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墨西哥灣沿岸都是美國最富饒的漁場之一,這里盛產蝦、蟹、牡蠣和蠔等海產品,漁業占美國商業海產總產量的近20%。但是,4月底墨西哥灣“深水地平線”石油鉆井平臺發生爆炸并沉沒事故,導致石油持續泄漏,這對當地的海洋生物以及漁業來說無疑是一場噩夢。
據美國媒體5月16日報道,為了保證消費者的健康,阻止受石油污染的海產品流入市場,美國食品監管機構將把人工嗅探作為一種檢查手段運用到日常海鮮質量檢查當中。下月起,美國食品安全的主要監管機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以及美國商務部將派出多批人員參加由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組織的專業培訓。
鼻子更快更高效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食品和農業科學學院教授史蒂夫·奧特韋爾介紹說,在經過不完全燃燒或長期陽光照射后,石油等污染物在海水中會釋放分解出一種名為多環芳烴(PAHs)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這種高致癌物質可通過海藻、甲殼類動物、軟體動物和魚組成的食物鏈向人體轉移。一旦在人體中大量聚集并被人體吸收后,多環芳烴可引起皮膚癌、肺癌、胃癌等多種病變。佛羅里達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在培訓中協助政府監察人員學會運用他們的鼻子對來自墨西哥灣的海鮮進行檢查,以避免受到原油污染的海鮮產品進入人們的廚房。
奧特韋爾說,雖然不少科學儀器也能完成相同的任務,但要得到檢測結果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一般來說,在一周內一個實驗室只能同時對20個到30個樣本進行分析,而單個樣品檢測費用就高達近700美元。而與之相比,經過訓練的檢測人員不但只需通過嗅覺就可以迅速發現被污染的海產品,而且在從漁船到餐桌間的絕大多數環境下都可隨時進行檢測,不需要任何準備時間。
四天培訓練就“神鼻”
奧特韋爾說:“感官分析也可以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這種方法完全可被用于對海產品的檢測,但前提是檢測人員必須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并具備相關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在為期4天的培訓中,學員們首先將學習早期石油泄漏事故的背景知識,其中就包括對世界上最嚴重的石油泄漏事故之一——“埃克森·瓦爾迪茲”號石油泄漏事故的了解。25名受訓人員將學會對海產品的樣本進行分析,通過觀察和嗅覺準確鑒別出任意一種海產品是否受到污染、污染物的種類以及被污染的程度。經過多輪練習,學員們將能用鼻子從魚、蝦、蟹中迅速分辨出多環芳烴,只有通過考試的合格者才能最終持證上崗。
佛羅里達大學的工作人員目前已經開始著手為6月中旬在蓋恩斯維爾(佛羅里達州中北部城市)的培訓作準備。之后,類似的培訓還將在得克薩斯州、阿拉巴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陸續展開。
人人都有嗅覺潛能
奧特韋爾說,對剛剛修剪過的草坪、春天的花朵的氣味,大多數人都有十分明確的感知,而一些特殊的氣味也總會喚起人們的很多特別記憶。但嗅覺這種能力常常被人們忽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實他們本身就具有十分敏銳的嗅覺能力,甚至有些人在嗅覺上可以稱之為“天才”,然而,吸煙等不良嗜好或者生活習慣導致了這些能力的日漸下降。這次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人們原有能力的基礎上進行“訓練和強化”。
對于懷疑者,奧特韋爾說:“你們可以進行這樣一個實驗:先捏住自己的鼻子,再將一片奶酪放進嘴里,然后在開始咀嚼的同時松開鼻子自然呼吸,你會發現十分驚人的區別。我們的鼻子本身就具備十分強大的能力,在某些時候我們完全可以依賴它。”
雖然生態環境中花粉和孢子的數量相當豐富,無處不在,然而它們在有機污染物的遷移、轉化和歸宿等過程中的作用,往往被忽視。花粉粒是產生雄配子(精子細胞)的種子植物的雄配子體。孢子是非開花植物(例如蕨類和苔蘚......
當污染環境中的土著微生物缺乏降解能力時,可通過從環境中分離具有較強污染物降解能力的土著微生物,經過擴大培養,再接種到原環境,用以提高污染物降解。這就是所謂土著微生物強化技術,在環境修復方面具有巨大的應......
生物質燃燒可直接向環境中排放大量的氣體組分,和以碳質顆粒為主的大氣顆粒物,不僅影響區域環境質量,還與人群健康及氣候變化等息息相關。生物質燃燒是區域乃至全球尺度下大氣多環芳烴(PAHs)污染的重要來源。......
目前,氣相色譜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應用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及煙草中的農藥殘留分析;畜禽、水產品中獸藥殘留及瘦肉精、三甲胺含量分析;飲用水中的農藥殘留及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分析;熏肉中的多環芳烴分析;食......
多環芳烴是煤,石油,木材,煙草,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機物不完全燃燒時產生的揮發性碳氫化合物,是重要的環境和食品污染物。苯并a芘是多環芳烴中第一個被發現的環境化學致癌物,致癌性很強。近幾年來多環芳烴的分......
日前從福建檢驗檢疫局傳來喜訊,該局參加“2017年度中德玩具中多環芳烴聯合能力驗證”所測6種多環芳烴結果均為滿意,表明其玩具檢測相關項目的檢測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據介紹,在參加“2017年度中德玩......
美國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墨西哥灣深海的管狀蠕蟲能夠活到300歲,如果環境中有穩定的營養供應,壽命可能更長。這使它可能成為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物種。不過,與其它已知的長壽動物如鯨、龜、象相比,管蟲可能不......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課題組制備出一種復合納米材料,可高效抓取并去除土壤中多環芳烴。該工作為修復有機物污染土壤提供一種新思路,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相關成......
多環芳烴是環境中的一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具有“三致”效應(致癌、致畸、致突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煤中含有大量的多環芳烴(1–2500μg/g),它們以“活動相”的形式賦存于煤的三維網狀大分子......
多環芳烴(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PAHs)的植物修復依賴于根際區植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根際對PAHs修復的效應歸因于根際環境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活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