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6-01 08:01 原文鏈接: 中醫保健莫入猛吃綠豆誤區


      中醫保健因時因人而異 莫入猛吃綠豆誤區



      中醫學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和人體觀,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按照中國的習慣,立夏標志著夏季的開始,一般在每年陽歷的5月5日左右。入夏后,氣候炎熱,人們食欲減退,攝入營養相對減少,而且白天時間較長,夜晚時間較短,睡眠往往不足,這些都會引起正氣虛衰,容易造成人體虛弱。正當人們渴求保健知識的時候,有不少打著中醫旗號的所謂養生專家,常以驚人之語標新立異,導致人們陷入誤區,亟待正本清源。

      暑必傷氣 暑必挾濕

      中醫認為,暑為陽邪,高亢張揚,容易耗傷正氣,且由于炎熱逼蒸,腠理開泄則汗出涔涔,津液耗傷,氣隨津泄可致氣虛。所以天熱容易使人倦怠乏力、心煩口渴、少氣懶言,稍動則汗如雨下,中醫稱之為“暑必傷氣,生化失司”。因此宜采用一些具有清暑益氣功效的食療或進行“清補”,有助于扶助正氣,預防疾病的發生。盛夏治療老年人感冒,切忌汗之太過,要注意“扶正達邪”的原則,不要隨便購服市場上的一般感冒藥物,以免發散多汗,消耗正氣。

      暑必挾濕,濕為重濁之邪,暑為熏蒸之氣。夏季天地之氣相交,酷熱當空,濕氣上蒸,特別在梅雨時期,氣溫越高,空氣中水蒸氣越多,故暑熱越重。暑濕內襲人體,可使脾胃運化受制,加之暑濕直接耗傷正氣,困阻清陽氣機,常見倦怠乏力,食欲減少,氣短心悸,肢困頭重,大便溏薄,低熱綿綿,舌苔膩,民間稱之為“疰夏”,易發于老弱或氣陰不足,脾胃虛弱者。對于久病體質虛實夾雜者,夏季來臨不要恣啖寒涼,以免遏伏濕邪留戀,反致病勢纏綿。

      因時制宜 益氣祛濕

      中醫調治講究“因時制宜”、治療時令病有著豐富的經驗。根據夏季氣候特點,一般宜清補不宜滋補。古代流傳下來治療暑濕當令,脾虛氣弱的處方以清暑益氣湯最為著名。方名為清暑益氣湯的處方有二。

      一為金元時代名醫李東垣《脾胃論》中創制的清暑益氣湯,其重在清暑除濕,健脾益氣。方用青陳皮、蒼白術、澤瀉分消濕熱,祛濕健脾;黃芪、人參、麥冬益氣生津;黃柏苦寒瀉火,清熱解暑;升麻一味,升發陽氣,以固根本。此方對于暑熱挾濕,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者,頗有效果。

      另一方是清代溫病學家王孟英《溫熱經緯》中創制的清暑益氣湯,是治療夏季感受暑熱,氣津不足的常用方劑,它將常用清暑之品如黃連、知母、竹葉、西瓜翠衣、荷梗等與益氣養陰藥物如西洋參、石斛、麥冬、粳米等兩相配合,共成清暑益氣、養陰生津之效,用治“暑傷氣陰,以清暑熱而益元氣,無不應手而取效也”。

      我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也擬定了一些防暑效方:

      ①解暑消渴茶:藿香、佩蘭、菊花與茶葉各6克,沸水沖泡后飲用,常飲此茶能解暑消渴,或加烏梅一枚,效果更佳。

      ②健胃散:蒼術9克,姜川樸6克,廣陳皮6克,石菖蒲6克,郁金9克,佛手柑6克,共為粗末,每次取9克,水煎三五沸(水開了滾一下即可)去渣服汁,每日2次,適用于納呆、胸悶腹脹、頭重身困等癥者。

