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在中醫藥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全年中央財政共安排中醫藥專項資金47億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入最多的一年。”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藥事業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戰略機遇。
醫政惠民:黨和政府高度重視
各地積極推動中醫藥發展
《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后,國家還出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中,積極爭取鼓勵和引導使用中醫藥的政策。在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09版)中,含中成藥987個,中藥飲片也納入其中,中藥增加比例超過了西藥。二是在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設中,落實中西藥并重的原則。102種中成藥和頒布了國家標準的中藥飲片被納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三是在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中,城鄉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得到加強。四是在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方面,明確提出要積極應用中醫藥預防保健技術和方法,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并首次將中醫體質辨識納入居民健康檔案的內容。五是在關于改革藥品和醫療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文件中提出,將對中藥飲片加價率標準適當放寬,逐步提高中醫和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診療、手術、護理等項目價格。
2009年,全國各地進一步加強了對中醫藥工作的領導和體制機制建設,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北京、廣東、江西、山東、內蒙古、甘肅等地在基本醫療保障制度中,對中醫藥實施優惠政策。甘肅規定新農合和城市醫保的中醫藥報銷標準提高10%,起付線降低20%;廣東將中醫“治未病”服務項目納入門診報銷范圍。江蘇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部分)基礎上新增中成藥113種。黑龍江實施“中醫普惠基層三年規劃工程”,計劃到2011年全省所有綜合醫院全部設立中醫科,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村衛生所(室)能夠提供較為規范的中醫藥服務;北京允許符合條件的中醫醫師到執業地點以外的社區、農村行醫,引導中醫藥資源向城鄉基層流動。據介紹,根據形勢變化和工作需要,國務院將中醫藥工作部際協調小組調整為中醫藥工作部際聯席會議。
大醫精誠:國醫大師激活人才機制
服務可及性進一步提高
“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王國強說,中醫人才成長有其特殊規律,周期較長,不僅需要理論學習,更重要的是臨床實踐,因此必須將院校教育、師承教育、繼續教育同步推進。
為推動中醫藥學術經驗繼承與創新,我國首次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開展“國醫大師”評選表彰活動,評選出了30名“國醫大師”。王國強表示,這是對中醫藥人才成長的激勵機制進行的有益探索。此外,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進展順利。23所具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授予權及10所博士授予權的中醫藥院校、科研機構,錄取了643名繼承人。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培養與專業學位授予相銜接的政策得到落實,1054名學術繼承人已經全部進崗。基層中醫藥人員培養項目去年招收了兩萬多名鄉村醫生,開展中醫專業中專學歷教育,對6460名中醫全科醫師進行了崗位培訓。
目前全國已有76%的鄉鎮衛生院設置了中醫科、中藥房。去年,我國中醫藥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已經覆蓋中西部所有的縣。中醫藥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示范區已覆蓋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
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之際,中醫藥發揮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近2/3的甲流患者接受了中醫或者中西醫結合治療,北京市政府投資1000萬元研制的“金花清感方”制劑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在中醫藥防治艾滋病方面,截至去年6月,全國累計有9267名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接受了免費中醫治療,結果表明,中醫藥在改善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臨床癥狀、降低抗病毒藥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等方面效果明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意識和理念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尤其是對中醫養生保健內容更為關注。王國強介紹,2007年以來,我們啟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至2009年,“治未病”預防保健服務試點單位達到103個,發揮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懸壺濟世:標準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2009年9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大會同意成立中醫藥(暫定名)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中國。這在ISO成立與傳統醫藥有關的技術委員會還是首次,對我國掌握中醫藥以及傳統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的主導權和話語權,促進中醫藥國際傳播具有重大意義。
國內中醫藥標準化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去年有9項國家標準發布實施,74項標準項目納入《全國服務業標準2009年-2013年發展規劃》;中醫、中藥、針灸、中藥材種子(種苗)4個全國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此外,中醫藥立法和監管工作穩步推進。新一輪《中(傳統)醫藥法》草案的起草修訂工作啟動;湖南頒布實施了我國首部專門針對民族醫藥的地方性法規——《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醫藥苗醫藥保護條例》。
由我國發起和促成的《傳統醫學決議》在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上獲得通過,這是世界衛生組織第一個敦促會員國發展傳統醫學的專門決議,在世界傳統醫學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該決議的通過也顯示了我國在世界傳統醫學領域中的主導地位。在廣西南寧成功舉辦的中國—東盟傳統醫藥高峰論壇上通過的《南寧宣言》,構建了中國與東盟傳統醫藥高層交流機制,提升了中醫藥在東盟的影響力。
健康中國行動推進辦、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局辦公室近日聯合印發《健康中國行動中醫藥健康促進專項活動實施方案》,提出發揮中醫治未病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重點圍繞全生命周期維護、重點人群健康管理......
近日,甘肅中醫藥產業創新聯合體正式獲得核準備案。公開資料顯示,該聯合體由甘肅藥業投資集團聯合相關院校、醫療機構、科研院所和中醫藥企業等39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在甘肅省科技廳及甘肅省工信廳的聯合指導支持......
9月6日,由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主辦的“2022(第四屆)中國鋼鐵高質量發展標準化論壇暨2022民營經濟標準創新周北京專場”召開。本屆論壇以“標準引領·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為主題,在“雙碳”背景下聚焦我......
中新網北京8月24日電“在美國,一些非華人的疼痛癥狀很多,做中醫針灸、按摩是一種時尚。相比于吃止痛藥,中藥治療的方法不容易上癮。”談到中醫藥國際化話題時,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首席研究員、中國非物質文......
中小微企業融資申請項目概況河南中醫藥大學企業信息特色骨干學科建設項目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河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http://www.hnggzy.com)獲取招標文件,并于2022年08月0......
7月9日,中醫藥和中草藥豬病防治技術研討會在湖南長沙縣開慧鎮召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畜牧學學科帶頭人印遇龍在內的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如何推動中醫藥和中草藥在生豬疫病防控中的應用及技術推廣,......
王繼勇近照。受訪者供圖肺癌有征兆嗎?免疫治療對于晚期肺癌有幫助嗎?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王繼勇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肺癌總體五年生存率僅有16%......
6月27日,中國標準化研究院2022年儀器設備采購項目(01、02、03、04、05、06、07、08、09包)公開招標公告發布,項目預算總金額1880.78萬元,采購氣相/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題:如何推動中醫藥人才高質量發展?權威解答來了新華社記者田曉航、沐鐵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四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意見》。我國中醫藥人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39.shtm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題:如何推動中醫藥人才高質量發展?權威解答來了新華社記者田曉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