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簡介: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上世紀70年代即率先在國內開展有毒化學污染物的相關研究和環境監測標準方法體系的建設,在環境分析方法與儀器設備研制、污染分布與演化趨勢、污染物形態與環境化學行為以及生態毒理效應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基礎性的系統研究,在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學科建設與發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貢獻,為我國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的環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對策提供了科學依據。實驗室2004年通過國家重點實驗室論證,2005年開始建設,2007年正式通過驗收。
實驗室以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環境化學行為及其生態毒理效應為主要研究方向。發展目標是:1)立足國際前沿,在環境化學與毒理學研究的某些關鍵領域取得原創性成果;2)在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環境安全相關的研究領域服務于國家目標,為污染控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3)培養造就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研究高水平人才。
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成就獎獲得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8人,研究員18人,外籍科研人員2人。所有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人員總數的83%。實驗室流動人員130人,包括在讀博士研究生70人,碩士研究生41人,客座人員19人。
實驗室具備了國際水平的化學、生物儀器設備平臺和國內首個環境樣品庫,其中“二惡英實驗室”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分析示范實驗室”(Pilot Laboratory),并通過國家計量認證。
實驗室承擔和完成了大量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目前正主持國家重大支撐計劃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項目和若干重要863項目。江桂斌院士負責的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以優異成績獲連續資助,負責的中國科學院PTS青年科學家小組吸收了6名海外成員,其中3人應邀出席了國慶60周年觀禮。
實驗室近五年來在SCI收錄期刊上共發表論文近600篇,其中IF>5的論文30篇,IF>3的論文264篇,包括PNAS、ES&T和Anal. Chem. 50篇,論文SCI引用總數超過3000次。相關研究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長江學者成就獎1項。
實驗室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著名環境科學雜志ES&T的Asian Office掛靠本室,江桂斌院士擔任ES&T雜志副主編。若干研究員分別擔任了Chem. Res. Toxicol., J. Chromatogr. A, Environ. Pollut., Chemosphere, Anal. Chim. Acta, J. Environ. Monit.等著名國際雜志編委。鄭明輝研究員當選為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亞太區域POPs監測組委會(ROG)主席,江桂斌院士當選IUPAC“化學與環境”的National Representative。
實驗室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2004年起發起并舉辦了六屆“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成為本領域重要的系列國際會議。2009年成功舉辦了“第29屆國際二惡英大會(2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Halogenated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來自世界上43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100名代表參加了大會,國務委員劉延東為大會發來賀信。
實驗室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成績顯著。近五年新引進人才超過實驗室研究員總數的50%;每年的青年學術年會為青年科研人員的成長提供了重要講壇;培養的研究生多次獲得全國優秀百篇博士論文、中國科學院院長獎學金、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論文等獎勵。2006年,實驗室被人事部和中國科學院命名為“先進集體”。
實驗室未來的發展戰略是:繼續保持在環境分析化學方面的總體優勢;重視環境化學過程、污染現狀與污染機制研究;大力加強生態毒理學和健康效應研究。力爭在5-10年的時間內使研究隊伍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在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研究領域具有一定引領作用的研究單元,在國內外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研究方面產生重要影響,在國家安全、環境保護、食品衛生等科學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實驗室主任:
主任:江桂斌 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2年山東大學化學系畢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和1991年在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分獲碩士、博士學位。1989-1991在加拿大國家研究院化學所做訪問學者,1994-1996在比利時Antwerp大學化學系完成博士后研究。現任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中國毒理學會副理事長,《環境化學》雜志主編,國際著名雜志ES&T副主編,Chemosphere、Anal. Chim. Acta和J. Chromatogr. A等國際雜志編委。從事環境分析化學、污染機制和生態毒理學研究,在SCI收錄雜志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IF>3的論文140余篇。為兩期國家973 POPs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項目和創新群體學術帶頭人。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環保總局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中國分析測試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先后5次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獎,培養的研究生2次獲全國百篇優秀論文。 1998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01年獲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2007年獲長江學者成就獎。
副主任:鄭明輝 研究員
