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資源性工業產品產量過快增長,西南地區的特大旱情,一些減排工程進展緩慢和一些地方政府、企業出現的松懈情緒,都給減排工作帶來了新的壓力和困難。尤其是二氧化硫濃度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給減排工作敲響了警鐘,減排形勢不容樂觀。
張力軍說,4年來經過各級地方政府、企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全國的減排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如2009年全國地表水的國控斷面高錳酸鹽指數年均濃度為5.1毫克/升,比上年下降10.5%,比2005年下降29.2%;全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濃度為0.035毫克/立方米,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與上年基本持平,比2005年下降16.7%。
盡管如此,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保任務仍相當繁重,突出表現為: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全國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輕度污染;部分城市和酸雨污染仍較重;道路兩側區域夜間噪聲污染較重;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
為了實現“十一五”減排的指標,我國引入了問責制,即由各級地方政府主要領導承擔減排責任。行政問責是根據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由監察部實施。張力軍表示,問責制每年都要進行嚴格考核,不會隨著職務的變化而受到影響。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
2022年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期間,以“奶業減排與高效發展”為主題的國家奶牛產業體系年度盛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順利召開。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經濟研究室主任劉長全研究員共同主持了論壇。......
俄烏沖突改變了歐洲的能源格局,也推動法國朝可再生能源靠近。法國總統馬克龍呼吁通過一項可再生能源政策,使其能追趕上歐洲其他國家的步伐。周四,他在一次演講中詳細介紹了加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系列措施,并稱下......
我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效?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確保目標如期實現?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取得了哪些進展?國家發展改革委22日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作出回應。“雙碳......
說到生態系統固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人們最先想到也是最熟知的一定是植樹造林。事實上,“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以下稱NCS)遠不止這一種手段。然而,草地恢復與放牧管理、農田氮肥管理、水稻田排水......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做好全國碳市場建設運行工作,2022年7月13日,生態環境部組織召開了“2022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工作會議”,參加會議的有國家雙碳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
4月16日,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教授巨曉棠團隊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在線發表題為《利用硝化抑制劑和深度放置來解決全球農田NH3和N2O排放之間的權衡問題》的研究成果。該研究提出了全球農田氨和氧化亞氮排......
近兩年內,成果應用企業取得了新增銷售額20.57億元、新增利潤2.83億元的經濟效益,同時減排廢氣13.51億立方米,減排精餾釜殘等有機危廢5156噸。如今,在中鹽常州新東化工發展有限公司廠區,安裝在......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寫入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國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高頻詞。大家建議,積極擁抱“雙碳”時代,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促進經濟社會......
消除貧困與減少排放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兩大重要挑戰。傳統認識認為,這似乎是一對矛盾體:消除貧困意味著需要增加生產和消費,這同時帶來大量的碳排放。近日,《自然—可持續性》雜志發表了來自荷蘭格羅寧根大學教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