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暨“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簽約儀式會場
7月2日上午,在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舉行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暨“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項目簽約儀式。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在儀式上表示,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一期工程要在3年內完成300名老科學家的采集工作,采集的資料包括文字、聲音和圖像資料等,這些資料將充分反映老科學家學術思想、觀點和理念產生、形成、發展的過程。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齊讓,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分別代表中國科協和北京理工大學簽署了“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館藏基地”項目協議書和“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合作協議書。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馮長根和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分別致辭。
“老科學家是共和國科技發展歷史的活檔案,他們的學術成長歷史本身就是新中國科技發展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馮長根在致辭中表示,中國科協根據國務院審批通過的《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實施方案》,一期工程要在3年內完成300名老科學家的采集工作,要充分采集反映老科學家家庭背景、求學歷程、師承關系,對日后科學成就產生深刻影響的工作環境、學術交往中的關鍵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節點,以及真實反映老科學家學術思想、觀點和理念產生、形成、發展過程的各種資料。
馮長根介紹,這項工作龐大和蕪雜,中國科協經過深入調研,決定與北京理工大學合作,依托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建設采集工程館藏基地和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委任其負責全部資料的整理存儲以及數據庫建設、維護和展示工作。
北京理工大學校長胡海巖院士認為,中國科技人員數量已居世界首位,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高,及時建立集長期保存、文化傳承、學術交流、科技創新功能為一體的長期機構和長效機制是具有戰略眼光的發展舉措。
胡海巖表示,設立“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將在促進科技信息共享和學術交流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的成立標志著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科協正式建立起長期合作機制。
據悉,“北京理工大學中國科協文獻收藏與交流中心”的前身是2002年中國科協委托北京理工大學圖書館建設的“中國科協特藏室”。截止2009年12月,中國科協特藏已收集到會議論文約9000余種,各省、市協會提交的論文集3127多種,全國學會提交的論文集3784種,期刊1500余種,院士文獻360余種。
人造微納米機器人(又稱微納米馬達)是一種介于微納米尺度的智能動力裝置,能將外部環境能量轉化為自身運動動能,在靶向藥物輸送、精準醫療、生物傳感和環境修復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最大優勢在于可將眾多外場......
在北理工有這樣一批優秀學子,他們胸懷家國,用理想信念擦亮青春底色。他們腳踏實地,在學術科研道路上探索創新。他們勤勉努力,以過硬本領肩負時代責任。近日,北京理工大學開展了第三十五屆徐特立獎學金評審工作,......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發布訃告,我國著名的光學信息處理學科專家、我國光學儀器學科奠基與開拓者之一、北京工業學院軍用儀器專業(現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前身)創建者之一、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學院教授于美文先生因病醫......
2月3日,北京理工大學發布《致全體研究生、各位考生和導師的一封信》,提出,取消原定于2月18至19日,報考碩士研究生考生到校復核成績計劃安排。改為采用郵件、傳真、電話等形式受理考生復核申請,并在網上發......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吳鋒院士團隊在鋁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該研究成果以“Electrochemicallyactivatedspinelmanganeseoxideforrecharg......
2018年9月7日,北京理工大學“師緣·北理”慶祝第34個教師節暨教師表彰大會在中教報告廳舉行。學校黨委書記趙長祿、校長張軍一起為北理工兩院院士王越頒發了北理工首屆“懋恂終身成就獎”。此外,為了向奮戰......
近日,國內首個陸空兩棲智能裝備聯合實驗室在北京理工大學成立。陸空兩棲智能裝備聯合實驗室是隸屬于北京理工大學的開放型創新實驗室,主要進行基于涵道式陸空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研究工作與擴展應用裝備研發。該聯合實......
2017年6月24日,第十九屆中國科協年會在長春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開幕式。本屆年會由中國科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共有122位院士在內......
4月20日19時41分,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在海南文昌順利發射升空,并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全自動多功能創新科學實驗載荷裝置作為此次搭載項目的一個重要亮點,是由北理工團隊自主研發一個集多細胞生物......
催化劑在化學化工中具有廣泛的應用,人類生產生活中超過80%的產品在其制備過程中需要使用催化劑。由于催化劑表面結構復雜、活性的影響因素眾多,使用現有手段,研究人員較難直接獲得催化劑活性位點的構效關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