      ③蘇脾飲:藿香9克,佩蘭9克,青蒿9克,六一散(包煎)9克,鮮荷葉一角,白豆蔻4.5克,水煎2遍,分2次服,適用于身熱不揚、頭重腳軟、肌肉煩疼、大便溏薄者,兩三劑常能解除疰夏之證。

      因人制宜 切勿盲從

      中醫講究辨證辨體,人體有陰陽、氣血盛衰之異,肥瘦老幼之殊,如不辨寒、熱、溫、涼,不辨陰虛陽虛,盲目進補,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養生調養亦當“因人制宜”,貫穿“陰陽平衡”指導思想,以藥(食)物之偏性,調整糾正體質之偏頗,切勿人云亦云,盲目跟風。一般而言,對于熱性體質者,夏季可多食西瓜、枇杷、菠蘿、絲瓜、苦瓜、蘆筍、茄子、綠豆、河蚌、蟶子、荸薺等;寒性體質者可多食鱔魚、泥鰍、櫻桃、杏仁、荔枝、楊梅等;濕重體質者可多食扁豆、山藥、赤豆、冬瓜、木瓜、楊桃等。

      現在熱炒的一些養生偏方過于絕對,有失偏頗。如綠豆雖有“清熱毒,去浮風,潤膚解渴,利小便以治脹,厚腸胃而和脾”之作用,但古書也記載“胃寒者不宜食”,且它會與藥物的相關成分發生反應,從而降低藥效,正在服用中藥湯劑的人要慎喝綠豆湯。生吃茄子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方法并非人人都適用,且茄子性味甘寒,含有茄堿,也就是龍葵堿,長期過多進食,也會引起不良反應。酸的食品,適當吃一點,可以軟化血管,防止或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對心腦血管病有好處,但吃得太多,會增加胃酸,久之可能引發潰瘍病。咸的食品也一樣,適量進食可以補充暑天因汗出過多而流失的鈉離子,但長期高鹽,容易引發高血壓病,建議每人每天不要超過6克鹽,旨在降低高血壓的發病率。

      至于在夏季服用人參,則需注意有無濕邪阻滯,可觀察一下自己的舌苔,如果發現舌苔很膩,顏色發白或發黃,有時甚至發黑,就說明體內實邪積聚,不宜進補,應先適當調理脾胃。反之,如果發現舌苔薄白,或沒有舌苔,則說明體內無實邪,若需要的話,是可以適當服用一些人參的。一般選用白參或西洋參服用,對于紅參,由于其藥性偏于溫熱,就不宜輕易選用。

      合理食療 安度盛暑

      我國有很多天然藥物藥食同源,以藥性與食性所具有的性質和功能,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因此在暑期可進行食療,既是美食的享受,又能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在夏季宜選用性質平和、易于消化、補而不膩的食物為主,忌辛辣生火和肥甘油膩類食品。安排膳食時,要注意補充維生素,如多吃西紅柿、青椒等,還要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可以選食瘦豬肉、鴨肉、白斬雞、清蒸鮮魚等食品,其中尤以鴨肉為佳。《日用本草》中記載:鴨肉可“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解水,養胃生津”,夏季食用可清暑滋陰、健脾化濕、補益虛損,實為夏季清補之佳品。為提高食欲,增加營養,還可適當吃些帶苦味的食物。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苦味食物中含有許多生物堿類物質,具有消炎退熱,舒張血管,清心除煩,醒腦提神及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

      介紹幾個夏季常用食療方,供讀者選用:

      ①玉米須西瓜皮湯:玉米須有良好的降壓及利尿健胃功效,用于輔助治療高血壓,療效明顯且穩定。取60克玉米須、60克西瓜翠衣,3只去皮香蕉,加4碗清水煎至1碗半,可加適量冰糖飲用,每日3次。

