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30號出版的《美國化學會志》(JACS, 2008, 130, 5798)上報道了中科院武漢物數所楊俊博士在美國University of Delaware 用固體NMR新方法研究蛋白質界面的研究工作。
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膜蛋白,蛋白質復合體,蛋白質纖維等,在生命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難于得到這些生物分子的單晶以及它們在溶液中的低溶解度, 用X-ray和液體NMR很難得到它們的結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膜蛋白質。膜蛋白約占與人類基因編碼有關的蛋白質的30%,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動如能量轉換、信息識別與傳遞、物質運送和分配都與膜蛋白密切相關。但是到目前為止,只有157種(總共約3萬種)膜蛋白的三維結構結構是已知的。對于這些“困難”的生物大分子,固體NMR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手段之一。自從2002年德國科學家首次用魔角旋轉NMR得到固體蛋白質的三維結構以來,這幾年這個領域飛速向前發展。隨著高磁場NMR儀器的使用,魔角旋轉NMR探頭技術的發展,固體蛋白質樣品制備技術的成熟和一批兩維到四維固體NMR脈沖序列的使用,魔角旋轉NMR研究蛋白質的能力大大提高,魔角旋轉NMR已經能夠對25-30 KDa的蛋白質進行NMR信號全歸屬和相應的結構和動力學研究。
在這個研究中,楊俊和University of Delaware 的同事Tatyana Polenova設計了一組新脈沖序列,他們用這組脈沖序列研究了用不同同位素標記的thioredoxin蛋白質組裝體的分子內和分子間的界面。首先他們用理論模擬和NMR實驗證實了固體NMR中的REDOR技術可以用來消除13C,15N全富集的蛋白質主鏈上的15N信號,實現了用一個蛋白質樣品同時進行NMR信號歸屬和蛋白質界面研究。借助于對遠程相互作用敏感的1H/13C REDOR和PAIN-CP技術, 他們設計了兩個脈沖序列,用不同核自旋對的相關性觀察到了蛋白質界面上空間相近的殘基對。另外,他們還設計了兩個脈沖序列對蛋白質另外一段的主鏈上的15N信號進行了歸屬。這組固體NMR的脈沖序列和相應的同位素標記方法將可以在更大的蛋白質復合體的界面研究中使用。
萬眾期待中,24年1月已經過去,但中科院預警名單依然沒有公布!官方并未說明延遲原因,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確實尤其讓人關注。因為23年國際期刊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動,這些是否會影響預警名單的制定尚未可知:......
代謝綜合癥(MetabolicSyndrome,簡稱MetS)是一種全球性流行病,影響了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個體患有MetS更容易患上其他疾病,包括哮喘、多囊卵巢綜合癥、脂肪肝以及前列腺、胰腺和乳腺癌等......
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2023年12月19日報道。生命與材料研究領域行業領先的核磁共振(NMR)解決方案提供商布魯克近日宣布,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國門超高......
根據往年經驗,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即將發布,官方回復也說明如此,最新名單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尤其讓人關注......回顧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至今已發布三......
一、項目編號HBYHX-ZC-202309-H229二、采購計劃備案號420000-2023-18848三、項目名稱化學與化工學院先進材料核磁共振平臺建設采購四、中標(成交)信息包名稱:先進材料核磁共......
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公眾號消息,從202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不再統計撤稿論文的引用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征訂單位用戶可......
7月22日,韓國SukbaeLee等人在arXiv上傳了兩篇論文,稱發現了“全球首個室溫超導材料”,名為LK-99,論文中給出了LK-99的合成方法,合成門檻很低。文章曝光后引起了大量爭論,因為很多小......
財聯社11月16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龍江、吉林調研。在吉林,李強走進長春金賽藥業、長光衛星公司,詳細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勉勵他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