房排氣系統:在屋內安裝溫度傳感器和光傳感器,以此對房間內的熱度和煙霧濃度進行探測,從而減少空閑時段和非烹飪時段的空氣流動及風扇的能源使用率。
平衡建筑物內的氣壓:不斷對建筑物內部的氣壓平衡系統進行優化,以避免已經過調節的空氣流走或散失。
就是憑借這么低代價的改進措施,在2003 年進行的一次由"Servidyne Systems, LLC"(美國環保局國內節能型商用建筑物項目"能源之星"的長期合作伙伴)進行的調查活動中,金茂大廈證明了其所用的能源,比相同氣候帶內其它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要少將近 30% 個百分點。
中國氣象局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介紹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11月氣候趨勢預測和氣象服務提示。首先是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及主要氣候事件。肖潺介紹,10月我國氣候總體呈暖干特......
新研究發現泥炭地脆弱易受干旱影響隨著泥炭地干燥,泥炭分解并釋放二氧化碳,加速全球變暖研究表明,這一過程在泥炭地歷史上已經發生過一次——并且可能再次發生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于數千年前......
11月1日,主題為“核能創新·零碳未來”(NuclearInnovationforZero-carbonFuture)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The23rdPacificBasinNuclear......
聯合國警告說,地球正走向“氣候災難”。2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2022年排放差距報告》。報告稱,最新數據表明,到本世紀末,全球氣溫將上升2.4至2.6℃。報告顯示,自2021年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
在10月27日發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2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生態環境部表明了中方關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公約》和COP27)的基本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274.shtm青藏高原湖泊眾多,被稱為“亞洲水塔”,湖泊面積約占全國湖泊......
近年來,全球諸多地區發生了不同程度的野火,對全球氣候和生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最近,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系研究員俞妍與合作者考察了全球逾15萬次大面積、持續性的野火事件,發現其中逾90%的事件......
10月8日,科學傳播者SimonClark在英國倫敦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11世紀一位名叫沈括的中國科學家是第一個認識到氣候變化的人。Clark說,天氣和氣候科學史主要以歐洲為中心。因此,在撰寫今年早些......
中新網北京10月12日電(韋香惠)拉尼娜事件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進一步持續,預計延續到2022/2023年冬季。對于今年是“冷冬”還是“暖......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結果顯示,赤道中東太平洋拉尼娜事件在進一步持續,預計會延續到2022/2023年冬季。拉尼娜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的現象,通過大氣環流影響全球氣候。1951年至今發生了1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