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在山東應邀出席了中國經濟林協會金銀花專業委員學術會議。會上,筆者得到下面的消息:近年因暴發非典、H1N1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以金銀花為主的中藥材因療效好價格暴漲,目前金銀花市場價格高達400元/公斤。然而,由于中藥材品種繁多,面廣量大,經營分散,在經營流通、原料使用、產品加工等方面,存在大量“以假亂真、謀取暴利”現象,亟須從源頭加強監督和管理。
以金銀花為例,中藥材“摻雜使假”做法主要表現在:
第一,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以假亂真、以假逐真。2005年版《中國藥典》規定,只有忍冬科植物忍冬才能作為金銀花進入市場,其余如我國南方山區廣泛分布的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毛花柱忍冬、華南忍冬、細氈毛忍冬等,應列在“山銀花”項下,與藥用名“金銀花”分開。同時,國家明令禁止將“山銀花”當做注射藥劑成分,即使在制造和銷售中成藥過程中,也不能將金銀花和山銀花混淆使用,在包裝上應該作出明確標示。
2005年7月,筆者和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李先恩研究員在《人民日報》聯合發表《山銀花不是金銀花,農民種植要小心》一文,提醒有關部門,把山銀花當做金銀花賣就是以假亂真,坑害農民。然而,5年過去了,以山銀花冒充金銀花的做法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治理。
第二,虛假的網絡宣傳造成品種混亂。有些苗販子為了牟取更大的利潤,把金銀花品種中的“大毛花”、“雞爪花”隨意取個名字通過網絡進行炒作,有的稱“某某金銀花王”、“某花某號”。更可笑的是,有人稱其金銀花是從美國“引進”的高級品種,殊不知,金銀花在美國是作為令人頭疼的入侵植物對待的,金銀花的正宗產地在中國。那些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稱背后的真實身份無非是“大毛花”、“雞爪花”等系列產品,但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了金銀花苗木市場的混亂。
第三,往中藥材中直接“摻雜使假”。主要做法為摻入面粉、糖、白礬、食鹽、滑石粉、石英粉、泥土、鋸末等,或將金銀花莖葉、蘿卜條、藥渣摻雜在金銀花中。山東平邑是全國著名的金銀花之鄉,然而,由于管理不善,中藥摻雜造成該縣這一主導產業長期不能振作起來。記得筆者大學畢業時(1985年),金銀花價格看好,藥材販子將磚頭直接塞進裝金銀花的麻袋里賣掉了。靠“摻雜使假”發財逾千萬元的的金銀花販子,在平邑縣大有人在,可恨那些“蠹蟲”將該縣大好的金銀花產業幾乎葬送了。
第四,以硫磺熏蒸中藥材,造成藥材污染。為保持藥材外觀形狀,在藥材交易市場上能夠賣到很高的價格,很多不法商人采取國家明令禁止的硫磺熏蒸做法。硫磺熏過的金銀花不變質,不蟲蛀,其綠原酸含量較曬干品、陰干品及烘干品高,但是,硫熏后金銀花中二氧化硫大量殘留。另外,硫磺內含有一定量的二硫化二砷,燃燒后二硫化二砷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反應,生成三氧化二砷(砒霜的主要成分),如果人將這樣的藥材直接吃到體內,將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后果。
第五,采取“掛靠”、“代開發票”等手段違法違規經營中藥材。國家藥監局于2004年下發了《關于推進中藥飲片等類別藥品監督實施GMP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藥飲片生產企業必須在符合GMP的條件下生產。遺憾的是,一些中藥經銷個體商戶和企業,不具備上述通知要求的經營資質,但又想分享中藥產業的利潤,就“掛靠”在具備中藥飲片生產經營資質的正規企業,由后者為其代開發票和出具相應經營手續;或通過某些特殊關系能夠向一些藥品生產企業或醫療機構等供貨。如此下來,繞開了國家對中藥飲片經營資質的強制性規定。
由于“造假成本低”,正品中藥材價格高、貨源緊俏,部分藥品、食品生產廠家和醫療衛生機構,常常以假亂真、以假充真。如此一來,成本降低了、商家謀取了更多利潤,但中藥材質量大打折扣。
“藥材好,藥才好”。在非典、H1N1甲型流感等重大疫情面前,以金銀花為主要代表的中藥表現不凡,傳統中醫地位逐漸上升;發達國家也將目光轉移到傳統的中醫中藥上,中藥有走向國際的強勁勢頭。然而,如果我們不果斷杜絕中藥材“摻雜使假”現象,中藥材的國際信譽將會大打折扣,受損的是國家利益。在國內市場上,假冒藥材的推廣、生產、經營和發展,還會誤導和欺騙患者及消費者。
國務院辦公廳20日印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以提升中藥質量為基礎,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體制機制改革為保障,實現常用中藥材規范種植和穩定......
河南省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中藥飲片和中藥配方顆粒掛網采購工作的補充通知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醫保局,航空港區組織人事部,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省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中心,各省管公立醫療機構,各相關企業:根據《......
各有關單位:近年來,隨著中藥材種植、采集、加工、炮制、流通等環節的多樣化與復雜化,中藥材及飲片的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對檢測技術的需求也愈發迫切。2025年版《中國藥典》更是在繼承和發展以往版本的基礎......
為進一步規范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國家藥品標準研究用代表性樣品的提交與留存程序,確保樣品的真實性、代表性和可追溯性,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藥材及中藥飲片國家藥品標準研究用代表性樣品提交并留存中......
上海中醫藥大學方面20日披露,該校中藥學院研究團隊主導制定與發布的大宗中藥材ISO國際標準——《中醫藥—桂枝》國際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桂枝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具有發汗解肌、溫......
2025年第一天,李嘉誠的商業帝國,就進賬45億元。1月1日,由李家控股的和黃醫藥發出公告,將出售子公司上海和黃藥業45%的股權。接盤方是合資股東上海醫藥,及其聯合方金浦健服。交易完成后,上海醫藥將控......
2024年12月24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序號申請事項品種名稱劑型生產企業受理日期1初保散風通竅滴丸丸劑揚子江藥業集團江蘇龍鳳堂中藥有限公司2024.12.242初保牛黃清感膠囊膠囊劑黑龍江澳利達奈德......
2024年11月11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廣州奇績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金蓉顆粒申請初保。......
國家藥監局2024年10月31日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兩個品種均為初保,具體為:序號申請事項品種名稱劑型生產企業受理日期1初保參郁寧神片片劑廣東思濟藥業有限公司2024.10.312初保寬胸氣霧劑氣霧劑......
近日,江蘇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醫療機構中藥飲片代煎服務管理的通知》,從提升代煎服務能力、規范委托代煎服務、完善代煎處方管理、嚴格代煎質量管理、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