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人們給土雞蛋打上高分,并沒有多少民族情感成分在里面,也不太講究雞的祖籍出身,最關鍵的地方只在其成長經歷。一般認為,土雞蛋較洋雞蛋好吃,前者更有雞蛋味,吃起來更加“自然”,蓋因其生產者生活品質之大異。土雞者,在放養或半放養的環境里生活,得以經常在空氣品質較佳的郊野散步,且往往于散步途中覓得種種蠢蠢欲動之純天然食品;洋雞者,終日以飼料為食,于暗無天日的牢籠中度日。
如果說“天才是99%的努力加1%的靈感”,那么土雞蛋比洋雞蛋表現優異之處,就在于其99%的“土長”加1%的“土生”。其實,洋雞的現代化慘痛生活,在那部美國著名紀錄片《食品公司》里得到體現之后,全世界人民都產生了對洋雞的同情,并各自以各自的生活參照,展開對土雞及其蛋的追求。
有首名字就叫《土雞蛋》的歌這樣唱道:“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手里提著一筐蛋。漂亮姑娘不看我一眼,難道是看上洋雞蛋?聽說洋雞蛋見過世面,他們見過流水線。我的蛋雖然不好看,可絕對沒有污染,咯咯咯……投機取巧我不干,人和蛋都是原生態。誰要吃了土雞蛋,包你活上一百年。大娘吃了土雞蛋,比小姑娘還好看;小姑娘吃了土雞蛋,來提親的踏破門檻。不怕不識蛋,就怕蛋比蛋。咯咯咯……”
事已至此,問題也就來了。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看,土雞蛋真的就比洋雞蛋好嗎?答案是辯證的。農業部家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一位專家說,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的,這種雞因為營養不均衡,下的蛋個頭比較小,但因為土雞吃綠葉菜較多,蛋黃中的類胡蘿卜素和維生素B2含量高,因此蛋黃更大,顏色更深一些。不過,現在市面上很少有自家飼養的土雞下的蛋,批量賣的土雞蛋,大多是“洋雞土養”的雞下的。一些養雞場將產蛋雞放養,同時再喂一定量的飼料,以保證蛋雞的營養均衡。
也就是說,“放養”并非完全撒手不管,雞們不可能終生享受著嘯聚山林、行走江湖的完全落草生活。相比之下,若言洋雞一生來就被判處了終生監禁,土雞無非是一輩子被監視居住,監房面積較大,或者因表現良好而獲得了一些額外的放風時間而已。洋雞若是行尸,土雞便是走肉。因此可以推論,這兩者表現在下蛋行為上,應該也沒有多少區別,除了兩者的蛋在市場中的價格落差――然而,農業部的那位專家指出,籠養的雞雖說是只吃飼料,但這種科學配方的飼料囊括了多種食物和營養物質,其下的蛋中的營養并不比土雞蛋差,甚至還要更豐富、更全面、更合理一些。
明白了這些,人們當已清楚,活得精益求精,是要付出代價的。而吃蛋舍洋求土,也只不過是健康理念上的想當然。因此,面對綠色蛋、初產蛋、保潔蛋等花樣日增的雞蛋品種,一定要記住一點:目前我國根本就沒有相關的認證和檢驗標準,這些新概念蛋都是廠家自封的,而他們這樣“扯蛋”的唯一目的就是炒作,讓這些蛋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高價蛋。
過敏性疾病(AllergicDiseases,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由于機體對過敏原的過度免疫反應引起的粘膜組織的長期炎癥性疾病。過敏性疾病的癥狀表現為眼睛奇癢流淚、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咳嗽喘息、皮......
撰文|宋文法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影響全球超過5.4億人。隨著生活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之后影響人類健康的第三大因素。在中國,成年人有超過1.14億糖尿病患者,占全世......
1月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印遇龍,組織來自亞熱帶生態所、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湖南師范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者,......
為大力實施健康山西科普行動,重點關注特殊人群、特種疾病的營養健康管理,10月26日,主題為“‘特’殊關注營養守護”的專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在山西白求恩醫院舉辦。防治阿爾茨海默病,在飲食營養方面應該如何預......
為貫徹落實《山西省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實施方案》大力實施健康山西科普行動,全面普及膳食營養知識,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水平,10月26日,山西省全民營養健康科普知識大賽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辦。山......
論壇現場。中國農科院供圖9月17日,2022年(首屆)中國食物與營養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以“推動營養導向踐行大食物觀”為主題,圍繞更好踐行大食物觀,推動食物、營養與健康事業發展進行研......
1.牛乳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是乳清蛋白嗎?牛肉蛋白質的含量大概是2.8%-3.3%,主要由酪蛋白(79.6%)、乳清蛋白(11.5%)和乳球蛋白(3.3%組成),其中酪蛋白含量最高。2.人乳中蛋白質含量......
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營養治療對于患者來說,應該是最基礎的治療,也是一線治療。”8月7日,在中國腫瘤專用特醫配方媒體見面會上,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胃腸外科主任、臨床營養科主任石漢平教授指......
從路邊的狗尾巴草到結出小米的谷子,經過老祖先幾千年的馴化選擇,小米成為生活中最主要的雜糧之一,凝練出至今仍然適用的購物指南——黃燦燦的小米最好吃,這背后的遺傳機制直到最近才被真正挖掘。7月7日,山西農......
5月16日~19日,第九屆紐迪希亞營養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線上召開。時值2022年全民營養周,本次研討會以“聚新視野,營全生命”為主題,邀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等在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