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除了去動物園,恐怕已很難看到野生動物了。小區里的綠化雖然越來越好,但都是些人工培植的花草,野生植物也基本見不著了。在人們的印象里,野生動植物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5月10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印證了我們的擔憂,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依然在減少,此前承諾的到2010年使生物多樣性減少速度顯著放慢的目標未能實現。報告發出警告,地球生態系統所承受的壓力正在逼近若干“臨界點”,如不迅速采取根本和創新性行動保護并可持續地利用地球的多種生物,支持全球經濟和人類生計的自然系統有可能很快退化和崩潰。
據有關機構統計,全球生物多樣性的消亡十分驚人。一是速度驚人,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種類正以相當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二是數量驚人,地球上的生物約有300萬至1000萬種以上,至今有案可查的僅剩150萬種,目前約有3.4萬種植物和5200多種動物瀕臨滅絕;三是損失驚人,全球每年因毀林和森林退化導致的損失高達2萬億至4.5萬億美元。
生物多樣性的減少,與人類對自然環境和生物資源的過度開發有關,越來越多的動植物喪失了它們的家園。同時,也與每一個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關。比如,在飲食方面,由于人們的野味嗜好,大量的野生動物成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在衣著方面,對高檔皮毛的追求,也使得一些珍禽異獸越來越少;在居住方面,對原木實木的大量需求,致使越來越多的樹木被砍伐;在出行方面,對于飛機、汽車等燃油交通工具的高度依賴,大量的碳排放直接威脅著動植物生存的生態環境。
然而,由于生物物種減少的后果,沒有水污染、大氣污染那樣來得直接,人們對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不是那么在意。正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齊姆?施泰納所指出的,人類制造了這樣的假象,認為沒有生物多樣性我們多少也能照樣活著,或者以為生物多樣性同當今世界沒有多大關系。事實上,在當今社會,特別是在一個擁有60億人口、到2050年可能增加到90億人口的地球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生物的多樣性。
對于人類來說,生物多樣性不僅是物質生活的基礎,也是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侶。現在的人們,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少不了要利用節假日到大自然中去,通過與野外動植物的親密接觸,釋放一下壓力,調節一下心情。還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一些孤寡老人,養起了寵物,狗兒貓兒成了他們不可離棄的忠實朋友。
我想,假若有一天,所有的動植物都離我們而去,這世界上只剩下了人類,即使我們還能活著,人類的生命之花也會因孤獨而枯萎。
今天(7日),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會議,將在加拿大蒙特利爾正式召開,會議簡稱COP15第二階段會議。去年10月,COP15第一階段會議在中國昆明召開。下面就來......
1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表示,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
近半個世紀以來,極端氣候事件在全球范圍內發生的頻次和規模逐漸增加。這些極端事件不僅顯著影響當年的草原生產力,還會產生遺留效應,影響下一年的草原生產力。揭示極端氣候事件的遺留效應及其驅動機制對于認識和預......
氣候變暖對草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功能的影響是不可逆轉的。高寒草甸是青藏高原的優勢生態系統,高寒草甸因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敏感性而備受關注。然而,氣候變暖對高寒草甸生物多樣性與生產力關系的影響尚未有統......
近日,科技部印發的《“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提出,擴大高校院所科技成果管理自主權。探索建立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區別于現行國有資產的管理制度,開展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改革試點,推動高校院......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對生物多樣性數據記錄的重視,以及社會公眾高漲的博物記錄熱情。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利用國內外資深愛好者,不斷豐富版納植物園的物種探索和記錄,版納植物園的生......
中國55%以上的紅樹林納入了自然保護地,紅樹林面積已由21世紀初的2.2萬公頃恢復到2.7萬公頃。紅樹林有著“海岸衛士、鳥類天堂、魚蝦糧倉”的美譽,是最重要的藍碳生態系統之一,在凈化海水、防風消浪、維......
草地生態系統是我國面積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約占國土面積的41.7%,且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溫帶地區及青藏高原,具有極其重要的生態功能和生產功能。土壤細菌和真菌在調節草地生態系統功能與服務方面發揮著十分關......
2日,記者從青海省林草局獲悉,日前,該省申報的青海木里草原和青海西寧城市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獲得新建批復。至此,青海省已有6個生態系統類型的定位觀測研究站,分別是青海湖濕地、大渡河源森林、貴南荒......
距今約4.6億年的奧陶紀大輻射,是地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生物輻射事件之一。然而,最新的高分辨率生物多樣性曲線表明,華南的種一級多樣性在生物大輻射峰值之后出現近50%的降低,這一發現引起地質學家的重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