      ②洋參百合蓮子湯:取西洋參3克,百合15克,帶心蓮子10粒,白糖適量,加水燉熟,經常服用,起益氣養陰,寧心安神之效,可用于冠心病氣陰不足者的防治。

      ③蓮心飲:蓮子性味苦寒,善清心火,溝通心腎,可取蓮子心15個,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代茶頻飲,主治心煩頭暈,心悸失眠等癥,唯便溏者慎用。

      ④涼拌苦瓜絲:苦瓜既可食用,又可作藥用,有除邪氣、解勞乏、祛熱解暑、養血滋肝、潤脾補腎的作用,可將苦瓜切成絲,用沸水燙一下瀝干,再加入蝦米、麻油、鹽、醬油、味精等調料,攪拌后即成一道佳肴。

      需要注意的是,夏令食補雖提倡多食清淡寒涼之品,但生冷及冰凍食品則不宜過多食用。特別是老年體虛、久病初愈或脾胃虛寒者,更應少吃或不吃冷飲食品,以免過食生冷而刺激胃腸黏膜毛細血管收縮,影響消化道腺體分泌。一旦脾胃受損,脾陽不振,健運失司,便可導致消化不良,出現食欲減退、胸痞脘脹、腹部冷痛,大便不實等癥,傷及元氣,對安度炎夏有害無益。(上海顏德馨首席名老中醫工作室供稿 韓天雄整理)

    相關文章

    交感神經興奮,致血壓居高不下原因發現

    科技日報訊 (洪恒飛 周煒 記者江耘)8月24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研究員史鵬團隊發現下丘腦室旁核(PVN)腦區存在一條應激機制,揭示了高血壓患者常伴隨交感神......

    《衛健委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通知解讀

    醫療應急司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解讀為貫徹黨中央、國......

    我國科學家發現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興奮病因

    8月8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史鵬研究員團隊發現大腦中的下丘腦室旁核(PVN)腦區存在一條古老的應激機制,揭示了高血壓患者常常伴隨交感神經的興奮,使血壓居高不下的原因。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

    解讀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高血壓等慢性病營養和運動指導原則(2024年版)的通知》解讀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有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慢性病防控關......

    靠喝“體考神器”提成績?有損健康

    考試季來臨,有些家長把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功能型飲料奉為“體考神器”,認為臨考前喝上一瓶,就能幫助孩子提升考試測試成績。不過,還是奉勸家長們別盲目跟風,這些含有大量牛磺酸和咖啡因的飲料并不適合青少年服用。......

    腦梗發作時,高血壓如何控制?說說腦部疾病與高血壓

    高血壓是動脈粥樣硬化最主要的危險因素。高血壓導致的腦動脈硬化,臨床常見的表現形式有腦梗死、腦出血。據統計,70%~80%的腦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壓病史。高血壓與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是正相關關系。高血壓導致腦血......

    2024年中國高血壓流行病學現狀分析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海藥業(600521);福元醫藥(601089);國藥現代(600420);信立泰(002294);華潤雙鶴(600062);昂利康(002940);立方制藥(003020);花園......

    中國科學家揭示攝入黑巧克力與機體原發性高血壓風險降低有關

    此前干預性研究揭示了黑巧克力對于機體心血管系統有一些好處,但并沒有確定是否攝入黑巧克力與機體患心血管疾病(CVDs)的風險有關。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Reports上題為“Dar......

    “食療”救不了糖尿病?JAMA子刊給出答案

    發表在《JAMA·內科學》上的這篇論文,則是計劃中針對2型糖尿病人群的一個小范圍結果。計劃中,參與者能夠獲得一定的健康食材,并得到健康指導和疾病教育,但是遺憾的是,隨訪1年后,雖然參與者的健康意識得到......

    WHO首部全球高血壓報告發布:5大危險因素控制策略

    2023年9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發布了有史以來第一份關于高血壓對全球的破壞性影響的報告,并就如何戰勝這一“無聲殺手”提出了建議。該報告顯示,......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