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0-06-01 08:23 原文鏈接: 南海垃圾發電二廠明年投產焚燒排放達世博標準

      今年以來,珠三角各地關于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爭論此起彼伏。今年南海區“兩會”期間,由西樵鎮的朱建章等13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全區城鄉生活垃圾收運一體化處理的議案”,近日已被列為重點辦理議案。昨日,南海區人大組織了30余名人大代表,前往桂城、黃岐、獅山等地調研生活垃圾處理情況。

      據了解,近期南海區將新建10個鎮級垃圾轉運站,采取全封閉式設計,盡力減少對周邊空氣和水體的污染。與此同時,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二廠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3月投產。運營商南海綠電公司稱,二廠建成后在污染物排放標準上將參考發達國家標準,整體水平可以媲美上海世博會的垃圾處理項目。

      傳統填埋法將“退出江湖”

      據南海區市政管理局統計顯示,目前該區的垃圾日產生量為2700―2800噸,并以5%―8%的速度逐年遞增。

      “垃圾圍城”正成為珠三角許多地方的普遍難題。傳統的填埋方式由于采用侵占土地的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區人大代表、大瀝鎮鳳池村村支書梁煥松告訴記者,大瀝辦事處原有的垃圾填埋池是按照10年的使用期限來規劃的,但現在提前3年就已經“超載”。

      針對這一現狀,南海區目前已將焚燒處理法作為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未來發展方向。目前,投資6.5億元的垃圾焚燒發電二廠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3月建成投產,屆時南海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將由目前的400噸/日提升至1500噸/日。此外,現有的垃圾焚燒發電一廠項目也將于明年動工,未來南海區的垃圾焚燒處理總能力將提高至3000噸/日,基本能解決全區垃圾的出路問題。

      但是,垃圾焚燒所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由于南海垃圾焚燒發電一、二廠均位于獅山鎮,臨近軟件園和大學城,其環境影響尤為牽動人心。

      對此,項目運營商南海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南海綠電公司董事長金鐸表示,由于一廠項目建設較早,設備全露天布置,因此運作情況確實不太理想。自2006年以來已經陸續投入2000萬元進行環保改造。目前正在建設中的二廠項目,工藝設備的標準和污染物控制水平均將大大提高,在污染物排放指標上參照發達國家的標準,遠高于國家制定的控制標準,其中主要排放物采用歐盟標準,以二惡英為例,該項目的控制值是0.1ng TEQ/m3,相當于國家標準規定的1/10。規劃中的一廠改造項目將把原一廠全部拆除,并將采用同等的環保標準。

      “這意味著,二廠項目可以達到上海世博會垃圾處理項目的排放標準,甚至某些指標還優于它們。”金鐸告訴記者。

      昨日,記者在獅山鎮見到,經過處理排放的水體清澈見底。“這些水已經到達廣東省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級標準,但是為了不浪費,我們并不直接排放,而是將其全部用于循環冷卻水系統。”綠電公司一名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

      垃圾清運將采取自動化控制

      除垃圾處理方式外,目前南海還面臨著另一個問題:城鄉生活垃圾轉運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次污染”。據悉,現在各鎮街除桂城已建成日容納400噸的垃圾壓縮中轉站外,其余各鎮街生活垃圾收集都是自行解決,并采用敞開式的垃圾池儲放,加上清運方式落后,對居民的生活影響明顯。

      “目前我們已完成了相關規劃,除桂城外的其他7個鎮(街道)將新建10個垃圾中轉站,日轉運垃圾總量3600噸,選址和規模基本確定。”南海區市政管理局局長陳慶球告訴記者,下一步將督促條件成熟的站點盡快完成場地三通一平工作,爭取6月底部分站點動工建設,年底前建成7個站點并投入使用。

      按照規劃,當前由各鎮街負責的垃圾中轉站,將交由南海發展公司專業運營,進行改造提升,全部將采用全封閉式作業設計,只留出運輸車輛出入口,以保證有效控制站內異味,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臭氣污染。并將采用國內先進的垃圾壓縮技術、臭氣處理設備以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滲濾液則將通過封閉的污水處理管道收集后,在站內污水調節池暫時儲存,最終通過吸污車輛運輸到垃圾焚燒發電廠內進行處理。

      “此外,我們還采取自動化控制、實時監控站內運作情況,與其他鎮(街道)中轉站形成全區垃圾轉運系統,并科學設計垃圾清運路線,以最大程度減少二次污染的可能。”陳慶球表示。

    相關文章

    我科學家找到塑料垃圾處理新方案——常溫常壓下可降解9種塑料

    塑料垃圾處理問題是全球性難題。每年有約6億噸塑料垃圾被棄置到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塑料造成不斷累積的環境污染危機。華東師范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姜雪峰課題組建立了一種溫和的光降解方案,......

    生態環境部:以更大減排量保障空氣質量改善

    “今年,我國面臨著氣象條件相對不利和污染物排放量顯著增加的雙重壓力,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28日,在生態環境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劉炳江說。他表示,將通過工程減排、企業合......

    一圖讀懂《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

    一圖讀懂丨關于發布《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的公告......

    關于《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的6問6答

    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發布〈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的公告》(生態環境部公告2022年第21號,以下簡稱《公告》)。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有關負責人就《公告》內容及標記規則的編制背景、工......

    關于發布《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的公告

    關于發布《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標記規則》的公告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94分類生態環境執法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7-19文號公告2022年第21號主題詞關于發布《污......

    重大調整!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和《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完善國家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保護和改善水......

    工程熱物理所在城市垃圾焚燒飛灰流化熔融研究中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循環流化床實驗室研發團隊提出稻殼/垃圾飛灰流化共融路線,解決了垃圾飛灰熔融需要的能量和助熔劑問題。城市生活垃圾焚燒面臨著焚燒飛灰的無害化處理“最后一公里”較難解決的問題......

    發改委印發“十四五”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指導黃河流域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工作有序開展,經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同意,近日......

    生活垃圾焚燒固廢產業鏈中的確定性機會

    有分析指出,要想實現碳中和目標,未來勢必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減少“兩高一剩”行業產能,全力發展新能源,積極實現公共服務領域的電動化轉型。從國際能源機構IEA披露的數據來看,商業及公共服務領域占碳排......

    “垃圾分類”政策頻出環保行業有望曙光重現?

    近期垃圾分類熱度大熱,相關政策密集出臺,一方面國家領導人從國家高度表態對垃圾分類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另一方面,當前固廢法修訂草案在國常會獲得通過,其中就包含了垃圾分類立法內容,可見垃圾分類政策高度不斷提......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