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食品添加劑生產的管理規定《食品添加劑生產監督管理規定》正式實施。根據《規定》,6月1日以后生產的所有食品都必須在包裝上明確標注所使用的添加劑成分。昨日,記者走訪無錫幾家賣場,發現6月1日以后生產的食品添加劑標注不規范現象依然存在。
包裝不提添加劑
在歐尚超市長江店的固體飲料區,多款豆漿、芝麻糊、豆奶粉等食品的包裝上,只有簡單的配料表,對添加劑只字未提。難道這些食品里面真的沒有放任何添加劑嗎?一旁貨架上不同品牌的同類產品卻列出了增稠劑、穩定劑、植脂末、乳化劑、抗結劑、酸味調節劑、阿斯巴甜等添加劑,不同產品數量不一,約在3到8種之間。
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知名鹵菜品牌“老干媽”辣醬、腐乳包裝上,沒有任何關于添加劑的說明。而一旁“李錦記”的同款產品上卻列出了食用氯化鎂、消泡劑、谷氨酸鈉、焦糖色、谷氨酸鈉、山梨酸鉀等添加劑名稱。
標注上語焉不詳
雀巢生產的一款瓶裝咖啡即飲飲料的標簽上,配料表后確有“食品添加劑”一項,但只列出了“增稠劑、乳化劑、穩定劑、酸度調節劑”4個添加劑大類別名稱,沒有寫出具體成分。
一些小企業生產的休閑零食產品上甚至標注得更為簡略,只用“食品添加劑”5個字一筆帶過。而超市自加工食品的添加劑標注情況更為混亂。家樂福保利店近百種自加工的面包、蛋糕的外包裝上,貼的都是同一標簽――“續配料表,食品添加劑:乳化劑,抗氧化劑”。36種從配料到口味完全不同的自加工鹵菜,貼的也是6張同樣的標簽――“品名:小甜頭;配料:蔬菜,食鹽,味精;食品添加劑:酸度調節劑,脫氫乙酸,穩定劑,甜蜜素,苯甲酸鈉,糖精鈉”。
消費者依舊茫然
“您知道從今年6月1日開始,所有食品必須詳細標注所使用的添加劑嗎?” 面對記者的提問,絕大多數消費者一臉茫然,表示根本不知道有這樣一個規定。
少數消費者表示,購物時對添加劑有所關注,發現最近很多商品都列出了一長串的添加劑名稱。“那些名詞都太專業了,對它們的作用、規定用量以及過量后果等都不了解。”正在選購山楂片的李小姐說:“添加劑嘛,總歸吃多了不好。我一般會挑同類商品中添加劑種類最少的。”可如果沒有標列清楚,添加劑種類多少誰搞得清?
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2024年度政府采購意向公告(第1批)-專用設備購置詳細情況專用設備購置項目所在采購意向: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2024年度政府采購意向公告(第1批)采購單位:四川省食品檢驗研究院采......
近期,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茶葉及相關制品、酒類、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0大類842批次樣品,其中合格......
近期,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調味品,酒類,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糕點,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農產品9大類食品716批次樣品進行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其中調味品,酒類,蔬菜......
整治預付式消費、大數據“殺熟”等問題,消保條例7月1日起施行——為保護消費者亮出更多實招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7月1日起施行——更好推動消費市場繁榮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的衣食住行和切身利益——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
隨著近年來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7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消保條例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完......
6月24日,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在全國率先制定發布首批《不公平格式條款指引清單》(以下簡稱《指引清單》),旨在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監督,持續提升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促進消費糾紛源頭治理。......
〔2024年第18號〕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1257批次樣品,檢出13批次樣品不合格。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pcjsac.gsxt.gov.cn/。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食品......
日本大阪律師協會20日說,針對小林制藥公司含紅曲成分保健品致消費者健康受損事件,這一協會兩天內接到80名消費者及其家屬的咨詢電話,不少人對小林制藥未能妥善對待受害者表示不滿。日本媒體3月底報道,多人在......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政務服務平臺發布了5款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受理情況公告,詳情如下。甜菊糖苷甜菊糖苷作為甜味劑已被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已經批復允許使用的部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