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兼任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毒理學會分析毒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斯德哥爾摩公約亞太區域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組織委員會負責人,全球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監測協調委員會成員。
他多年從事二惡英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研究,在二惡英光化學降解和環境歸宿研究中有新的發現,還報道了一些熱解和焚燒過程多氯聯苯、二惡英等新的生成機制。在二惡英類污染源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部分成果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引用并推薦用于估算全球某些來源的二惡英類的排放量。已發表科研論文80余篇,其中SCI刊物論文50余篇,獲國家發明專利4項。
副主任:郭良宏 研究員
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國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85年畢業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1991年獲得英國牛津大學化學系博士學位,從師英國皇家學會院士Allen Hill教授。1991-1995年在美國Rochester大學化學系進行博士后研究,2004年7月通過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進入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要從事環境生物分析和環境分子毒理的研究,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nalytical Chemistry、Nano Letters、Bioconjugate Chemistry、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和Analyst 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論文多篇,得到國內外同行的關注,并多次被引用。
實驗室以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環境化學行為及其生態毒理效應為主要研究方向。
發展目標是:1)立足國際前沿,在環境化學與毒理學研究的某些關鍵領域取得原創性成果;2)在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環境安全相關的研究領域服務于國家目標,為污染控制決策提供科學依據;3)培養造就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研究高水平人才。
實驗室具備了國際水平的化學、生物儀器設備平臺和國內首個環境樣品庫,其中“二惡英實驗室”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分析示范實驗室”(Pilot Laboratory),并通過國家計量認證。
實驗室承擔和完成了大量國家級重要科研項目。
實驗室在相關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
實驗室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2004年起發起并舉辦了六屆“持久性有毒化學污染物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ersistent Toxic Substances)”,成為本領域重要的系列國際會議。
實驗室在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成績顯著,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9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成就獎獲得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8人,研究員18人,外籍科研人員2人。所有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人員總數的83%。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化學與生態毒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18號
郵編:100085
聯系人:吳菁京
電話:010-62849339
傳真:010-62849339
E-mail:jingwoo@rcees.ac.cn
網址:http://et.rcees.ac.cn/index.php#
根據中美在8月底就中概股審計達成的協議,中國證監會將安排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及其會計師事務所將其審計底稿和其他數據從內地轉移到香港,在9月中旬接受美方檢查。美國2020年年底出臺的《外國公司問責法》規定......
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研究人員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中美低碳技術合作幾乎不構成國家安全風險和經濟風險,而美國目前在清潔能源技術上與中國脫鉤的行為,或會損害美國和全球減緩氣候變化的努力......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10日,俄羅斯科學家警告說,美國一顆衛星在軌道上發生部分解體,危及其它航天器。俄羅斯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發生部分解體的是國際通信衛星組織(Inte......
日前,美國國務院全球接觸中心發布報告,妄稱中國“操縱有關新疆的全球公眾輿論”,再次炒作所謂“強迫勞動”“種族滅絕”等謬論,并攻擊中國針對這些謊言的正當回擊措施。好一出“賊喊捉賊”的滑稽鬧劇!明眼人一看......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獸醫學研究論文認為,對于10歲以上的狗來說,它們患上俗稱狗癡呆的犬類認知功能障礙綜合征(CanineCog......
至誠財經APP獲悉,據報道,美國加州空氣監管機構預計將在周四發布一項措施,規定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新燃油汽車,同時制定臨時目標,逐步禁止燃油汽車上路。考慮到加州龐大的經濟規模,該決定將對汽車行業產生......
“一項衡量美國利潤率的指標已達到195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企業收取的價格超過了生產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速度。”智通財經APP獲悉,一項衡量美國利潤率的指標已達到195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表明企業收取......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8月22日宣布,美國新一代登月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定于29日搭載“獵戶座”飛船升空,執行“阿耳忒彌斯1號”無人繞月飛行測試任務。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航天局22日結束對發射準......
美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州德克薩斯州的棉花生產前景惡化,給全球棉花供應帶來新的打擊。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在截至8月21日的一周,得克薩斯州只有11%的作物被評為良好至極佳,低于一周前的14%,為2011年......
美國番茄危機悄然而至,2022年番茄價格為何那么貴?據了解,缺水和種植成本飆升,正在造成美國番茄減產,可能導致各種番茄制品的短缺,包括番茄醬、莎莎醬和意大利面醬。據媒體稱,美國加州的番茄產量占世界總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