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10點,人民大會堂奏響了國歌。2009年度國家科技獎獲得者代表佩戴紅花依次走上鋪著紅地毯的領獎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頒獎儀式僅1小時。然而,這1小時里,飽含著科技人員的艱辛與追求,見證了中國科技事業長足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孫家棟下午在北京友誼賓館接受媒體集體采訪時說:“我非常榮幸參與了中國航天事業的50年發展。通過與同事們的并肩戰斗,共同努力完成了國家賦予的使命,這是我最高興的事情。今天,我的心里很不平靜。航天是大科學工程,需要國家的大力支持,需要人民的支持,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謝。航天工程起步之初,我們的水平很低,國家工業基礎差。通過自主創新,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的火箭走向了國際市場,發射了美國最先進的衛星。在西昌,火箭發射成功后,一位華裔老人說:‘中國的火箭能飛多高,華人就能走多遠。’當時,我還年輕。記得小時候,在上海,我們用的是洋火、抽的是洋煙,僅僅幾十年,我們取得的進步全世界有目共睹。這樣的變化使我很激動。發展、創新確實需要一個過程。今天,我們進步了,但也要看到差距。目前,與發達國家比,我們的材料、設計技術等各方面還存在差距。但我相信,我們會取得更好的業績。”
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得者歐陽自遠介紹,繞月工程讓中國人第一次走出了地球。這項工程論證了10年。自1993年~2004年,從可行性報告、發展戰略、發展規劃到實現第一目標的報告,修改了五六次。2004年終于立項,國家投資14億元人民幣。2005年是技術攻關年,2006年是決戰年,2007年首發成功。繞月探測的成功,使我們獲取了大量關于月球的數據資料,其中一部分是其他任何國家不曾有的資料。目前在月球上發現的資源——氦,就理論計算而言,可以解決地球上未來的能源問題。
接受集體采訪的還有各行業的獲獎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李云慶介紹,“神經病理性痛模型的創建及其在鎮痛機制和治療研究中的應用”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個項目經過30多年的努力,創建了兩種神經病理性痛實驗模型,推動應用交感神經阻滯專項技術治療各種頑固性疼痛患者7410例,有效率超過90%。
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錢崇澍等完成的《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植物志》的編研是4代科學家歷經45年完成的,包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在內的146個單位參加,由312位作者、164位繪圖人員完成。全書共有5000多萬字,總計80卷126冊,包括9080幅圖版;記載著中國維管束植物301科、3408屬、31142種;采集和查閱植物標本1700余萬份;發表新屬243個、新種14312個;提出了一些類群的新分類系統。《中國植物志》是中國植物資源的“國情報告”,增加了“經濟用途”、“物候期”、“物種生境”、“地方名稱”等,使植物志的成果更具實用價值,為了解我國野生植物的生存狀態和植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中國植物志》已成為我國植物學最重要的工具書,對東亞乃至世界的植物物種多樣性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極大地促進了國際合作及學術交流。
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現將初評通過的59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公共服務平臺(https:/......
近日,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獲獎名單正式出爐。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的規定,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委員會評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定和科技部審核,國務院批準并報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授予顧誦......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
記者昨天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獲悉,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已結束,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專家提名的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333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項目3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項目1135項。......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貴州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宋寶安牽頭完成的“防治農作物主要病蟲害綠色新農藥新制劑的研制及應用”項目及由甕福集團有限責......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隨之揭曉。國家科學技術獎每年評審一次,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即俗......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今天(10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每年評審一次,根據《關于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三大獎每年授獎總數不超過300項。經學科專業評審組、評審委員會......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是怎么選出來的?800萬獎金需要繳稅嗎?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為何不在當年而是次年召開……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召開在即,針對公眾關心的熱點話題,科技日報記者邀請國家科學技術......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1月8日,國家獎已公布提名項目800多項,其中包含最高獎8人,特等獎4項,一等獎50項。其中2020年1月8日提名項目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