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5-27 09:15 原文鏈接: 田中伸男:氣候談判是世界上最難的談判

      全球經濟危機的陰霾至今尚未散去,仍在繼續震動全球政治經濟局面。有些地區政局被改變、有些地區的資本遭到轉移,對于歐盟來說,其未來也遭到挑戰。然而,剛剛在國際能源論壇上發表講話的國際能源署總干事田中伸男認為,全球能源趨勢將整體維持不變。他表示:“經濟危機是每個人都擔心的問題,雖然經濟活動緩慢,但是能源價格依舊高漲,基本面情況日益收緊,同時仍需要大筆投資,而這種情況并不會馬上改變。”

      田中伸男認為:“經濟危機的影響很大,但是未來更重要的是能源安全、能效及環境可持續發展,這是我們的強大信仰。我們必須持續面對它。作為一項政策,我們必須支持這個方向。”同時,他表示:“在經濟危機的時候,我們更要理智消費,如果你想創造就業崗位,那么就以可持續發展的方式創造它們,我們還沒有改變這種訊息,因為它是可能并可行的。”

      全球在低碳業,其中包括核電、可再生能源及碳捕捉和封存(CCS)方面的投資在2008年陷入低谷,2009年也只得到部分復蘇。誠然,全球那些最近在致力于通過環境友好型政策來修改能源行業的國家,特別是歐洲也在重新思考能源的未來。生物燃料、CCS和可再生能源行業正在摸索更為清晰的發展道路。此外,經濟危機使得過于慷慨的能源政策遭遇滑鐵盧,并不健全的碳排放和交易體制出現漏洞,并引發了人們對能源供應安全的憂慮。

      但是田中伸男對主要經濟體持謹慎樂觀的態度,他認為這些國家將繼續推進世界能源基本面的轉型,即轉向更為清潔的國家。“我認為可持續發展和經濟刺激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我們可以同時來做這兩件事,從政府和私人企業來看,往這個方向發展的舉動都很大”,他同時表示,“為了拉動經濟復蘇的腳步,你必須投資,刺激計劃必須關注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這樣,你就能刺激經濟,從而創造就業。”

      然而,西班牙在這個方面并不是個好典范,因為在西班牙大力補助的可再生能源行業,其失去的崗位多過所創造的崗位。田中伸男認為西班牙的政策不平衡。“西班牙政府意識到他們的政策對于投資者和整個行業來說太慷慨了,這是泡沫,由于西班牙提供的刺激政策太過好了,因此必然出現產能過剩。”然而,田中伸男也反對這樣一種觀念,即由于經濟危機,政府應該重申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當然,要維持這個目標耗資很大且很難,但是用于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投資仍在強勁進行,總體而言,這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經合組織國家也正朝這個方向努力。”

      “氣候變化談判是世界上最難的談判,要看到談判的成果不容易,但是它能讓人們理解可持續性發展的必要性及推動低碳社會的必然性。”田中伸男頗有感觸地說到。以美國和中國為例,他表示,“兩國再也不能回到原點”。他強調有關氣候變化的爭議近期已轉向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將推動能源安全,并且這也是一個國家的利益所在。

      美國總統奧巴馬決定將氣候變化視為能源安全一部分的決議使其更易得到公眾和共和黨人的認同。田中伸男支持奧巴馬的能源政策,其中包括發展核電應對氣候變化,開放近海油田開采及建立一個類似歐洲的碳排放交易體制等。

      “制定碳價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可以通過嚴格治理、發展碳稅或全球節能標準來推行,但是碳排放交易體制是進行配額的最高效方法,特別是如果它能在全球得到和諧發展。最好是全球覆蓋,但是這操作起來必然很困難。”

      田中伸男對歐洲試圖削減能源行業碳稅的想法表示批評,并建議美國加大碳稅實施力度。“在經濟危機中,歐洲國家想削減碳稅,但是從能效方面考慮,你必須維持現有制度,不要削弱能源市場,這是我們的強烈建議。雖然從政治上來說比較困難,但是美國能做的事情更多,毫無疑問,碳稅將提高能效,目前美國政府可能已經從歐洲那學到了很多。”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將影響美國短期能源開采政策,但是“我們希望美國能盡快從這一事件中恢復,我們希望美國對開發近海油田開采保持積極態度。”

      至于生物燃料,他認為應該減少補貼以對技術和原材料進行選擇,目前歐洲已開始實施,而美國還沒有。歐洲對全盤持續發展的態度變得更為謹慎,美國還必須有這種補貼政策,問題是他們能否逐步淘汰。繼續保持補貼并不是可持續之道,這只是一個初始階段。

    相關文章

    清華大學等共同主辦首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7月22日,首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之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主題論壇以線下線上結合的形式舉辦。作為首屆世界青年發展論壇的四個主題論壇之一,該論壇由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與清華大學共同主辦,青年外交高校聯盟承辦。在......

    城鎮可持續發展重點專項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通知

    關于“城鎮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2022年度指南通過首輪評審的項目填報正式申報書的通知各有關單位:根據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相關工作要求,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已完......

    董氏中心首批四項研究成果在青島發布

    近日,董氏國際海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以下簡稱董氏中心)海洋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暨首批成果《護海實策》第一輯發布會在青島召開。2021年7月,在董建華先生的支持下,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資助中國海洋大學成立......

    引領鋼鐵行業“氫”裝,高麥推出解決方案,助力氫能發展

    作為僅次于發電行業的高碳排放行業,鋼鐵行業如今也面臨著碳減排的巨大壓力。從全球范圍來看,平均每生產1噸鋼需排放1.8噸二氧化碳。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10.65億噸,碳排放量約19.17億噸,占全國碳......

    基礎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國際年開幕

    直播時間:2022年7月8日14:30-23:35(北京時間)直播地址: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掃碼進入科學網新浪微博直播間觀看直播科學網微信視頻號將同步直播科學網B站將同步直播科學網抖音將同步直播從20......

    阿爾卑斯山發生“冰崩”氣候變化是主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68.shtm7月3日,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脈馬爾莫拉達山區一座高山冰川發生崩塌(以下簡稱冰崩),......

    過去數十年全球“火災天氣”頻率顯著增加

    近日,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機構科研人員參與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長期氣候變化推動下,1979至2019年期間,澳大利亞及全球“火災天氣”頻率顯著增加。相關論文已發表在學術期刊......

    氣候變化使中亞更多地區變沙漠

    一項氣候評估研究顯示,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全球氣溫上升,中亞部分地區的沙漠氣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這項近日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報》的研究還發現,過去35年間,包括中國、烏茲別克斯坦和吉爾吉......

    農業和食物系統轉型將助力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

    報告封面    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供圖2021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對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敲響了警鐘:氣候變化正在對人類發出警告,需要就此......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對氣候變化和人為影響的響應獲進展

    植被動態及其類型被認為是反映氣候的關鍵指標,受到生態學家和氣候學家的關注。目前,從植被帶再分布的角度探究氣候變暖導致植被向高海拔和高緯度轉移的研究較少。近年來,高海拔地區的可持續性發展問題成為聯合國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